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羊虎沟组地层划分与对比——以下河沿剖面为例

    时间:2023-06-17 10:3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董亮, 胡勇, 侯云东, 何文祥

    (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 武汉 430100;

    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 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100;

    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00)

    鄂尔多斯盆地地处华北克拉通西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过去十几年,前人对鄂尔多斯南部、东部等地区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1-3]。但是盆地西缘地层组成复杂,加之本区井位分布稀疏且年代久远,石炭系研究、开发程度不高[4-6]。近年来,随着西缘地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盆地西缘地区碎屑岩勘探已获得重大突破,在羊虎沟组发现丰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开采前景[7-8]。

    2003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对盆地西缘进行地层划分,将晋祠段划归太原组,太原组横跨石炭系、二叠系,将羊虎沟组划为一整套地层。徐均强等[9]依据岩性特征对工区周边阿柔地区进行地层划分,将羊虎沟组划分为三段。徐琦松[10]在遵循2003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主张利用构造演化分析地层,将含砾砂岩作为标志层将羊虎沟分为上下两段。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虽历经多年研究,仍未形成统一地层划分方案,已有的各种划分方案的划分依据过为单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孢粉资料较为久远,且未能与露头、岩心等资料充分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活动频繁,地层变化剧烈,建立统一的地层划分标准十分必要[11-12]。

    为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野外剖面、岩心、微量元素等资料与古生物资料充分结合,确定研究区沉积特征,重新厘定太原组与羊虎沟组界线,将石炭系与二叠系界限作为羊虎沟组与太原租的分界线,对羊虎沟组内部地层精细划分,建立区域内生物地层格架。同时在明确研究区早石炭系沉积特征基础上,借助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识别层序界面,据此建立西缘南段地区羊虎沟组地层对比格架。以期为盆地西缘南段石炭系沉积相分析与储层展布特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后续优质储层勘探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西缘地处中国东、西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带,连接祁连-北秦岭造山、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华北克拉通带等不同构造单元[13]。北临乌海,南达海原,西抵灵武,东至鄂托克前旗(图1[14]),南北长约600 km,东西宽介于50~100 km,勘探区面积约40 707 km2。相邻的贺兰山坳拉槽、北祁连海和西秦岭海的发展演化影响西缘地区构造—沉积演化。中晚石炭世,华北海与祁连海以中央古隆起为界,分布在盆地东、西两部[15-18]。羊虎沟组地层是在下伏石炭系地层填平补齐的基础上,祁连海逐渐向东进一步推进的产物。晚石炭世,由于受地台持续沉降和南高北低构造体制的影响, 盆地受到自于西南方向的海侵的同时,也受到来自东及东南方向的海侵,古隆起范围减小,盆地东、西部海水以海峡形式沿北部汇合,从而实现了华北海与祁连海的连接,形成统一的陆表海[17,19-20]。图2[21]为鄂尔多斯盆地晚碳世沉积。

    盆地西缘受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等多期构造运动改造而成,构造活动强烈,该地区的构造面貌复杂,地层缺失严重。本文选择的露头下河沿位于盆地西南部,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沙坡头旅游景区黄河对面处。下河沿剖面总厚度约342.5 m。该剖面自下而上发育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相比较于同在该区域的校育川剖面,该剖面羊虎沟组与下伏靖远组和上覆太原组整合接触。剖面顶底齐全,地层连续,太原组与羊虎沟组组间界面清楚;
    剖面几乎没有覆盖物,露头清晰,便于观察,研究程度较高,是卫宁北山地区一条重要的晚古生代剖面。

    图1 工区位置[14]Fig.1 Study area location[14]

    图2 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沉积[21]Fig.2 Late Carboniferous Sediments in the Ordos Basin[21]

