•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 让语文课堂闪耀人文性的光辉

    时间:2018-12-23 19:4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少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死板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宏观概念,但贵在统一,也难在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构建人文性 关键 途径 保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的有机结合,它们的合力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源泉。要形成这种合力,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一、把握思想性――建构人文性的关键所在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熏陶、感染、感化,在夯实基础、培养智慧的同时让思想性深入学生的心灵。窦桂梅老师教学《晏子使楚》时,以“规圆矩方”入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主题越来越鲜明、深刻,最后,归总到“每个人都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于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度。最后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像一部大剧徐徐落幕。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塑造,得到成长。
      二、优化课堂教学――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舞台,是人文性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恰如痴人说梦。然而课堂教学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具有不同思想、禀赋、经历的人所折射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师生双边活动,其人文性的显现、碰撞与交汇自不待言。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才可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学生问“为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化解,以营造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的发展要求,促使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范文。
      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这东西,老师多教一课或少教一课,学生多学一课或少学一课没有什么区别,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在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这种怠慢教材、轻视范文的看法是不妥当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语文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地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教材是定了目标的,用好教材就能避免“杂乱”无章与“漫然”瞎读。语文教学除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外,还“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文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生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军神》展现的不仅仅是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更多的是让学生向他学习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掌声》不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鼓励,更能懂得主动去关爱别人,尤其对身处困境的人,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通过老师的解读与学生的感悟,文中的人文精神将在学生心中得到潜滋暗长的内化,并将鼓舞感化着每一位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
      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说道:“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这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忽视人文性,重视工具性,把语文作业理解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的写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应突出人文性特点,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到开发。
      三、完善评价制度――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了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现在,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逐渐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郭根福.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10.
      [4]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5]朱中义.怎样优化课堂人文环境.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1,5.
      [6]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烟台:中国创新教育,2004,2.
      [7]岳增学,刘建启.现实的语文教学离新课程究竟有多远.北京:中学语文教学.

    推荐访问:闪耀 光辉 人文 语文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