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科研育人网络的研究*

    时间:2023-06-22 19:2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杜函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正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科研育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无论是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的“七育人”,还是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十育人”,科研育人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动员与汇聚各类资源,构建高校科研育人机制,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理念,持续引领学生的学术品位与价值取向,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师生互动的制度安排、项目研究的实践锻炼等环节设计,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既有关于科研育人的研究揭示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有研究测量了68所“双一流”高校科研育人的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效应薄弱、规模效率低下成为高校的“通病”[2],这表明虽然高校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资源投入在持续增加,但无效投入占比较高,很多资源并未有效转化为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针对教师动机和参与状况的研究显示,仅有7.3%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过科研项目,高达63%的教师开展科研的动机不是育人,而是“育己”——为了职称晋升与完成绩效考核。[3]针对学生参与状况的研究则更不乐观,仅有5.2%的本科生参与过科研项目,这说明科研育人的各类资源并未有效覆盖学生群体,且在参与科研过程中也主要是承担为教师或研究生“打下手”的任务,帮助收集整理资料占比52.6%,帮助做实验或获取数据占比37.6%。[4]作为科研育人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状况均令人堪忧,高校对于项目、论文、专著等的旺盛需求和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迫切期待也催生了“重科研、轻育人”的现实[5],高校科研育人不自觉地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这或许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规模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科研育人领域投入的大量资源主要转化成为了教师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改善程度并不明显。

    抛开师生参与状况不论,单就科研育人中对学生收获的关注与师生互动关系的定位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收获是科研育人的成效检验,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能力提升、认知深化、成果产出,而轻人格、体验与意义[6],这种对科研育人功利化的导向会使得教育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样会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成效。同时,当下研究中对于科研育人中师生关系较为普遍的共识是定位于“师徒模式”,教师通过激励诱导、指导示范等推动学生的模仿创新,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精神的传承。[7]这种师生关系的定位无异于课堂,如同将课堂延伸到了科学研究之中,教师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同样是需要学生仰视的,缺乏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可能会导致学生亦步亦趋、处处为教师马首是瞻,但这却恰恰是与科研育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在科研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一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成长实效、单纯关注各类产出指标等功利化的倾向,不仅强化了教师的中心地位,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师的参与动机,使得师生互动成效大打折扣,导致各类资源投入与学生成长产出长期不相匹配。现有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管理体制中,教师是科研育人的绝对主导者,核心是其主导着各类科研资源的配置。科研育人现状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本质就是以资源为中心,这也是科研育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出难以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资源向着教师需要的方向流动,而非朝着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地方汇集。

    本研究将跳出以资源为中心的既有模式,基于清华大学科研育人的相关实践案例,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科研育人网络体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内生动力,构建新型师生科研合作关系,拓展汇聚科研育人资源的思路与视野,并力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促进科研育人工作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

    以资源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现状的基本逻辑起点是计划思维,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高校通过制定资源分配相关计划,明确科研经费申请管理办法及总体规模,并委托代理人(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开展具体配置工作,实现对高校内部有限资源的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资源转。但这与高校基本使命是不相符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开展的,学生则是根本的根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思路的出发点则是市场思维,充分激发与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不再让教师根据现有资源去找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规划设计研究项目,带着问题找资源、找教师,让教师和资源围着学生转,建立面向学生的分层、分类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的机制,使得不同基础、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这样一来不仅资源配置更为高效,而且资源的边界也被大大拓展——高校将不再是科研育人的一座孤岛,而是形成以高校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网络,资源在网络中遵从市场规律有序流动,促进了科研育人实效的提升。下面,将结合清华大学在科研育人中的实践探索,逐一分析兴趣激发、资源配置、边界拓展、关系重塑等关键节点,力求形成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网络的基本认识。

    (一)兴趣激发:以兴趣为基点配置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驱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最显著因素[8],是其创造性发挥的重要支撑。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于科学研究、前沿技术探索的兴趣,是高校开展科研育人的首要工作,也是构建科研育人网络的前提条件。

    为了更好培育学生对于创新的兴趣,清华大学自2010年起先后组建了20余支学生兴趣团队,领域涉及电子信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众多创新热点,每支团队关注一个创新主题,研究方向聚焦且特色鲜明。团队设立的初衷是坚持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的创新兴趣为牵引,围绕着一批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前沿热点,由学校和学生一起共同配置包括指导教师、研究经费、研究空间、实习实践等在内的各类资源,这不仅创新了资源配置的模式,更有效丰富了资源的内涵。