    自加里东运动后,该地区形成统一古陆。晚石炭世华北板块的北缘和南部抬升,研究区南部的北秦岭向北俯冲消减,同时北部的兴蒙海槽向南俯冲,贺兰山地区裂陷下沉,导致晚古生代初期在加里东期奥陶系古侵蚀面低凹地区以填平补齐的形式沉积了羊虎沟组地层,地层厚度整体向东部地层减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与下伏靖远组和上覆太原组整合接触。羊虎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性为黑灰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灰白色砂岩互层,夹灰岩、薄煤层。页岩中常含菱铁质结核或薄煤层。对比前人地层划分方案(表1[4]),对羊虎沟组地层进一步精细划分,将羊虎沟组顶部发育一套煤层或页岩作为羊虎沟组顶部划分标志层,羊虎沟组的底部见底砂岩,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2.1 靖远组-羊虎沟组岩性界线

    23~28层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岩、薄层泥灰岩、灰黄色中细砂岩等,为滨岸平原沉积。靖远组下部砂岩泥岩为主,几乎没有构造发育。上部为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组合。见生物碎屑、生物化石,有虫孔现象,上部部分砂岩呈反粒序,发育水平层理、沙纹层理及交错层理[图4(a)]。靖远组与羊虎沟组整合接触,靖远组与羊3段岩性特征差异较大,在28层发育一套不稳定的石英砂岩,为滨海相的砂坪沉积,在29层发育一小套煤层,为沼泽沉积,羊3段底部则发育灰色、深灰色碳质页岩。因此,推断28~29层为靖远组与羊虎沟组界线[图4(b)]。

    2.2 羊3段-羊2段岩性界线

    根据野外观察第29~32层主要发育灰色页岩、灰色泥岩,夹薄层粉细砂岩[图4(c)],底部29层发育薄煤层,为沼泽沉积,中部为滨海相、滨岸平原相沉积,顶部发育一套反粒序细砂岩,为河口坝沉积。33~38层发育黑色页岩、灰色泥岩,夹有薄层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三角洲平原沉积。39~42层底部岩性为灰黄色厚层,巨厚层状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底部具有冲刷面,整体为厚砂体,底部粒度较细,为三角洲前缘的多期河道冲刷面[图4(d)];
    顶部为灰色页岩,中部夹灰色细砂岩、粗砂岩整体为三角洲平原沉积。43层为灰色细砂岩、粗砂岩,底部含砾石,为分流河道沉积。44~51层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炭质页岩,中部并夹灰黄色、灰褐色粉细砂岩,顶部为一套反粒序薄层中细砂岩,为远砂坝沉积。44~51层所夹砂岩粒径由下至上先减小后增大,整体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判断29~48层为羊3段,厚度约188.6 m。岩性为灰黄色中细砂岩、灰色细砂岩、灰色泥岩、石英砂岩、灰色页岩、灰色粗砂岩、薄层煤层,砂岩中可见菱铁质结核[图4(e)]。中部砂岩厚度较大,可见多期冲刷面,可见砂质透镜体及煤层,上部与下部砂岩厚度较薄,粒度较细,页岩较厚,主要为碳质页岩。该段构造发育,多为水平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

    表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地层划分沿革[4]Table 1 The evolution of stratigraphic division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4]

    图3 下河沿剖面石炭系羊虎沟组综合柱状图Fig.3 Comprehensive histogram of Carboniferous the Yanghugou Formation in the Xiaheyan outcrop

    羊3段与羊2段为连续沉积,51层顶部所发育一层反粒序含砾砂层,与其上覆地层相比,岩性差距较大,羊2段底部发育大量沙泥互层,51层作为滨岸平原—滨海与三角洲前缘分界线,结合沉积旋回特征,本文将51层多发育的远沙坝作为层序界面界面分界线,定为羊3段顶界[图4(f)]。

    红色实线为地层间分界线图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河沿剖面岩性及分层特征Fig.4 Lithology and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iaheyan section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

