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刚竹毒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时间:2023-06-20 14:0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黄 静,罗明永,林志艺*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生态公益林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
    2.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福建 永安 366000)

    刚竹科毒蛾 (Pantanaphyllostachysae)是为害我国南部毛竹叶害虫中的其中一类较主要为害的食叶性害虫,被害严重的竹林会造成大面积毛竹枯死,刚竹毒蛾在食物受限的情况下也取食其他竹叶[1]。刚竹毒蛾一年发生三代,幼虫在竹叶背面取食,成竹受害后经济价值全面下降,由于世代重叠,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单一控制[2]。

    我国分布广泛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国外发生有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了解刚竹毒蛾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为刚竹毒蛾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刚竹毒蛾一年可以发生三代,虫期分布不甚整齐[3]。受精卵和较低龄幼虫同在寄主叶背部越冬,幼虫7 龄,偶见6 龄,少数8 龄。第二年3 月中旬越冬幼虫恢复活动,6 至7 月间出现初代幼虫。初代幼虫孵化产卵后二代幼虫将迅速发生,8 月底至10 月为第二代幼虫期,11 月初便发生第三代,此时未孵化的卵与低龄幼虫进入越冬状态[2, 4]。刚竹毒蛾具有趋光、趋绿习性,在竹冠中下层(叶背或竹杆)产卵,卵呈单行或双行排列,一只雌虫产卵量为120~160粒,卵期6~12d。初孵幼虫具有食卵壳的习性,因此不能根据卵壳数量来推测刚竹毒蛾种群大小;
    中龄幼虫群集取食。4龄后分散取食,由林冠下层转移到林冠上层。刚竹毒蛾幼虫有假死性,据此来防治天敌或人为伤害,并且幼虫能够吐丝下垂,借风传播。正午温度高时,2代幼虫在竹下纳凉。刚竹毒蛾常在叶背、竹秆或林下草灌结茧化蛹,预蛹期2~3d,蛹期6~15d。

    刚竹毒蛾成虫不仅世代重叠,而且其雌虫产卵量也较大,每只雌虫可产卵约70~140 粒,导致刚竹毒蛾成虫在产卵结束后可能出现虫害大爆发现象。刚竹毒蛾的繁殖大量始发于海拔高为500~800m的山地、阴坡、下坡处或山洼处,呈插花状分布,后可蔓延或扩散至阳坡和山脊上,混交林发生少且轻[5]。刚竹毒蛾性喜高温高湿,气候因素是导致刚竹毒蛾大发生的关键因素。由暖冬及翌年春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所组成的环境,会使其越冬的卵和幼虫连续积累,容易导致翌年虫害大爆发[6]。刚竹毒蛾大发生时,吃光竹叶,受害竹次年竹笋及新竹产量减少,连续两年受害可使毛竹枯死,亦可使毛竹节内积水、变黑。

    2.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具有收效迅速的优点,在刚竹毒蛾综合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化学防治该虫主要是据其发生规律喷洒具有相应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性质稳定的化学农药以降低害虫数量,幼期则可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熏蒸处理。已有研究发现喷洒2%噻虫林微胶囊粉剂在防治林业害虫中极具广谱性,竹腔注射是化学防治的有效手段,正逐渐受到重视并应用于防治工作中[7-8]。虽然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不可忽视,因此研发高分解、无残留的药剂降低环境污染也十分重要。2002 年春,对害虫具有强烈触杀、胃毒和一定熏蒸作用的绿色环保型杀虫烟剂苦参·烟碱烟剂开发成功[9]。在虫口密度较大、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熏蒸剂不仅可以不受这些限制因素的干扰而且防治费用较低。但如果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学防治也会导致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例如毒素高残留使得生物入侵物种数量激增,农药随着食物链不断流动在生物体内累积或在河流和湖泊中传播。过度喷洒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害虫体内毒素受体基因发生变异使其对杀虫剂具有抗性,2004年以来已有600多种昆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得单位面积施用量随之增加。化学农药的广谱性造成害虫天敌被一同杀伤。周而复始地大量滥用农药,农业成本也不断提升。适应杀虫剂的偶发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过去,在中国所使用的化学农药中具有三个典型的“70%问题”,有70%的农药是除草剂,这导致生态发生无法自我调节的失衡。这其中又有70%的农药属于有机磷农药,农药残留对水体、人畜等造成严重危害。并且70%的农药都是高毒、高残留,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根据生物物种多样性原理,充分利用天敌与害虫之间的依存关系有效遏制虫口种群数量而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化学防治无法企及的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据统计,刚竹毒蛾卵期寄生性天敌有平腹小蜂、黑卵蜂等,幼虫期和蛹期的寄主有绒茧蜂等寄生蜂[8]。由于化学防治大剂量地喷洒农药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愈来愈多的病虫害研究人员渐趋于选择微生物药剂应用于刚竹毒蛾的治理。在刚竹毒蛾虫害防治试验工作中,常用到的微生物杀虫剂品种有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类等。但实验表明,由前者混制而成的复合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均高于单一生物制剂[10]。但是,刚竹毒蛾生物防治技术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天敌跟随现象,由于天敌与害虫之间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使得天敌本身的种群动态变化受害虫的种群变化影响较大,并且有些害虫的天敌种类较为单一、见效较慢,一旦多种虫害暴发,还需要适当辅以施用化学农药;
    生物药剂不及化学农药那样易于大量生产,防治效果也不易控制;
    生物药剂的使用方法也较为复杂。

