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

    时间:2023-07-01 09:4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吴 淼,赵 杰,贺菲菲,郭伟成,朱 瑞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对病人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1]。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复杂,有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闭塞或狭窄,进而导致组织缺氧、缺血,该因素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现象普遍存在,吸烟、饮酒、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与肥胖和超重共同存在,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3]。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BMI)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临床报道较少,针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根据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和不同BMI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稳定性进行评估,以期为病人治疗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根据有无斑块将病人分为斑块组(133例)和无斑块组(68例)。纳入标准:经头颅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及症状、体征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
    精神正常,可配合本研究病人。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史;
    严重精神疾病或合并肾、肝等系统疾病病人;
    凝血功能异常病人[5];
    一般资料不完善,无法配合本研究病人。所有病人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采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体重、身高等。BMI<18.5 kg/m2为轻体重,BMI 18.5~23.9 kg/m2为正常体重,BMI 24.0~27.9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6]。②依据国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测定方法对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吸烟史指每日至少吸1根烟,时间1年及以上,未戒烟。饮酒指每周至少饮酒1次,合计1周饮酒量>50 mL,持续半年及以上,未戒酒[7]。③血液生化检测方法:抽取所有病人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其中Hcy正常范围为5~15 μmol/L,Hcy≥15 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④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所有病人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嘱病人取仰卧位,对颈动脉颅外段横断面和纵切面进行检查,使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S2000),颈部血管包括颈外动脉分支及主干、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全程、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同时判断斑块数量、性质。无斑块定义为双侧均无斑块;
    单发斑块为任一侧颈动脉有一斑块;
    多发斑块定义为任一侧颈动脉斑块数量2块及以上病人[9]。颈动脉斑块性质判断标准:稳定斑块表现为斑块呈均匀强回声且表面光滑,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斑;
    不稳定斑块表现为低回声脂质性软斑,中等回声纤维性扁平斑块,回声强弱不等的溃疡性斑块[10]。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BMI、TG、TC、LDL-C、Hcy、UA等,并分析无斑块组及斑块组各项目的比较结果。②分析BMI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对不同BMI斑块稳定性情况探讨,对占比进行统计分析[11]。③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不同BMI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情况 BMI<24.0 kg/m2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28.3%,BMI≥24.0 kg/m2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4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9,P=0.019),详见表2。BMI<28.0 kg/m2组(轻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36.9%,BMI≥28.0 kg/m2组(肥胖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9,P=0.024),详见表3。

    表2 BMI<24.0 kg/m2组与BMI≥24.0 kg/m2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 单位:例(%)

    表3 BMI<28.0 kg/m2组与BMI≥28.0 kg/m2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 单位:例(%)

    2.3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颈动脉斑块是否为不稳定斑块为因变量,以年龄、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Hcy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吸烟、糖尿病、Hcy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4。

    表4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病群体,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病人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降低了生活质量[12]。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加强关注,积极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是目前的工作重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发生率不断提高[13]。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增加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14]。

    本研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BMI与颈动脉斑块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BMI、Hcy相关;
    BMI与斑块的稳定性相关,超重及肥胖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比正常体重及轻体重病人更易出现不稳定斑块。肥胖病人体内局部脂肪堆积,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沉积[15]。肥胖促进炎性因子释放,改变全身炎症状况[16]。动脉粥样硬化是缓慢的过程,因此,肥胖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对粥样硬化进展产生影响[1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性反映窗口,颈动脉又是颅脑动脉的上游血管,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血流供应密切相关,不稳定斑块易脱落和破裂,形成血栓或栓子,从而堵塞远端血管,因此,应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并减少不稳定斑块的形成[18]。有研究表明,我国女性和男性超重率在50%以上,可见我国肥胖现象严重,人们应合理饮食,降低肥胖发生率,进而减少肥胖对病人的影响,提高生存质量[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年龄、BMI、Hcy高于无斑块组;
    BMI、吸烟、糖尿病、Hcy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对肥胖和超重积极预防,定期开展脑血管高危人群健康知识讲座,对发病原因、控制方式和注意问题讲述,给每位相关人员发放脑血管病预防手册,提高对疾病知识了解,积极预防疾病[20]。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样本量受限,具有一定局限性,仅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研究,未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提高结果准确性。

    综上所述,随着BMI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升高。超重及肥胖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更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高BMI、吸烟、糖尿病、高Hcy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自我保健(2021年2期)2021-11-30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妇女之友(2021年9期)2021-09-26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11期)2020-12-28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百姓生活(2019年2期)2019-03-20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0期)2016-03-01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4期)2016-01-07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3期)2016-01-06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12期)2014-05-16

    推荐访问:缺血性 体质 病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