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17 08: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姜美影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高职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之一,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探索改进措施,能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全面培育学生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 “三观”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教育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的矛盾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1.1 经济全球化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在校大学生在经济和物质上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精神上并没有相应进步。受网络和信息化水平影响,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思想纷纷涌入国内,与我国的文化交融交锋,大学生思想上出现波动,学生的平权意识增强,民主诉求更强烈,人生观更具个性化和功利性,这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2 “4+2+1” 模式家庭结构状态

    目前高校大学生年龄段以 “95后” “00后” 为主,他们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 “4+2+1” 模式,也即是:4名祖辈和2名父辈共同培育抚养1名学生。在这样家庭结构下成长的一代在个体性格、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上有显著特点,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烈、抗压抗挫能力较弱、人际沟通能力不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

    1.3 网络 “1+1” 空间互动模式

    当下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全部来源于网络,网络的无边性和虚拟性,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异化。网络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学生们喜欢在虚拟世界里与他人交往。网络 “完美” 地将老师和学生分隔在两个空间,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教师上课时,学生会在课堂偷偷地看手机,老师在第一空间讲课,而学生在第二空间互动。网络的 “1+1” 空间互动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势。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一步明确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课题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学生覆盖到大一年级至大三年级,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10份,收回有效问卷6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5%。被调查的有效学生总数为607人,男生占65.06%,女生占34.94%。大一年级学生占45.14%,大二年级学生占47.78%,大三年级学生占7.08%。此次调研除问卷形式以外,还采用了座谈、访谈的形式进行。

    2.1 政治意识方面

    整体而言,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2]。调查分析显示,90.55%的同学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党同心同德,坚持党的宗旨,他们了解 “中国梦” 的内涵,知道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问题 “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加入一个发达国家的国籍,您会?” ,82.35%的学生选择绝不加入,17.65%的学生虽愿意加入,但强烈表示自己永远是中国人,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政治方向。但同时,问卷中也反映出学生政治认知中的某些问题,具体体现在: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理解不够深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不够坚定。部分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12.82%的同学认为 “大公无私” 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做不不到,只要做到不损人利己就行。2.73%的同学认为实现 “中国梦” 与自己无关,还有4.62%同学不清楚中国梦的实现是否与自己有关。仅33.82%的学生坚信理想和前途是不与金钱挂钩。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一些大学生还处于浅层次的政治觉悟。

    2.2 价值观取向方面

    整体来讲,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他们积极进取,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但一些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利己主义明显,实用主义显著,不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过多追求不劳而获,急功近利。数据分析显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排在前三项的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格是否高尚和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半数以上学生认为个人价值在于高尚人格,成就一番事业。也有同学不这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为金钱折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情况层出不穷,学生私自售卖个人重要信息、银行卡等现象时有发生。为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弥补心理落差,大学生采用非法手段,获取金钱补给,他们认为只有金钱才能满足生活享受和精神追求。就业选择时,学生首先认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但招收职工有限,而且招聘条件较高,以专科学历层次,顺利进入这些单位较为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选择有限,失业大学生越来越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研究发现,部分学生愿意到基层或者边疆锻炼,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待遇。

    2.3 道德修养方面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认同社会公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力。调查研究中,87.18%的学生对于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寝室卫生要大家共同维护,寝室成员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卫生。大学生抽烟现象颇为严重,抽烟行为屡禁不止,52.73%的同学对抽烟行为极其反感,对于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极为愤慨。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道德观方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问卷中 “您如何看待学生抽烟现象” ,44.75%的学生认为 “无所谓” 。

    “如果碰到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做” ,35%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部分学生基础文明差,在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选择上均存在矛盾和困惑。他们知行不一,言行分离,缺少具体的行动体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呈现出道德认知和行为不和谐现象。

    2.4 学习生活状况方面

    调查分析,大学生活让学生们充满生气,心情愉悦。他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要端正学习态度,钻研科学知识,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他们最期望在大学里得到过硬的专业技能。数据显示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在学习上,24.37%的同学学习动力不足,28.57%的同学学习目标模糊,17.44%的学生认为,读大学只是为了多一种人生历练。另外,很多同学不能正确对待网络问题,27.31%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达20小时以上。54.84%的学生上网只是为了休闲、娱乐。除了生活费,学习用品开支外,日常开销多为娱乐消费。

