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及途径探析

    时间:2023-06-07 19:05: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王 亭,康传勇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作为我国先民与疾病斗争千年来的经验总结,从原始社会的口口相传,到纸张问世后得到文字记录,其中许多药方也是被沿用至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但近代以来,中医药文化遭受的质疑、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好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天然药物开始风靡全球,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也进入新纪元。然而,新时代的发展也使得多元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医学生不得不面对不同的冲击,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不深刻,中医药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无法在实践中熟练应用,也就谈不上对中医药文化的发扬与创新了。因此,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如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将中医药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进而塑造其人文精神,提升其职业素养,最终培养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是一个值得上下求索的问题。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但无论东方教育或是西方教育,都清楚的认识到,教和育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但育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学生掌握的可能只是一项技能,无关乎思想品德,也无关乎个人修养。自古以来,东方教育就重视对学生品德、情操、人格的培养,笃行“人文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温文尔雅、进退有度、孝顺父母、友爱手足的“君子”。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技术的学习,而是加入了医学人文教育,这也与医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有道是“医者仁心”,就是说医务工作者应该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对医务工作者个人品格的要求。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责任,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转变思路,将重心由传统医学教育转移到医学人文教育中,在人才培养中突破传统医学教育的束缚,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长远来看,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人才需求方面更倾向于应用型、技术型、潜力型高素质人才,医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可靠的专业技能,更应对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有所涉猎,成为一名高素质医学人才。

    中医药学中所包含的人文传统一直是其他学科所不可企及的,尤其是其表现出的人文元素,完全符合医学人文教育的需求,故医学院校可以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待开发的资源,将其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之中,完成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中医药文化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

    传统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独有的特色文化,不仅是千百年来医学经验的总结,更是融入了对生命的关怀,对人间的大爱,也正是如此,医者一直被认为是最有人情味的职业,而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古代的名医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不是医术精湛的同时,又胸怀天下,悲悯世人,正是世人所推崇的大医风范,也是当代医学生应该学习的优良品质。在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中,人文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如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而他将两部著作均以“千金”冠名,即《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后世一般称为《千金方》。可见,孙思邈认为人命重逾千金,时刻将人的生命放在最高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另外,中医药学还强调“德”的作用,认为“失德”使人的身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疾病也因此产生。而这也与中国人所注重的“德”的培养不谋而合,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医学人文教育中有所欠缺的,将中医药学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完成个人品格的塑造。

