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例

    时间:2023-06-08 08:30: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曾翰颖,霍 英

    (韶关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同时强调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思政教育与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有关,对应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马哲、社论等课程,对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少教师都感到疑惑和畏难,对此教育部在《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并提出了两个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育人和育才相统一[1]。

    首先是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与要求,通过简单的“贴标签”方式,在专业教学中生硬地加入思政内容,这种方法既破坏原有课程的连贯与统一,同时也会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其次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随着整个社会各方面日趋专业化,专业技能的作用日趋凸显,但也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担心。随着学习、就业等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在育才的同时,如何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育人工作,是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

    此外,笔者认为,除了这两个“统一”外,还应实现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明确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针对不同学科,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1]。如对于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可在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既要面对由于学科差异带来的问题,也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恢复知识的统一图景

    学科分类是近代出现的,在此之前只有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甚至还包括了哲学,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借助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试图以不同物种之间的分类方法来探讨政府的结构形式[2]。自然科学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因此揭示这个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质及其规律,就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内容。这当中蕴藏着对宇宙机械化的假定,复杂对象可解构为部分的组合来阐释和理解,还原论成为了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但在简化与还原的过程中整体被割裂了,知识的统一图景遭到破坏,人们被限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观察世界。当学科专业与经济生产形成更为直接紧密的关联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被培养成了纯粹的技术工作者,忽视了人应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机体,而非冰冷僵硬的“螺丝钉”,以及其对自我、国家与人类社会的责任。

    在专业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试图恢复这个被割裂的知识统一图景,马克思说:“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3]在专业教育中要引入更多的交叉学科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能以更多元和广阔的眼光来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自己。

    (二)弥合二分的事实与价值

    由于研究对象与方法,自然科学更关注收敛性结果,相对事实,价值往往会退居次要地位甚至遭到忽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数字理性的客观判断,逐渐取代了基于认知主体的价值判断,但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不存在科学研究需要的独立数据,因为要将研究活动与独立数据分离开来是异常困难的,数据是活动的产品,是科学文化的人造物,知识就其本性来说,是一项集体创造,它建立在我们社会情境之中,依照着先例和习惯,科学理性因而不再具有完全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而必须被视为一种浸透着传统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再是等待被发现的事实,而是融入了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4]。

    在专业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要试图弥合这种二分的事实与价值,实现两者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让学生不仅能坚持“是与否”的客观判断,还要关注“对与错”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体现在工程技术伦理上,避免个体仅为了寻求知识突破而将人类社会置于危险当中,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流转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与成本,放大了这种潜在的危险;
    同时也体现在个体对自我、对族群、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应承担的责任,并为人类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寻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问题的出现,“社会原子化”即为其中之一。这个最早由齐美尔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中间组织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联结机制,它的解体或缺失引发的社会危机,如个体孤独、无序互动、道德解体、人际疏离等[5];
    在信息时代,这种“原子化”的现象则日益严重,网络带来的“平权”机制,让人们将生活中错落的“差序”关系,都降级为网络世界中毫无二致的联系,而在貌似无时无刻地联结中,人又感觉到越来越孤独[6]。

    信息技术带来的困扰早有伏笔,将“信息”一词作为科学术语使用的第一人,心理学家哈特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要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用“纯粹的物理量”来度量信息[7];
    到了香农,“熵”这个在热力学中代表着混乱与无序的概念,被拿来用以消除信号传递中的不确定性[8]。原本蕴含在信源里的复合化,经过概率的精确计算,只剩下独立于接收者的客观信号,日常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冗余”,在现代通信中遭到了削减甚至剔除,而与之一并消失的还有对价值与意义而言至关重要的丰富、深刻与多元[9-10]。

    学科壁垒是许多专业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障碍,尤其是理工科,因为自然科学追求的是收敛性,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来趋近某一个确定的结果;
    人文社会科学则追求发散性,根据历史数据假设各种不同的可能,探寻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情境中呈现的不同意义,但二者最后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即人类未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要以知识的统一图景为导向,引入跨学科内容,让学生能从更恢宏的视角来认知世界、理解社会和看待自己,强化他们的联结思维和群体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趣,培养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塑造更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

    为进一步说明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笔者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例展开论述。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由若干门课程组成,旨在通过对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等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信息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有一个概览式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可通过对比、泛化、引申、联结、综合等方式,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这种融入可以是直接式的,将思政元素作为专业主干内容的补充;
    也可以是专题式的,借助某个专业综合知识点,将价值教育贯穿其中。无论哪种方式,都应避免出现“两张皮”的问题,笔者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例,阐述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一)知识的溯源

    通过探寻知识的脉络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尤其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成就,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宏大的知识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情怀。以算法为例,除引入《九章算术》的中国元素之外,还可以在更具体的知识点层面也采用这种方法,如算法中的“穷举法”,将“百元买百鸡”的案例,替换为更具民族特色的“韩信点兵”,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我国的文化知识,实现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又如讲授机器人时,可引入《列子·汤问》中的典故“偃师献技”,既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还通过“废其心,则口不能言;
    废其肝,则目不能视;
    废其肾,则足不能步”,让他们了解早期的结构化与系统化思想。

