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为例

    时间:2023-06-28 12:4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吴 琳,夏孝言,吴军明

    (景德镇陶瓷大学 古陶瓷研究中心,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数量庞大、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唐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设立御窑厂,进而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在长期的瓷器生产过程中,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很好的总结:“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充分体现了景德镇这座因瓷而生的手工业城市底蕴,成就了景德镇在历史上“瓷都”的美誉。

    (1)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现实要求。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9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特别提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2019 年7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赋予了景德镇这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新使命。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核心代表,如何传承和创新这一文化遗产是试验区建设者必须要回答,也需要回答好的问题。

    (2)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景德镇作为中国的千年瓷都,是中国首批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是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的最杰出代表,更是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生产中心。经过长期的积淀,景德镇拥有大量珍贵、独特且具有重要研究和保护价值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杰出代表的传统陶瓷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至汉朝。据《浮梁县志》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县为唐武德四年(621 年)置,因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宋景德元年(1004 年)因瓷质优良,真宗以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在长期的制瓷业发展过程中,景德镇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兼容并蓄,通过不断积淀和创新,使制瓷流程分工细密。不同工序之间的配合十分密切,从采矿、制瓷原料选择及处理,到成型、施釉与烧成等环节,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传统制瓷工艺。正是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瓷工艺造就了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瓷业格局,也奠定了景德镇在明清时期乃至近代作为全国制瓷业中心的重要地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景德镇陶瓷文化国家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非遗保护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3)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群体性”特征,架构在这一特征之上的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体现出深刻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陶记》《天工开物》《陶冶图说》等历史文献对景德镇制瓷业的生产、管理流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中,《天工开物》更是总结性地提出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七十二道工序”,涉及原料制备、成型、装饰、烧制、检验、包装及运输等全流程。在高度产业化的推动下,市场需求使景德镇制瓷业高度发达。因追求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产生的瓷业分工又促使不同的生产工序进一步专门化,最终围绕各自工序形成不同的行帮。在行帮行规的管理约束下,制瓷工艺往往以师徒制的形式传承发展。制瓷工匠一生往往只专一门,追求精益求精,铸就了工匠精神。创新是景德镇瓷业生生不息的原生动力,景德镇制瓷业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驱动技术、工具、产品创新,为景德镇瓷业长期引领国内甚至国际陶瓷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文精神是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不变的内在价值。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

    (1)陶瓷产业转型的巨大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景德镇产业结构经历了大的调整。20世纪90 年代末,辉煌一时的景德镇十大瓷厂相继解体,陶瓷技术人才纷纷下岗,大量手艺好的工匠奔走他乡,成为了广东、佛山等城市瓷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无疑是景德镇最大的损失。

    (2)技术和人才传承危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的制瓷工序与古代有所不同,只保留了一些基本工序,包括选料、制坯、上釉和烧成等。保留下来的传统制瓷工艺,不是某个时间或某个人发明的,而是凝聚了几代窑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结晶。由于历史以及时代发展等原因,这些依靠“言传身教”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不断衰落,手工制瓷人也越来越少,优秀制瓷工艺传承人老龄化严重。2005 年景德镇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步建立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数据库,并为10 多位老艺人申请了“传承人”称号。但是,这些老艺人平均年龄都在65 岁以上。传承人群体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如从事彩绘的传承人数量多,而烧窑、陶瓷原料加工的传承人数量少,面临传承危机。此外,现代的年轻人从小没有受到太多的陶瓷熏陶,对陶瓷手工工艺不感兴趣。另外,传统制瓷工艺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不断重复学习,周期长,就业机会少,使得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而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流水线的制作手段,又进一步打击了传统手工制瓷,使得手工工艺的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3)缺乏创新和开发利用。景德镇瓷业市场观念淡薄,对专利的保护力度不足,缺乏创新的激励机制。一件新的产品开发成功后,往往引来众多仿制者,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一些传统制瓷工艺的开发利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传统陶瓷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缺少创新性转化,缺乏一批能起到持续带动市场发展的核心品牌。

    (1)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根据国务院“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政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对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进行更精准的定位。政府还应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传统制瓷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和研究,挖掘其中的精髓,思考如何服务于当下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健全陶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完成手工制瓷工艺数据库建设,并筹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政府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传统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建立健全专利激励机制。加强对传统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景德镇陶瓷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激励,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奖优惩劣制度。

    (2)创新传统制瓷工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媒介形式与传播路径。首先,要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形式单一、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善于利用当下热门的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如短视频平台等,打造一批成功的传播案例。其次,开展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对策研究。即如何“活化”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活化传承和合理利用,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开展相关的非遗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展示工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建立非遗示范基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场所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制瓷工艺。再次,探索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体技术,加快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工程,完善手工制瓷工艺数据库建设,健全陶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研究论证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最后,加强陶瓷文化理论研究,收集整理编纂陶瓷文化典籍文献。推进陶瓷博物馆建设,引导陶瓷企业和艺术家发展陶瓷艺术非国有博物馆,鼓励陶瓷类专题博物馆升级发展。支持陶瓷文化进教材、进校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陶艺教育,向大众推出一批展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舞台剧、丛书等艺术精品。

    (3)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首先,坚持把项目作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立项、督查和验收机制,推进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切实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失衡问题。其次,创新陶瓷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认定和管理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它既不是物,也不是人,但它的传承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所以,对传承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培养专攻精炼、工艺精湛的陶瓷非遗传承人,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进退”机制。加强传统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政策。要打破诸如父传子,或传男不传女的封闭思想。再次,充分利用景德镇地区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聘请制瓷技术非遗传承人作为学校的教师,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陶瓷类职业院校。推动世界技能大赛、增加陶瓷职业相关赛事,承办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建设国际陶瓷人才交流研、学、游中心,加强陶瓷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最后,加大对传统制瓷工艺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如针对从事传统制瓷工艺的人员展开相关的普查工作,了解从业人员现状,针对那些从艺时间长技术水平高的老手艺人,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并按月发放一定补助金。政府应该研究制定传统手工制瓷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分类管理办法,并拨出专项款项鼓励年轻的学艺者。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国家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当下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在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面临严峻的形势,如陶瓷产业转型的巨大冲击、技术和人才传承危机,突出表现为传承人年龄偏大和群体分布不均衡、缺乏创新和开发利用。笔者认为,要扭转这一现状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有所作为: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是创新传统制瓷工艺非遗文化传承的媒介形式与传播路径;
    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猜你喜欢瓷业制瓷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夏令营大灰狼画报(2022年7期)2022-08-06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景德镇陶瓷(2020年5期)2021-01-07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手工制瓷技艺展示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陶瓷学报(2019年6期)2019-10-27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年1期)2018-07-13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科学与财富(2017年16期)2017-06-13

    推荐访问:景德镇 陶瓷 为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