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路线探讨

    时间:2023-06-09 09:55: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王有的

    (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配电线路一般采用过电流保护,由于配电线路长度有限,阻抗沿线路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地点发生短路的短路电流值相差不大,只通过电流整定级差很难实现分级保护,若是通过时间上的配合实现选择性,由于保护动作延时过长,将导致短路电流与电压骤降长时间存在,会加重对电力设备和敏感负荷的伤害。因此,利用各级保护之间的通信实现电流保护配合,解决保护速动性与选择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综合了继电保护、配电终端单元(DTU 或FTU)遥控、通信的智能馈线自动化(FA)模式便应运而生。

    按照FA 的实现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①就地型。即基于配电终端处理当地测量信息的就地控制方式。②集中型。即基于主站的集中控制方式。通过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配合,借助通信手段进行故障处理。③分布型。基于相关配电终端间交换实时数据的分布型智能控制方式,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进行故障处理。

    1.1 电压时间型FA故障处理过程

    (1)如图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10 kV 带联络开环运行线路,变电站出线断路器CB1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延时0.2 s),两次重合闸;
    线路FS1-FS4开关及联络开关LS 为电压时间型自动化负荷开关;
    分段断路器FB1电流速断保护0 s 动作,不具备电压时间型功能,仅起到分段作用,当故障点位于FB1负荷侧时,能减少约1/2的停电范围。

    图1 电压时间型FA线路接线

    (2)若K 点发生短路故障,CB1检测到故障电流,保护动作CB1第一次跳闸,如图2所示。

    图2 出线断路器第一次跳闸

    (3)LS 左侧所有电压时间型开关失压而分闸,LS 单侧失压而启动计时器倒计时。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时间型开关失压分闸

    (4)CB1 第一次跳闸后1 s,第一次重合闸,将电送到FS1电源侧。如图4所示。

    图4 出线断路器第一次重合闸

    (5)FS1得压后延时7 s合闸,将电送到FS2电源侧。如图5所示。

    图5 第一级电压时型开关得压延时合闸

    (6)FS2得压后延时7 s合闸,将电送到FS3电源侧。如图6所示。若是瞬时性故障,则合闸成功,下游开关继续执行得压延时合闸,送电至LS 左侧,LS 两侧得压,复归一侧失压后合闸计时,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图6 第二级电压时间型开关得压延时合闸

    (7)若是永久性故障,因FS2合到故障点,CB1第二次保护动作跳闸。如图7所示。

    图7 出线断路器第二次跳闸

    (8)FS1、FS2因失压再次分闸。FS2因合闸后Y(短)时间内失压而闭锁合闸;
    FS3因瞬时加压而闭锁合闸,自此,完成故障的定位与隔离。如图8所示。

    图8 故障点定位与隔离

    (9)CB1 第一次跳闸延时5 s 后第二次重合闸,恢复CB1至FS1间非故障线路供电。如图9所示。

    图9 出线断路器第二次重合闸

    (10)FS1得压后延时7 s 合闸,恢复FS1至FS2之间非故障段供电。如图10所示。

    图10 各级电压时间型开关依次得压延时合闸

    (11)LS 因单侧失压启动计时器,计时到后合闸,FS4得压后合闸,由联络电源供电至故障点下游非故障区段负荷。如图11所示。自此,完成故障处理全过程。

    图11 联络开关合闸转供电

    1.2 电压时间型FA特点

    通过以上故障处理过程分析,电压时间型FA 是一种无通信通道的FA 模式,各开关之间无信息交互,动作逻辑简单,建设成本低;
    不依赖于主站系统,也不需要通信系统支持。

    其也有一定局限性:①配电线路运行改变后,需对终端逻辑定值进行调整;
    ②发生故障时,需要通过开关逐个按顺序依次重合来加以恢复,故障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时间长;
    ③依靠故障上游断路器的重合器切除故障,停电范围大。

    2.1 基本的集中型FA故障处理过程

    (1)如图12所示,以馈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为例,各馈线开关配置过电流保护,只传信号到FA 主站,配电主站具备集中型FA 功能,FA 启动条件设置为分闸加保护,系统不断监听故障信号,判断故障信号是否满足启动条件。

    图12 集中型FA线路接线

    (2)当K 点发生故障,出线断路器CB1 保护动作第一次跳闸。主站收到CB1 分闸信号和FS1、FS2、FS3及FS4电流保护动作信号,启动FA 程序。如图13所示。

    图13 FA程序的启动

    (3)CB1延时第一次重合闸,若是瞬时故障,则CB1 重合成功。一定延时后,主站收到FS1、FS2、FS3及FS4过电流保护动作信号,进行故障处理计算,推出FA 方案窗口,故障定位为FS4与FS5之间线路发生瞬时故障,同时推出相关单线图,对故障分段进行着色显示(图中以粗线显示)。如图14所示。