    2.3 物理机械防治

    应用简单工具或者光、电、声、热、微波、辐射等物理技术来防治害虫,统称物理机械防治法。刚竹毒蛾的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灯诱、人工防治、对清理的病死木进行集中焚烧等。根据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借助光、波等方式诱杀害虫,此方法已在农林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1-12]。物理机械防治措施收效迅速,可直接消灭害虫,可作应急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此法可起到灭绝害虫的作用。刚竹毒蛾卵群和茧多集于人类易接触的位置,因此即使利用目前最简易方便的人工或机械操作等处理方式也可以较轻易地将茧壳与卵一起清除,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3]。但物理防治对人工需求较大,且无法大范围推广,在使用物理防治方法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物理防治的局限性。

    2.4 营林防治

    利用各项林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害虫生存条件,以预防害虫大发生或者是减少害虫数量。改善竹林健康状况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刚竹毒蛾爆发[13],选用良种壮苗,提高竹林抗菌、抗病虫能力且无需增加防治经费。在立地质量好的林地培育竹林和阔叶树种的混交林,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有利于降低刚竹毒蛾的发生[14]。混交林可阻止害虫取食,食物阻隔;
    亦可使林木生长的更加健壮,提高抗虫能力;
    混交林木使树种种类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增加,从而提高抗虫能力;
    如果混交得好,林木自身内部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有助于抑制害虫发。种植诱虫树种,既可以是引诱刚竹毒蛾天敌的树种,也可以种植刚竹毒蛾喜食树种,使刚竹毒蛾集中取食,在盛发期集中处理。加强抚育间伐,保持竹林密度适宜。及时清除竹林中的枯枝落叶及害虫残骸,每年冬季改造土壤,以破坏越冬虫卵,为控制虫口数量奠定坚实基础[15]。但营林防治对害虫的控制速度较慢,并且对于已发生的害虫需要采用化学防治等方法。因此,刚竹毒蛾的营林防治主要适用于虫害未发生时,或虫害发生后使用其他手段防治害虫的同时采用林业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2.5 综合防治

    刚竹毒蛾世代重叠严重,单独采取一种防治措施难以对其进行高效控制。因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尤为重要,对刚竹毒蛾进行科学地管理,分时段、分步骤地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以获取最佳效益。初发危害时,虫口密度大,为减少损失需在短时间内对其种群数量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化学防治具有满足应急需求、经济效益佳等特点,因此在综合防治实践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据报道在林地及其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林地区域可使用无人机喷洒一些粉剂混合剂以及少量的白僵菌、绿僵菌、苦参·烟碱烟剂等均具有显著治理效果[16]。针对化防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思,防治害虫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
    要注意天敌及其它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防治要取决于经济阈值,不要按死规定的喷药施药。在刚竹毒蛾防治的第一阶段采取药剂防治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彻底地消灭越冬虫茧壳体内残留的越冬虫蛹,因此在防治第二阶段期间要特别注意监测竹林中有无成虫的孵化及产卵现象,做好其他物理化学防治措施的准备。此防治阶段的用药投入费用小,防治虫害效果好[2]。通过3年以上的综合治理,虫情趋势会在短期内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第三代幼虫种群持续危害破坏竹林的风险显著下降。但仍需密切监察,早发现早预防,避免虫情再度蔓延。

    刚竹毒蛾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利用刚竹毒蛾林间天敌种类丰富,自然寄生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种群,达到可持续防治的目的[17]。目前,我国对刚竹毒蛾的生态调控策略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合理高效地协调运用动植物检疫监督、虫害综合防治等科学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虫口密度并且能够调节生态环境平衡。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目前在刚竹毒蛾化学防治领域中,有许多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正在被广泛关注[18]。农药品种逐渐向超高效、低毒、高度选择性、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许多由人工仿制自然界化合物而制成的仿生农药也日趋流行,例如现有许多研究人员根据拟除虫菊酯的结构仿造其它仿生物质。从动植物内已经存在的化合物或其类似物中筛选出效果良好的化合物,这也减小了生产新型化学农药工作的复杂程度。新型化学农药的特点是在对生态环境和其他生物干扰较小的基础上仅对靶标昆虫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新型农药的加工剂型和施药技术的不断改进,农药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如充分利用注剂对纤维素吸附性强的特点来提高蛀干剂的效率。但在使用新型农药防治刚竹毒蛾的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早期农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农药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农药高残留、使用不安全等情况,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来形成新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为此,中国农药登记制度做出了重要调整,导致新型化学农药投入使用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19]。因此,改善农药登记问题,挖掘生物合理农药、理想环境农药以及环境和谐农药对刚竹毒蛾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毒蛾化学农药化学防治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新农民(2019年16期)2019-02-19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1期)2018-06-28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20期)2016-12-20如何防治肾毒蛾林业与生态(2016年8期)2016-12-14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今日农药(2014年1期)2014-04-22

    推荐访问:毒蛾 防治 规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