    2.3 羊2段-羊1段岩性界线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52~54层主要岩性为灰色页岩、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55~56层的主要岩性为黑色页岩、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岩,细粉砂岩。57层发育一套反粒序灰白色、灰黄色层状含砾中细石英砂岩。判断52~57层为羊2段。羊2段地层厚度约128 m,主要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岩、深灰色细粉砂岩、灰色-黑色页岩、灰色灰岩,砂岩粒度整体较细,可见多期反粒序[图4(g)],整体为滨岸平原—滨海沉积相。下部52层见古生物化石,构造发育比较复杂,发育沙纹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局部有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对比呼鲁斯太、乌达等剖面,在57层同样发育一套反粒序的灰白色、灰黄色层状含砾中细石英砂岩,该层多发育板状层理、槽状层理,其顶部56层为泻湖相沉积的一套页岩,可作为羊1段底部层序界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4],选取57层作为标志层,羊2段顶界,为羊1段底界。

    2.4 羊虎沟组-太原组岩性界线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58~61层的岩性主要为灰色页岩、深灰色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夹有少量粗砂岩,有薄煤层。62层岩性为浅黄色中细-中粗砂岩与黑色炭质页岩互层[图4(h)],底部发育煤线。62~65层岩性主要为黑色炭质页岩,夹薄层菱铁质结核及煤层。羊1段砂岩由下至上粒径逐渐减小。将58~65层定为羊1段,地层厚度为61.32 m,主要岩性为灰色、深黑色碳质页岩、黑色煤层、浅黄色中细砂岩、黑色炭质泥页岩、灰白色中细砂岩,下部砂岩较厚,见生物化石、生物碎屑、生物扰动,上部较薄,并有煤线、菱铁质结核,整体粒度较细。该段上部构造几乎不发育,下部发育沙纹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羊1段整体为滨岸平原-滨海沉积。在65层有一套黑色页岩,夹有菱铁质结核,为泻湖沉积,66层发育是灰白色厚层粗砂岩,为障壁剖面同层位同样发现一套煤层,对比盆地东部地层划分的标志层[5],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将该层位的灰岩作为层序界面,将64层作为羊虎沟组顶界[图4(i)]。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的孢子花粉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如表2[22-29]所示,文献[22-29]相继研究了鄂尔多斯北缘、西缘、南缘及河东地区的石炭二叠系孢粉,使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的孢粉组合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进展。盆地西缘下河沿剖面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北祁连走廊过渡带的东端,因此本区石炭-二叠系地层兼有祁连区和华北区的特征。高联达[22]研究认为,西缘地区石炭系羊虎沟组中单气囊的Florinites较华北本溪组多,西缘地区羊1段的单、双气囊花粉比华北地区丰富。同时,本区羊虎沟组与太原组的生物化石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性,为一跨系岩石地层单位。古生物分异度较高,石炭纪和早二叠世化石含量丰富、属种众多,保存完好。对研究剖面及周缘地区进行样品采集,将样品送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将该地区羊虎沟组划分以下3个孢粉带:Lycosporanoctuina-Cyclogranisporitesaureus组合,该组合蕨类植物孢子的含量为78.21%,其中无环三缝孢类含量最高,占43.24%,其次为裸子植物花粉,含量20.95%。主要为侧生光面三缝孢Leiotriletesadnatus[图5(a)],光面光面三缝孢L.levis、较小光面三缝孢L.minor、圆三角形光面三缝孢L.sphaerotriangulus、萨尔芦木孢Calamosporasaariana、小皱芦木孢C.microrugosa、币状圆形光面孢Punctatisporitesaerarius、点饰圆形光面孢P.punctatus、细小圆形光面孢P.minutus、三角粒面孢Granulatisporites、灿烂圆形粒面孢Cyclogranisporitesaureus[图5(b)]、勒氏圆形粒面孢C.leopoldii、三角块瘤孢Converrucosisporites、小瘤圆形块瘤孢Verrucosisporitesmicrotuberosus、腊质圆形块瘤孢V.cerosus、三角刺瘤孢Lophotriletes、篱状圆形刺瘤孢Apiculatisporisspinosaetosus、微刺圆形刺面孢Apiculatasporitesspinulistratus、棒瘤孢Baculatisporites、点饰细网孢Microreticulatisporitespunctatus等。单缝孢类占18.41%,绝大多数为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种类有小光面单缝孢L.minimus、中大光面单缝孢L.medius、得梅因光面单缝孢L.desmoinesensis、普通光面单缝孢L.vulgaris、线形光面单缝孢L.lineolatus、Laevigatosporitesmaximus等。具环三缝孢类占17.40%,大多为鳞木孢Lycospora,种类有圆形鳞木孢L.rotunda、细齿鳞木孢L.denticulata、瘤粒鳞木孢L.noctuina[图5(c)]、透明鳞木孢L.pellucida等,三枕厚角孢Triquitritestribullatus也较常见, 桧氏耳角孢Ahrensisporitesguerick、明亮叉角孢Mooreisporiteslucidus、套环孢Densosporites、东方盾环孢Crassisporaorientalis、 特别鳍环孢Reinschosporaspeciosa、 刺环孢Spinozonotriletes、稀饰环孢Kraeuselisporites等少量或个别见及。裸子植物花粉中,单气囊类(包括单-双气囊过渡的一些分子)含量最高,占12.84%,大多为小体弗氏粉Florinitesparvus、弗洛林弗氏粉F.florinii[图5(e)]、中等弗氏粉F.mediapudens[图5(d)]等,;
    双气囊类占7.77%,包括具脊、缝、肋条的一些类型,主要有残缝粉Vestigisporites、宽直缝二囊粉Limitisporiteseurys、博乐假二肋粉(比较种)Gardenasporitescf.boleensis、松型粉Pityosporites、具沟双囊粉Sculatisporites等。

