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当代油画的“陌生化”方式

    时间:2023-06-11 21:15: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邓欣捷

    “陌生化”并不是一类绘画流派,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实现创新的手段。“陌生化”的运用在当代油画创作中更为广泛,许多艺术家为了丰富作品的画面内容,增强画面的新颖感,都会在油画创作中营造出“陌生化”效果,将新颖的创作视角与油画创作相结合,摆脱传统作画习惯的束缚,由此探索出属于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

    “陌生化”这一观念是由20 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创始人之一的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陌生化”起初是一个文学概念,“陌生化”又由“反常化”“奇异化”延伸演变而来,意思为“使感到陌生的、不熟悉的”。

    在创作中,欣赏者对使用常规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来的作品,很难表现出感动的一面。所以,艺术家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非常规的表现形式,增强作品的独特性,由此维持欣赏者对作品的新鲜感。而“陌生化”的运用也是这个目的。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实际上就是艺术家采用创造性的手法,使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传统事物相区别,这种手法使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也能有新的感受。“陌生化”方式带给欣赏者陌生、惊讶感受的同时,又让人们驻足欣赏,细细品味作品的魅力。

    在油画创作中,作者往往通过重塑、拼贴、解构等创造性的表现手段达到视觉上的陌生感,让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下感受到陌生。

    在源远流长的美术史长河中,有关于“陌生化”的创作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印象派时期。19 世纪后期的法国,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家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反对官方传统的酱油色调,蔑视学院派的绘画规则,不再一味死板地追求形体、空间、透视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画室写生被摒弃,他们主张写生,在大自然中进行创作,在乡村、田野、草地、海边中运用大胆的色彩和鲜明的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在这一时期创作中,“陌生化”手法就已表现出来,画家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在画面中大胆创新,挑战欣赏者的传统习惯。

    在探寻色彩的表现力方面,荷兰画家凡·高也有着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众所周知,19 世纪末的西方艺术界曾普遍认为:作为自然事物基本属性之一的色彩并不具备独立表现的价值,仅是构图和画面的点缀而已。但是,凡·高却没有与这样的观点达成一致。凡·高认为色彩于色彩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最早表现在他的代表作之一《吃土豆的人》中。他曾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发现色彩自身就表达了某种东西,比如说,我要描绘一幅满树黄叶的秋天景色,假如我把它看作是各种层次黄色间的协调,那么,我所使用的黄色和树叶的黄色是否完全一致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这没有什么关系……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有力地表现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已。”凡·高认为客观对象本身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创作中,艺术家本身想要传递的情感及如何传递情感。

    到了20 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社会步伐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审美需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带有当代形式的艺术流派开始涌现出来,它们反对传统的绘画观念,对新观念发起挑战,从而推动当代艺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创新。而“陌生化”方式的运用在此时此刻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陌生化”的使用方式也由无意识走向了自觉的状态。

    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马赛尔·杜尚的作品《泉》不仅刺激着观众的思维和感受,还将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自己主观的加工处理,它的反传统性和玩味性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大脑。而这件作品的“陌生化”表现在熟悉的事物上,赋予其超过原物本身的观念。

    在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画面中会将普通熟悉的事物扭曲变形,并将一些毫无关联的物体重构、组合在一起,向欣赏者表达出荒诞、离奇、疯狂的感受。在他的创作中,那些我们熟悉的物体变得陌生,打破了我们对事物的传统认知。他的代表作品有《记忆的永恒》《一条安达鲁狗》《内战的预兆》。在《记忆的永恒》中,钟表随意拉长的放置在一旁,失去了它固有的硬度。平台上放置了原本应向上生长的树,及破碎的脸融入沙滩上。这一系列不符合逻辑的物体组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我们的惯性思维。

    “陌生化”的特点在许多表现主义画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作品《呐喊》中,艺术家爱德华·蒙克展现出了一幅诡异、荒诞、恐怖的画面,描绘出了一个带有漫画风格的扭曲面孔,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产生恐惧、尖叫的人。作者运用精心的构图技巧,使观赏者身临其境。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格奥尔格·巴塞利兹的作品看似一场恶作剧一般,但当观赏者细细品读时,仍然能从“头脚颠倒的人物”形象中,发现作者独有而深刻的表现力。

    在美术史的众多流派中,“陌生化”的表现效果在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绘画中是最为显著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图像的“陌生化”,在创作中通过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营造出奇怪、荒诞的画面氛围,这些事物的重组是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的,是具有陌生感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各种影像、图案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方式。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一批当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仅仅在画架上作画。新兴的创作方式开始出现,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等,但这也不意味着架上绘画的消亡。仍然有大批的艺术家推崇着架上绘画,只是不再拘泥于老式的创作习惯,开始尝试探索创造出新奇的画面效果。这样的思考方式在中国被大批的艺术家所沿用,如方力钧、毛旭辉、曾浩、岳敏君等,他们在作品创作中表达了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运用了图像转化的手法吸引着欣赏者的注意,让我们感受到视觉上陌生的同时,对作品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艺术家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方式和方法表现客观世界,而是更为深入地从创作观念入手,不再重复照抄西方艺术,而是将创作观念与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历史相结合。如何从表现着手洞察出本质,是艺术家更加关注的问题。此时此刻,在中国当代油画中“陌生化”的体现更为深刻。