    图14 线路瞬时故障定位

    (4)若是永久性故障,则CB1重合不成功,第二次跳闸。主站收到FS1、FS2、FS3 及FS4 过电流保护动作信号,进行故障处理计算,推出FA 方案窗口,故障定位为FS4与FS5之间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同时推出相关单线图,对故障分段进行着色显示(图中以粗线显示)。给出故障隔离方案为断开FS4与FS5两台开关,恢复故障点上游供电的方案是合上CB1,恢复故障点下游供电的方案是合上LS。如图15所示。

    图15 永久性故障定位

    (5)主站向DTU2 及DTU3 下发分闸命令,对FS4及FS5执行分闸操作。然后主站向CB1下发合闸命令,CB1合闸。如图16所示。

    图16 故障隔离和故障点上游恢复供电

    (6)故障隔离成功后,主站向DUT4下发合闸命令,对LS 执行合闸操作,故障点下游非故障区域实行转供电。如图17所示。

    图17 故障点下游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2.2 集中型FA特点

    通过以上故障处理过程分析,集中型FA 是通过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及时切除故障,配电主站借助通信系统搜集配电终端上送的信息(过电流动作信号),综合判断故障区域,推出FA 方案,给出隔离故障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案,由主站向各配电终端发出分闸、合闸指令,从而完成故障的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全过程。

    3.1 缓动型(馈线开关配置负荷开关)故障处理过程

    (1)假设图18所示的K 点发生故障。

    图18 缓动型分布式FA线路接线

    (2)CB1 检测到故障电流后保护跳闸。如图19所示。

    图19 出线断路器第一次跳闸

    (3)之后CB1进行一次重合闸,若是瞬时性故障,则线路恢得正常供电。如图20所示。

    图20 出线断路器第一次重合闸

    (4)若是永久性故障,CB1再次检测到有故障电流,DTU2及DTU3检测到FS1、FS2、FS3及FS4流过故障电流,DTU4 与DTU5 没有检测到故障电流。CB1再次合闸到故障点上,保护再次跳闸。如图21所示。

    图21 出线断路器第二次跳闸

    (5)通过DTU 间的信道,各DTU 对等信息交互后,DTU3得知FS4检测到故障电流而FS5没有检测到故障电流,判定故障在FS4与FS5之间。DTU3发出分闸指令跳开FS4,并组播“FS4 隔离跳闸”;
    DTU4发出分闸指令跳开FS5,并组播“FS5隔离跳闸”。自此,完成故障的定位与隔离,FS4与FS5闭锁合闸。如图22所示。

    图22 故障定位与隔离

    (6)DTU1、DTU5收到“FS4隔离跳闸”和“FS5隔离跳闸”,DTU1 向CB1 发出合闸指令,DTU5 向LS 发出合闸指令,CB1及LS 执行合闸操作,恢复故障点上游及下游非故障区供电。如图23所示。

    图23 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3.2 速动型(馈线开关配置断路器)故障处理过程

    与缓动型相比,速动型由于馈线开关采用断路器,可以一步到位由馈线断路器直接切除故障,同步完成故障定位与隔离,变电站出线断路器无需设定重合闸,详尽的故障处理过程不再赘述。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①速动型技术方案可以一次直接跳开故障点两侧开关,变电站出线无需跳闸;
    ②对配电网不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免去了保护整定时间的设置和配合;
    ③故障隔离速度快,0.2 s 内故障定位,数秒级内隔离故障与恢复供电。

    3.3 技术特点对比

    综上所述,就地智能型FA、集中型FA 和分布智能型FA 三种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动作逻辑等方面技术特点各有优劣,表1从故障定位及隔离、通信方式要求、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进一步熟悉各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以便依据供电可靠性、一次网架水平、一次设备水平、通信条件、用电负荷等级、投资规模及升级发展前景等条件选择符合当地电网条件的技术先进、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配网自动化技术路线方案。详见表1。

    表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FA)技术方案对比表

    总之,传统配电线路采用的过电流保护措施因为保护动作延时过长,使得保护效果不佳。本文中对就地智能型FA、集中型FA 和分布智能型FA 三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三者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三种方案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猜你喜欢 出线重合合闸 基于ATP-EMTP的330 kV空载线路非同期合闸过电压研究青海电力(2021年2期)2021-07-21330 kV空载线路非同期合闸过电压的研究农村电气化(2021年7期)2021-07-19出发场咽喉区兼作编尾牵出线的场间联系方案铁道通信信号(2020年5期)2020-09-21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柜烧毁故障分析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改善无锡昌盛高防开关合闸电路缩短变电所送电时间科技视界(2015年18期)2015-12-30浅析重合闸电气世界(2009年7期)2009-08-2835kV开关合闸控制回路的改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期)2009-02-18表针重合资本市场(2008年8期)2008-10-30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重合点的判定方法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年2期)2008-03-24

    推荐访问:路线 探讨 自动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