    图5 羊虎沟组代表孢粉属种图谱Fig.5 Map of important sporopollen speci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aiyuan Formation

    本组合中出现了较多数量的裸子植物单气囊和双气囊类花粉,特别是具气囊的花粉含量显著增加。鳞木孢Lycospora含量显著增加,单气囊弗氏粉Florinites含量增加,Potonieisporites零星出现,内蒙古白彦套海地区羊虎沟组维斯发A-B期孢粉组合可与之对比,整体上反映了晚石炭世中期(维斯发期)的孢粉组合面貌,对应羊3段[26,30]。

    3.1 Dictyotriletes bireticulatus-Ahrensisporites guerickei-Torispora securis组合

    该组以蕨类植物孢子为主,含量89.71%~91.50%;
    蕨类植物孢子以无环三缝孢类占34.84%~44.50%,主要为侧生光面三缝孢Leiotriletesadnatus、光面光面三缝孢L.levis、纤细光面三缝孢L.gracilis、芦木孢Calamospora和圆形锥刺孢Apiculatisporis等,出现的有三角块瘤孢Convolutispora、网饰平网孢Dictyotriletesbireticulatus[图5(k)]等。单缝孢类占33.72%~45.85%,以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占绝大多数,平均含量36.70%,种类有叉缝光面单缝孢L.bisectus、小光面单缝孢L.minimus、中大光面单缝孢L.medius[图5(f)]、得梅因光面单缝孢L.desmoinesensis、 普通光面单缝孢L.vulgaris和狭窄光面单缝孢L.angustus,少量或断续出现的有粗糙粒面单缝孢Punctatosporitesscabellus、 斧状一头沉孢Torisporasecuris[图5(m)]、小条纹单缝孢Striolatosporaminor、纤细条纹单缝孢S.gracilis、桧氏耳角孢Ahrensisporitesguerickei[图5(l)]等。裸子植物花粉次之,含量8.50%~10.29%。双气囊类占4.0%~5.81%,平均4.84%,主要为松型粉Pityosporitessp.[图5(h)]和蝶囊粉Platysaccusspp.[图5(j)];
    单气囊类弗氏粉Florinites和聚囊粉Vesicasporasp.[图5(i)]。