    (二)中医药文化能够规范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对于医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极高,古代名医对于医者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均有自己的见解,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对医者在为人、处世、行医、治学、个人修养、风度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规范,也使得人们惯常认为,医者就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事实上,中国古代名医也确实在亲身践行着这些标准,就如我们所熟知的东汉名医张仲景,虽为世家子弟出身,却能够在动乱之中感念百姓生活之艰辛,虽然在朝为官,却没有放弃普通百姓中的患者,受到制度的限制,不能如寻常医者一般进出民宅,接触普通百姓,但若不与百姓接触,又如何为百姓诊病呢?为此,张仲景在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入衙门,他则在大堂之上逐一进行问诊,这也是“坐堂医生”的由来。无论是张仲景又或是李时珍,这些中国古代名医都具备济世救人的职业准则、不为名利的高尚情操、一心赴治的职业态度、谦逊有礼的仪表风度、躬亲实践的治学精神及诚实重道的思想修养,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当代医学生应该学习并发扬的,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中,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医学生成为真正有医德的医学人才,为他们的医学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医药文化能够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东方教育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在现代教育中虽然强调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也绝不是建立在忽视人文教育之上的,尤其是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人文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医学生誓言说到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将生命健康交托到医者手中,就注定了医者需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仅靠出色的专业技能就可以的,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生命的尊重。人文教育实质上是对人性的塑造,通过教育激发人性中善与美的部分,遏制人性中恶与丑的部分,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完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社会价值得到体现。而古代医学家则认为,在学医之前,首先需要“立德”,也就是先学做人,再学行医,在学会为人、学会处事的基础上,再学习医学知识与技术,才能担得起“医者”二字。正如张仲景因怜悯百姓走上行医之路,李时珍坚定“人定胜天”钻研医学,是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他们在行医济世的同时进行医学研究,使得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此外,中医药学至先秦发展至今,古代名医学者均很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他们无一不是通读五经、通晓古今,在文学、哲学、艺术、天文等方面均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之下,医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形成人文精神,在今后的医学生涯中不断提升自我。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中,需要医学院校现在详细解读之后,采取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式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帮助医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达成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增加传统中医药文化基础课程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风靡,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背景下,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许多中药制剂也被证实对新冠有治疗效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中医药知识的教授已不应再局限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医学生,让每一名医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中医药知识,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其次,在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也不再局限于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而是尽可能涉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联,实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开设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传统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内含的知识更是不计其数,而每一名医学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医学院校可以精选一些呼声较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由专业导师执教,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选择修读,有了兴趣爱好的推动,医学生们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更高,参与度也更高,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老师的职能也由授课者向引导者转变,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三)转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授课方式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医学院校应对人才模式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也应有所创新,若仍旧像过去一样照本宣科,不断重复课本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惰性就显现出来,学习更像是完成任务,对教学质量无益。在进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授时,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灌输性的面授课程,而是改为引导性的课程,例如播放一些中医名家的看诊视频、传统中药的炮制过程等,也可以引入一定比例的临床实践。再者,利用新媒体这一渠道,在校园论坛、微信、贴吧等平台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且发起一些关于中医药知识的理性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思考,从而打破中医药知识传授的固定模式。

    (四)开展中医药特色主题活动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内,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让医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医药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中医药文化为主旨,开展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完成中医药文化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例如,医学院校组织师生聆听中医药文化专题报告会,开展中医药主题读书会,或是利用微信、微博等可以实现推送功能的平台,以科普文章形式帮助医学生了解某些艰涩、生僻的中医药知识。

    (五)设立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社团

    社团文化是高校中的一抹亮丽风景线,也是学生们最能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组织建设一些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社团,例如中药社、太极社等,医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接触更多的中医药知识。而且,大学生社团也能够将拥有相同爱好的学生汇聚在一起,他们之间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交流沟通也更为顺畅,在日常活动中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在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心得,也便于学校聘请一些相关专家进行统一的指导。

    (六)组织传统中医药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能够是医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在与患者的接触中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社会资源,由院团委牵头,与当地企业、社区等建立联系,开展“进社区”“三下乡”“进企业”类型的活动,开展志愿服务、义诊等,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正确认知社会,在与患者的接触中,能够对患者产生同情心,并且关爱患者,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体味出生命的意义与真谛,进而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在面向社会的医疗服务中,医学生认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早日掌握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鼓励学生开展中医药知识相关的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亟待培养的能力之一,医学院校可以将中医药知识的传授与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开展一些与中医药知识有关的创业活动,例如制作中药香囊、中药面膜,或是开设中医推拿、针灸治疗馆,让学生们将学习到的中医药知识应用于实践,感受中医药知识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八)营造传统中医药文化校园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医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自然会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应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中,以中医药特色校训、校风、校园活动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学生,还可以在校内建设中医药文化展示基地,通过中医药文化环境的塑造,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

    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有数千年历史,除了系统的医学理论外,也体现了中医对人文素养的追求,这与我们强调的人文教育几乎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中既有必要性,又有时代赋予的迫切性。在医患矛盾逐渐显现的今天,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医学生定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身的职业使命与社会价值,才能够符合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医者医学院校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运动精品(2022年3期)2022-08-12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潍坊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11-20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12期)2021-01-26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我是医者草原歌声(2020年1期)2020-07-25非常医者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0年3期)2020-06-09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推荐访问:探析 中医药 融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