    (二)关联的发掘

    这种关联可以是同质内容的类比与引申,如“信息茧房”[10]。这个在信息时代日益凸显的问题,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密不可分,在讲授这部分专业知识时可提出“信息茧房”的相关内容,探讨其成因与危害,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数据带来的利与弊,反思和探寻更合理的技术使用方式,塑造正确的技术观与人生观。也可以是异质结构的泛化与联结,如讲解信息熵的概念时,可引入有关熵增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个体生命、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必然会从有序走向无序,理解学习和创新对个体乃至整个族群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更为积极奋进的学习观、生命观和世界观。

    (三)动机的追问

    自然科学中有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问题,即工程伦理,尤其在信息时代,借助网络,个体行为会被级联的迅速扩散与放大,让价值教育变得迫切而不可或缺。工程伦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术或者职业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遵从上,更要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出发,追问知识背后的思想脉络,洞悉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探求人技共存模式下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技术的开发、传播和应用上做出更审慎的选择。如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可通过回顾发展历史,更好了解技术背后的哲思,以社会信息学为例,其脱胎于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生物学,还可追溯到牛顿力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正是早期信息技术获得的成功,让人们对“技术决定论”寄予厚望,试图借此来获取社会发展的秘钥。但这种憧憬却随着不断遭受挫折而幻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或许并不具有某种超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应将其嵌入到人类社会的历史背景中去加以思考;
    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与复合的,同时又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一起推动着人类历史进程。正是在这种对动机的追问中,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技术观与世界观。

    为更好阐述相关的思路与做法,笔者通过几个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目标是针对整个课程群,而不是要求在单一课程中对这些目标实现全覆盖[1]。

    (一)二进制与国家、民族认同感

    二进制是1697年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来的[11],许多人会将其与我国的《易经》联系起来,因为二者在表达形式与变易规则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如可将《易经》的阴爻和阳爻,与二进制中的0和1对应起来,而在《易传·系辞上传》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又与二进制的进位规则高度重合。而与二进制相比,我国的《易经》早出现了几千年。

    通过这个对比,学生一方面能从多个视角来学习和理解二进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符合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另一方面也增进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伟大智慧,提升了对于族群的认同感。亨廷顿曾指出,人类冲突的根源将会从意识形态转向文化文明,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又加速了这个相互碰撞的进程[12]。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学生的族群认同感变得迫切而重要,在专业课程中适时引入传统文化知识,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文化的自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也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网络科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在计算机学科中,网络通常指的是通信网络,但这只是众多网络形态中的一种,还有许多其他的网络,如食物链、族谱、交通电力网等。因此一些节点按照某种联系而形成的结构就可称之为网络,而这个结构可通过汉字“网”很好地体现出来。

    通过介绍网络的一般化定义,引出了汉字“网”及其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并阐述这些知识对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在增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还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伦理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未来许多工作都会按照某种预先制订的规则来自动执行,因此个体针对局部所制订的行为策略,可能会给整体带来全局性的巨大影响,如无人驾驶。麻省理工学院曾开发了一个“道德 机 器”模 型(https://www.moralmachine.net/hl/zh),在假定无人驾驶的汽车制动失灵的情况下,要求测试者针对不同场景来决定预先处置规则,如道路前方一侧是老人,另一侧是孩子,那么测试者必须做出选择,是让这台失控的汽车撞向老人还是孩子,然后不断引入新的道路因素,如老人是正常通行,而小孩则存在着违章行为,或者道路上还有孕妇、乞丐等,通过一系列场景测试,获得测试者的“道德偏好”。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讲授了开发智能系统需要的相关知识,还介绍“道德困境”背后的各种价值取向,如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的义务论等[14],如此一来,学生就能通过虚构的应用场景,在两难的困境中去思考,何为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又该如何做出取舍,让他们在未来应用科技成果时,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后果,并在涉及生存、权利与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做出更审慎的选择。

    (四)信息与生命教育

    信息学之父香农把信息定义为确定性的增加,或者是不确定性的减少,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即信息熵。信息熵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说到,虽然人类是以物质为基础,却是依赖负熵而活[15]。这里的负熵指的是生命系统要不断从外部获取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否则就会慢慢陷入死寂。因此,塑造学生基于信息论的生命观,既契合时代发展对于终身学习的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同时也能让他们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看待生命。

    进一步的,还可提出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在DIKW(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简称DIKW)模型中,信息是嵌入了背景意义的数据,通过结构化和再加工才能成为知识[16];
    智慧与知识、信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智慧是“做对的事”,知识和信息只是“把事情做对”,而对与错则涉及价值的判断。因此归根结底,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专业教育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满足了社会对于效率不知餍足的追求,同时也极大地推动科技与文明的进步,但也让人们忽视了个体的人与社会一样,是有机的、统一的涌现系统,无论是对个体生命,还是对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仅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在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成才与成人之间的鸿沟在拉大,不仅给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隐患,也让许多人丧失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不再只是强化意识形态的管道,而教师也要改变将课程思政当成是思政课程外延和补充的错误观念,扭转在专业教育中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实践不够的局面,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与根本任务,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与造福人类社会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推荐访问:为例 基础教育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