    本组合以首次出现斧状一头沉孢Torisporasecuris和丰富的网饰平网孢Dictyotriletesbireticulatus、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为特征,出现了桧氏耳角孢Ahrensisporitesguerickei、 三枕厚角孢Triquitritestribullatus、轮状套环孢Densosporitesannulatus、 卵圆梯纹单缝孢Striatosporitesovalis等重要分子。斧状一头沉孢Torisporasecuris的突现具有较明显的地层意义,可以视为确定中国维斯发C期地层的标志之一,宁夏横山堡PL组合、陕甘宁盆地晚石炭世中期组合、甘肃靖远羊虎沟组上段组合等地区孢粉组合可与之对比,层位应对应羊2段[24-26,31-32]。

    3.2 Crassispora kosankei-Densosporites anulatus组合

    以蕨类植物孢子为主,含量88.17%,裸子植物花粉的含量约为11.83%。蕨类植物孢子中,单缝孢类含量最高,占33.33%,常见小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minimus、得梅因光面单缝孢L.desmoinesensiss[图5(p)]和中大光面单缝孢L.medius、粒面单缝孢属Punctatosporites、球形横圆单缝孢Latosporitesglobosus、典型横圆单缝孢L.latus、瘤面单缝孢属Thymospora、斧状一头沉孢Trorisporasecuris等。无环三缝孢类占32.26%,常见光面三缝孢属Leiotriletes、圆形光面孢属Punctatisporites、芦木孢属Calamospora、 灿烂圆形粒面孢Cyclogranisporitesaureus和三角锥刺孢属Lophotriletes、偶见三角粒面孢属Granulatisporites、圆形块瘤孢属Verrucosisporites、圆形锥瘤孢属Apiculatisporis等。具环三缝孢类占22.58%,常见瘤粒鳞木孢Lycosporanoctuina、 轮状套环孢Densosporitesanulatus[图5(n)]和柯氏盾环孢Crassisporakosankei[图5(o)]、偶见布氏厚角孢Triquitritesbransonii、 稀饰环孢属Kraeuselisporites、环囊孢属Endosporites等。裸子植物花粉中,单气囊类含量最高,占8.60%,全为Florinites;
    双气囊类和单沟类稀少,分别占2.15%%与1.08%。

    该组合蕨类植物孢子中,无环三缝孢类丰富,具环三缝孢类和单缝孢类也有较高含量,裸子植物花粉以单气囊类的弗氏粉属Florinites为主;
    通过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铜川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等地晚石炭世晚期一些孢粉组合,当前样品的地质时代应为晚石炭世晚期,层位相当于羊1段[33-34]。

    元素的组合与含量在地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化和交替具有一定规律性、方向性、阶段性,且与地质时代的分界常常吻合,因此,利用化学地层方法对地层进行研究[35]。对下河沿剖面选取页岩、灰岩、泥岩、砂岩等样品共计19件,自下而上羊3段4件样品,羊2段7件样品,羊1段4件样品,太原组4件,对样品开展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干酪根同位素的测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测量使用天瑞牌金属分析仪 Explorer5000,干酪根同位素分析在河北杰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微量元素分配及比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古气候环境演化历程,古气候发生变化引起水位升降时,导致沉积环境的改变[36-37]。单个元素指标难以准确指示环境变化,而一些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则有相对较好的指向意义比,常见的如Mn/Fe、Sr/ba等[35]。同时海水中含有的大量13C,也可以作为指示海平面升降重要参考数值。根据测定数据效果,选取Mn/Fe、δ13C为代表参数进行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变化曲线(图6)可以看出,羊3段Mn/Fe值较低,δ13C较低,说明水体较浅,为水进期。羊2段上部Mn/Fe减小,δ13C变小,氧化性增强,氧化性增强,为一个海退期;
    羊2段有一个元素的突变面,参数突然增大,是一个明显的海进期。羊1段下部上升半旋回相对上段顶部下降半旋回Mn/Fe增大,-δ13C 减小,羊1段早期为海进期。羊1段至太原组期间,Mn/Fe由下到上先降低后升高,-δ13C 先增大后减小,表示由海退-海进的过程。自3段至羊1 段期间,Mn/Fe、δ13C的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羊虎沟组时期,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至早二叠世太原组,海平面开始下降;
    盆地西缘整体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大致相同。将野外露头实测与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性特征相结合,对下河沿剖面羊虎沟组进行了三级旋回的划分,羊3段和羊2段划分出两个完整的三级旋回;
    羊1段划分出一个完整的三级旋回,进一步验证岩石地层划分。