    3.1 责任落实不到位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奉行国家和教育部的管理教育理念,积极响应政策,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多数只停留在口号上,主体责任落实不实,实际行动不高效[3]。院校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创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育人队伍素质能力,但激励机制不健全,奖励制度不完善。从教师层面来看, “课程思政” 能很好地将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但 “课程思政” 建设并未实现专业课程和 “思政元素” 的有效统一。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生活环境舒适、和谐,得益于适时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学生的生活保障基本达标,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并未融入学生事务管理中,需进一步深入。

    3.2 自我学习不深入

    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忠实的践行者,思政课教师多以新理念新思想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积极推行新课标落地,但缺乏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交流,主动沟通意识不强,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实际结合不够。少数思政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强,运用新媒体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需要深入探索。专业教师学习贯彻 “课程思政” 教育理念,大力推行课堂改革,建设 “思政课程” ,由于部分教师对学科与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了解不充分,所以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还不深入,有时在课堂上牵强地加入一些 “思政元素” ,显然偏离了 “课程思政” 的育人根本。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普遍陷于繁杂、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理论学习不足,总结提炼不够,理论素养难以提升。

    3.3 成长环境不健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的品行修养,为人处世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调研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孤儿、单亲、离异家庭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学生成长环境不健全、不稳定,心理负担较重,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甚至,部分学生因家庭变故无法正常完成学业,选择辍学,早早担负起家庭重任,这都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3.4 功能发挥不充分

    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校社团活动以常规类为主,形式化、流程化特点突出,活动相对简单、孤立,与学生成长内在关联不明显,社团组织如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思考的还不够,活动育人内涵需进一步挖掘。

    3.5 教育过程不完备

    高职院校全面推进 “三全育人” 工作实施,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全过程育人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式,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思政教育队伍缺乏科学的全过程育人数据,不能精准把握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特点,教育针对性不强,育人效果不明显。

    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要继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 “三全育人” 。

    4.1 继续提高认识,多方面 “动” 起来

    高校要革新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首先让管理干部 “动” 起来,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次,让专业教师 “动” 起来, “课程思政” 建设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强化 “课程思政” 建设队伍,真正实现 “课程思政” 的有效统一。再者,让后勤保障、服务人员 “动” 起来。学校后勤服务人员与学生接触密切,要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的工作理念,听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难,全力做好学生后勤保障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服务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4.2 加强队伍建设,各角色 “硬” 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4],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要 “硬” 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做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与时俱进,宣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打造精彩的 “思政” 课堂,用真理的力量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民族情愫,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辅导员队伍要 “硬” 起来。辅导员是学生最亲密的人,要注重和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个人状况,关心学生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成长烦恼。辅导员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勤学勤思,增加教育理论知识储备,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宗旨,严以律己,用行动践行影响学生。三是专业课教师要 “硬” 起来。专业教师应以 “课程思政” 建设为契机,加强与思想政治课教师沟通,与辅导员深入交流,从学生工作中找切入点,将学生工作实践融入课堂。让 “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有机融合。

    4.3 改善教育环境,全范围 “好” 起来

    人的素养的形成是依靠环境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环境为载体,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首先家校联动,让成长环境 “好” 起来。大学生涉世不深,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营造良好家风。学校精心设计家校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建立家校联系渠道,让学生信息更对称,增强教育针对性、时效性。其次师生共建,让校园环境 “好” 起来。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需人人参与。社团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导师作用,注重社团活动的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用社团建设打造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打造 “文化课堂” ,让校园文化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宿舍,让校园充满文化,让文化熏陶学生。

    4.4 创新教育手段,全过程 “活” 起来

    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涯共三年,学校要把握住学生在校的成长阶段,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收集、采用教育大数据,构建学生群体特征库,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成长全过程 “活” 起来。第一要抓好学生的 “新生” 阶段,让入学教育 “活” 起来。新生阶段,学生初到大学校园,一切都很陌生,也很新鲜,他们对校园实践活动没那么抵触,人际关系处理上懂得克制和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求职欲望强烈,入学教育除常规的校史校情、校园文化、校纪校规等教育内容外,还可以把校园自媒体平台使用、校园大数据平台使用等内容纳入进来,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第二把握学生的 “醒悟” 阶段,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活” 起来。大二阶段,可以称为是学生的 “醒悟” 阶段。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习模式,有的学生基本明确了学习目标,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但也有的学生迷失自我,虚度光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挖掘有文化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规范学生管理和服务,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第三要抓住学生的就业阶段,让就业指导 “活” 起来。大三学年,学生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实习就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的就业指导有机融合。将国家方针政策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时事新闻热点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帮助学生强化明辨是非能力,积极了解社会。将正确价值观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 高职 状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