    具体而言,结合学生的创新兴趣,由学生团队自行在全校范围内寻找能够指导其开展研究的教师,不限专业、不限领域,而后由学校出面聘请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指导。这样选聘来的教师不仅学术特长与学生的研究方向更为契合,学术兴趣相对一致,能够建立更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因为他是学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而选出的。在科研育人的过程中,从教师选学生转变为学生选教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有效提升了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率。

    学校出面联系兴趣团队所关注领域内顶尖的企业,为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指导与实践机会,进一步将科研育人资源从校内拓展到校外。爱立信、诺基亚、波音、东芝、德州仪器等一批跨国企业先后参与到兴趣团队的建设之中,这些企业捐赠研究经费,用以支持学生开展一切感兴趣的研究;
    并派出资深研发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研究的指导工作;
    同时支持学生前往企业在国内和海外的研发中心开展实习实践,将研究平台及数据库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使得学生能够站在行业领军企业的肩膀上、立足产业创新的最前沿开展研究。

    除此以外,学校专门拿出教学楼为兴趣团队设立专门空间,为其开展创新研发活动提供场地保障,这不仅有效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为基于兴趣组织起来的学生创新集群的形成提供了物理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在兴趣团队中的跨学科碰撞,为交叉创新提供了支撑。

    (二)资源配置:分层分类按需有序配置

    兴趣团队的实践有效改变了高校创新资源配置的逻辑——以学生的创新需求来配置教师、企业、空间等资源,真正将学生作为科研育人的主体。为进一步提升科研育人资源配置效率,清华大学在实践中探索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制度设计,于2014年设立了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将原本用于支持教师开展自主研究的科研经费划拨给学生,从资金的属性上凸显出了学生在科研育人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动角色。改变以往经费在教师手中,学生不得不放弃自身研究兴趣,委身于教师的研究领域,并为教师的学术积累做大量外围工作的状况,使得学生成为项目的主体与经费的管理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更为平等,逐步向研究合作者的方向迈进。

    具体而言,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每年定期向全校发布项目征集通知,由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题目、自主联系指导教师、自主规划研究进展与经费计划,学校根据申请情况、评审情况以及当年经费总额,确定支持立项的名单。原则上具有独立思考和一定创新意义的项目都会得到支持,支持的额度则取决于项目的意义、创新性、成熟度、规模体量等因素,主要依照按需分配原则推进。立项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体现了适度的竞争性,这些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该计划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根据学生研究的实际需要配置研究资源,为学生自由探索创新前沿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2017年学生研究团队自主提出构建空间分布式伽马射线暴探测网的“天格计划”并申报该计划,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亲自主持立项评审,并批准支持项目150万元自主科研经费。2018年首颗实验卫星顺利升空并完成功能测试,大量一手数据支撑了后续研究,卫星组网计划也持续稳步推进,学生的创新梦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与支持。

    (三)边界拓展:从被动获取到主动争取

    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后,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拓展资源边界,将以往很多求之不得或求之难得的资源归入囊中。依托海外优质学术资源开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很多高校的惯常做法,学术资源的获取主要依靠高校的海外网络,通常是与建立合作关系的海外高校开展互派访问学生、实验室学术研修等项目,但高校的海外关系毕竟是有限的,能够提供的对等资源也受自身条件限制,因而项目规模普遍不大,且项目设计体现出了很强的计划性——两所高校在顶层设计上达成共识,教授开列项目需求清单,学生根据对方教授的兴趣报名申请并接受选择,学生总体上是被动的。因为科研育人主体的被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且总量较为有限。

    为了有效拓展资源边界,清华大学于2012年建立了“闯世界”本科生海外学术研修支持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该计划不再为学生设定海外研修题目与学校列表,而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的导师与研究机构,并自主联络沟通,探讨研修计划的可行性,自主规划海外研修的衣食住行。学校则从研修机构及导师是否为领域前沿或领军、研修计划是否获得对方导师认可、是否购买保险并妥善安排行程等三个方面把关,前两点确保学术研修质量,后一点确保出行及生活安全。研修方案得到学校认可的学生将会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源自基础教学经费和社会捐赠。自2012年启动至2020年疫情前该计划累计支持2200余人,平均研修时长2个月,参与学生发表论文350余篇。