    方力钧,出生于河北邯郸,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他的“光头”。在他的创作自述中曾提到,早期选用光头这一形象符号就是源于自己,目的是使自己的画面产生辨识度。在他的创作初期,一组太行山农民的素描沿用了光头形象。方力钧刻意将农民的头发去掉,这时候光头只是艺术家本能表达叛逆的形象。后来他将农村题材转入城市,发现普通人也可以是光头,如婴儿、犯人等,因此光头不一定局限于叛逆,因此,他将光头的背景置于蓝天白云之下。于是,光头形象便不再是一种个体,而属于一类人,变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用泼皮调侃的方式表现对现实的无聊感。

    岳敏君,出生于东北大庆油田,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岳敏君把“笑脸”作为一种具有荒诞感的符号形象。这个咧嘴而笑的形象嘴尤其大,占了半张脸的位置,露出两排数量众多而十分整齐的小门牙,并被广告画一样的粉色皮肤衬托得雪白、怪诞而恐怖。他有意地重复复制这一形象,利用其暧昧的文化关系制造艺术商品化的价值。岳敏君20岁时曾经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作,繁复的劳作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枷锁。为了表达这种空洞无聊,成为画家后的他试图通过一种极端化的重复行为来传达观念,消耗其意义。岳敏君把日常生活中的无聊碎片、白日做梦或名画中幻想情景的人物统统替换成无数个“自己”。画面中的常规叙事也因此被重构打断,一样的形象同时同地出现却无前后的逻辑承接关系,这种时空不但是错位的而且是混乱的,也使荒诞变成了画面最直接的感受。

    (一)“陌生化”是实现绘画语言“个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艺术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审美的提升,对绘画语言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绘画语言的“个性化”是艺术家独有的标志。而“陌生化”的运用有利于“个性化”的生成。艺术家可将自己内在情感表现在创作中,脱离传统构图、惯性思维及作画习惯。由此可见,“陌生化”的运用无论是对创作者而言还是欣赏者的角度来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陌生化”方式运用于油画创作中,不仅仅在事物的形体、空间、色彩等绘画形式中推翻传统的绘画习惯,还能够引导艺术家在实践探索中寻求出新的形式语言,在语言探索中不断推陈出新。

    (二)“陌生化”效果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搭起一座互动的桥梁

    “陌生化”的手法运用在油画创作中,有利于打破观赏者的固有思维,从而使其得到启发。“陌生化”手法构架起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绘画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造出来的”。简而言之,欣赏者在走进作品之前都会经历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通俗来讲,当我们走进一幅作品时,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陌生的感觉,这样才会触发我们的探索欲,想进一步去了解它。在我们了解之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最初的陌生感就会在我们心中消散。在此面对这幅作品时,它所独有的形式与内容会让我们有习以为常的感觉。所以,艺术家在创作初期使用“陌生化”的手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方式能使一幅作品在观赏者面前重新恢复新鲜感与陌生感。艺术家需要在创作中打破传统绘画中的局限性,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触发欣赏者观赏的冲动,使其体会到“陌生化”手法带来的趣味与蕴意。

    艺术家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在创作中寻找更多的创作手法,在不断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由此创作出更多具有“陌生化”效果的作品。

    惯性思维无时无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下。在日常生活中,惯性思维会使我们变得麻木,忽视对象特征,使之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看来,要想让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被观赏者感受到,艺术家就需要在创作时把握这一心理。艺术作品的呈现需要欣赏者从惯性思维中脱离出来,并以此唤起对欣赏对象的审美感受力。而“陌生化”的手段正是一种唤起人们对身边事物兴趣并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

    一些过于平淡的、普通的、静止的事物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新奇、怪异的事物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而“陌生化”的运用正是把熟悉变得陌生的方法。

    艺术家应在油画创作中充分应用“陌生化”这一手段进行艺术实践,不断总结归纳,提炼自身的绘画语言、创作能力及审美素养,通过创作实践,创新自己的油画创作手法。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最大魅力,而在创新的基础上,突出创造的独特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过去熟悉的手段、技法、观点已无法触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艺术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审美的过程。在创作中,艺术家必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且又不同于他人的绘画技巧,由此“陌生化”在这其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是创新,“陌生化”的手法无疑对创作出有别于传统样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方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运用“陌生化”的方式与原始素材相结合,有利于自身油画创作形式语言不断推陈出新。“陌生化”方式促使艺术家使用新的表现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从而推动新艺术风格的转变。

    猜你喜欢 欣赏者陌生化油画 一张油画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22年9期)2022-11-03留出想象的空白名家名作(2021年11期)2021-12-15油画《塬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6-05油画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5期)2020-05-25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4期)2019-07-12《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岁月长又长》(油画)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景德镇陶瓷(2016年5期)2016-11-30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考试周刊(2016年26期)2016-05-26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2期)2014-04-12

    推荐访问:陌生化 油画 当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