    图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河沿羊虎沟组地球化学特征Fig.6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anghugou Formation in Xiaheyan,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为了更好构建盆地西缘南段羊虎沟组地层对比格架,掌握研究区地层的分布情况,在小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分析对比,选取平面上分布均匀的钻井8口以及下河沿剖面,建立盆地西缘南段地层对比剖面(图7)。

    南部下河沿羊虎沟组地层厚度约为370 m,而中部地区忠6井羊虎沟组约为1 163 m,出现大面积的沉降。其中忠6井羊虎沟组沉积厚度较厚,考虑羊虎沟组时期忠6井经历同沉积的作用。西南方向地层出现缺失,惠探1、李25、苏317、陕371只有羊1段,该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隆起发生沉降,地层缺失。苏413、陕99缺失羊3段。通过对地层在不同方向上的对比及统计,发现西部沉积厚度较大,东部较小,均小于50 m。不同地区羊虎沟组地层分布、发育的差异性。连井地层对比剖面显示,各小层地层厚度横纵向上变化显著,存在明显差异。

    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结合多种方法,互相验证,综合对鄂尔多斯盆地羊虎沟组地层进行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河沿剖面石炭系上统自下而上可划分2套地层:羊虎沟组、靖远组。自下而上将羊虎沟组划分羊3段、羊2段、羊1段三段。将羊1段顶部发育一套以8号煤为代表的煤层、灰岩作为该地区划分羊虎沟组与太原组的标志层。将羊1段与羊2段间的一组反粒序的灰白色、灰黄色层状含砾中细石英砂岩作为羊1段与羊2段划分的标志层。

    (2)下河沿剖面羊虎沟组孢粉化石丰富,建立3个孢粉带,自下而上为Lycosporanoctuina-Cyclogranisporitesaureus组合、Dictyotriletesbireticulatus-Ahrensisporitesguerickei-Torisporasecuris组合、Crassisporakosankei-Densosporitesanulatus组合,分别对应对应的地质时代为斯蒂芬期、维斯发期C-D、维斯发期A-B。

    (3)羊虎沟组时期,研究区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至早二叠世,海平面开始下降。同时依据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特征等资料对羊虎沟组进行三级层序划分,验证岩性地层划分。

    (4)羊虎沟组时期,工区内西部地层先进行沉积,西部沉积厚度较大,东部较小,各小层地层存在明显差异。

    (5)在综合前人地层划分的基础上,重新厘定羊虎沟组与太原组界线,并对羊虎沟组进行精细化分,希望该项研究能为阐明羊虎沟组储集层发育特征与时空展布规律及优质储集层的勘探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光面鄂尔多斯盆地 隧道周边孔差异化爆破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铁道建筑(2022年7期)2022-08-06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关键技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6-09盆地是怎样形成的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3期)2021-03-19地理盲作文小学中年级(2020年10期)2020-12-29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5期)2020-10-20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5期)2019-06-26裂谷盆地复杂地温场精细表征方法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2期)2018-06-26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1期)2018-02-10增建二线隧道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建材发展导向(2017年2期)2017-06-26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推荐访问:鄂尔多斯 河沿 剖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