    “闯世界”计划以科研育人的主体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为主要支撑点,改变传统海外科研项目的计划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更大大拓展了资源的边界。学生自主联系选择的不仅有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一流学府,也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前沿实验室,还有IBM、丰田等一批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由于将学生作为资源拓展的主体,而使得高校科研育人的海外资源变得异常丰富,将海外学术研修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四)关系重塑:从师徒传承到伙伴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网络不仅丰富了社会资源与海外资源,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在科研中的主导性建立了起来,改变了以往师生间单向输出的关系,将其变为双向互动的机制——学生首先提出想法,教师给出具体建议,学生再深入研究与思考,如此反复几个回合后最终形成研究方向或对问题的认识。

    为深入探索创新人才的因材施教,清华大学于2007年设立“科技创新,星火燎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班”,依托四阶段培养、五环节育人的制度设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因材施教模式。[9]“星火班”探索推动科研育人环境下的师生关系从“师徒传承”逐步向“伙伴合作”转变,将培育学生的学术自信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只有自信才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才能主动统筹与整合资源。学术讨论环节由学生主导组织、以小组形式安排,按照学术报告的规范开展,鼓励学生自信地展示学术观点,其他学生和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学术讨论,碰撞不同观点,促进学科交叉,学生的学术自信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能够获得显著提升。有了学术自信的支撑,在自主立项环节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前期基础、周边资源、教师专长等因素,自选项目、自组团队、自定导师,“星火班”则为其提供专项研究经费支持。脱离开传统学生科研中教师主导项目和经费的背景,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经费管理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研究、用好经费,其与教师的关系也更为融洽与对等,师生形成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作为学术过来人,提供经验分享与前沿认知;
    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异想天开,为教师打开了不一样的思路,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五)科研育人网络: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网络与互动关系的总和

    基于清华大学“星火班”、兴趣团队、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闯世界”本科生海外学术研修支持计划等案例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网络模型逐渐清晰(图1)。从主体来看,学生不仅是高校科研育人制度环境所围绕的中心,更是整个科研育人网络的中心,其中心地位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各类科研育人资源是紧密围绕学生的研究兴趣来进行配置的,以期更好地激发和保护学生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好奇心;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是简单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从如何向前推进人类知识边界的角度,与学生共同合作探索前沿未知领域。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科研育人网络体系

    高校科研育人网络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资源网络与师生互动关系的总和。科研育人资源网络包括高校内部诸如课程体系、实验室设备、场地空间、项目经费、因材施教等各种资源,同时包含高校外部的资源网络,包括:政府的各类政策资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高校科研育人实践而上升为政府政策的,比如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
    企业立足产业前沿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认知,其研究资源显著有别于高校,研发平台、数据库等资源通常历经长时间积累,是难得的“巨人肩膀”,更是高校科研育人重要的互补性资源;
    研究机构不似高校“全面开花”,一般是精专于某一特定领域,研究深度显著优于高校,是支持学生开展前沿追踪和深度研究的重要资源;
    海外学术机构是拓展学生全球视野、跟踪热点前沿的重要资源,这部分资源以往主要依靠高校顶层拓展,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学生社交网络的延展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激发,近年来更主要依靠学生主动拓展。

    师生互动关系是高校内最基础、最频繁、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一类关系,包括基于课程讲授而建立的课内外交流、依托项目指导与研究所建立的科研合作、通过第二课堂各类活动而形成的广泛互动等。基于科研这一主题的师生互动关系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其在科研育人网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源网络所汇聚的全部资源,只有通过师生间高质量的互动合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价值的塑造与能力的提升。科研育人资源网络与师生互动关系是科研育人的“两翼”,缺一不可,缺少资源会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互动会导致“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都会使得科研育人成效大打折扣。

    高校科研育人网络的运转机制可以概括为通过“一体两翼”的频繁互动,服务科研育人主体目标的同时,优化与拓展整体资源网络。具体而言,科研育人就是要围绕学生这“一体”配置资源、增强互动,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作为基本出发点,一方面要营造有利于激发研究兴趣的科研育人资源配置环境,要善于精准识别基于兴趣的研究,并全力提供资源支撑;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着重保护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合作者、咨询者、过来人的视角平视学生,帮助他们破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在“两翼”的推动促进下,兴趣的发展会持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成为科研育人的真正主体,而不是教师科研的打工者或是随大流的旁观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显著提升有限科研育人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可有效降低资源错配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当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时,资源的边界会被大幅拓展,向高校以外更为广阔的网络辐射开去。同时,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会直接推动师生互动关系的重塑,科研育人中的师生互动关系,既不是课堂之上的你问我答,也不是传统科研中的师傅带徒弟,而是基于学生自身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探索,构建起来的师生之间全新的合作关系——一种更加平等、宽松、包容的关系。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各类资源的持续拓展与精准有效配置、师生互动关系的重新塑造,伴随着科研育人实践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术自信会逐渐建立起来,同时带动着其他方面的自信持续增强与提升。通过科研育人使学生产出学术创新成果是“锦上添花”,使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是“应有之义”,而使学生获得对未来成长的自信则是“终极追求”。不是所有参与到科研育人环节的学生未来都会从事学术相关工作,甚至可能绝大多数人会从事与学术研究关系不大的工作,而那时在学生时代追随内心兴趣、主动争取资源、深入沟通互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经历,以及基于这种经历所获得的可迁移能力、所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与价值认同,会支持他们在各自领域自信地前行下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科研育人网络,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主要实现路径一方面是通过建立科研育人资源网络汇聚更多优质资源,并持续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重塑师生互动关系,更好服务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最终价值追求是在学生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树立自信。回顾整个科研育人网络体系(图1),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整个体系能否最终达成预期目标,分别是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激发、高校科研育人制度环境是否足够包容、学生成长自信的建立是否牢固,高校需要从自身制度环境建设的角度围绕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兴趣为基:避免短期功利

    学生参与科研育人体系是否主要基于兴趣,直接决定着最终的育人成效。基于兴趣参与的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感均较强,驾驭科研资源、与教师开展互动都会更加积极。但也会有学生基于短期功利目标,比如“抢资源”“刷学分”等目的参与科研育人体系,他们在达成短期目标后,很可能就会成为体系中的沉默人群,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高校在构建科研育人制度环境时,要特别慎重地评估与设置学分认定、成绩排名、评奖评优等,避免因不当激励导致将学生参与体系的动机异化为片面、过度追求各类显性指标,最终导致兴趣转移。特别是学分设置要努力规避,避免吸引来一批“刷学分”的学生,而将真正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排挤在外,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

    要引导学生基于兴趣开展研究与探索,高校也必须摒弃短期功利目标,因为高校的功利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对置身科研育人体系中的学生开展评价与配置资源,要重点关注其研究的原创性、前沿性、挑战性、科学性、完整性以及自身获得训练提升的实效,而不能将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等显性指标作为考核依据。因为对这些显性指标的追逐,可能会诱导学生放弃走最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路径,转而寻找“短平快”路线、走最容易达成显性指标的路径,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兴趣与初心,更扭曲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包容为本:探索未知的必然成本

    学生初次体验科学研究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高校要通过密切的师生互动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突破瓶颈问题;
    学生有时也会经历短期的失败困扰,高校则要努力形成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不仅因为失败是探索未知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更意味着学生可能正在做着极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简单的工作才会一次成功。高校科研育人的制度环境需要以最大的同理心去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挑战性的失败,鼓励学生认准了前进的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在失败与挑战中不断磨砺和增强学术韧性与耐力。

    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劣势在于缺乏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这或许也恰是学生创新的优势所在——思路所受限制与约束更少。要包容学生研究中的各种“异想天开”,这种多样性与无拘束才是学生创新中最宝贵的元素,这也是高校创新文化形成的必要基础,更是持续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的必然选择。学生经历的单一与经验的不足会限制研究视野与方法选择,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上,从系统性角度提出相关建议,高校则要做好为学生的思想不成熟与经验缺乏而“买单”的准备。高校科研育人要面向未来,不要过分关注当下个别项目“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特别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保护,让学生拥有敢于行走在无人知晓荒原上的勇气更为重要。

    (三)自信为要: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视角

    高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网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信心是根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针对人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科研育人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仅仅盯着单个项目研究上学生的收获与体验,因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个项目或课题就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部目标。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因而高校更应当从发展的视角关注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要的资源和所面临的问题,超越项目研究本身,来构建资源维度上全方位支撑、时间维度上全过程培养的科研育人制度环境,使得学生经过长时间、递进式的培养,收获强大的自信心。

    通过科研育人体系的培养,学生所建立起来的自信会支撑他们未来研究或工作的发展。特别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立志做第一流学问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培育和保护好这份自信心尤为重要。要努力让学生在科研育人体系内培养敢于质疑权威、挑战不可能的自信,因为中规中矩的跟随式创新解决不了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只有颠覆性创新才能引领国家与时代的发展。要通过高校科研育人制度环境建设营造创新与挑战的氛围,鼓励与保护学生可贵的自信心,真正培养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人。

    猜你喜欢育人资源研究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3期)2022-05-23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基础教育资源展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2-01-14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辽金历史与考古(2021年0期)2021-07-29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4期)2019-05-21资源回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23

    推荐访问:育人 构建 科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