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伐檀》的劳动号子属性及其英译研究——兼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典籍跨文化传播策略

    时间:2023-01-17 11:10: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魏绪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典籍,又称“古籍”,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和载体。典籍外译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民族文化活力的强弱可用外译典籍的占比来量化。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的语言,典籍英译是典籍跨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

    在中华元典《诗经》中,《伐檀》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罕有其匹”[1]。然而在《诗经》英译研究中,《伐檀》却被严重边缘化,连做论据的机会都很少。自2001年胡庚申在第三届亚洲翻译论坛上提出术语“生态翻译学”以来,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各类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在看到生态翻译学所取得的成绩时,更应该注意当下生态翻译学在实践运用方面的不足”[2]。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这两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本文拟剖析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于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可行性,并对《伐檀》的英译策略加以探讨。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3]。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学说为指导,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生态翻译学把翻译过程理解为一个涉及译者、译本、译入文化及译出文化的生态融合过程,每个要素和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翻译过程,翻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更多地体现了语言、交际、文化的整体互动和融合。

    在方法论层面,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归结为“三维”转换:语言维考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否适应性地选择转换语言形式;
    文化维考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较好地传递与阐释双语文化内涵;
    交际维考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较好地体现两种语言的交际效果。

    在评价标准层面,生态翻译学构建了一个“三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的多元翻译质量测评体系,进一步强调了交际维的选择与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推动翻译教学实现“跨文化、跨学科”改革,培养学生开阔的翻译视野、语篇意识和综合文化修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理想的翻译应该既是一种文字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的介绍,还是一种思想的阐述。这种三位一体的任务很重,在实施这个任务时译者还必须考虑目的语国的接受性问题。”[4]这已在国内典籍英译史中得到证明,并预示了生态翻译学的广阔前景。

    如今,“纵观近年来中国典籍翻译作品,真正‘走出去’的还比较有限。多数译本仅用作国内读者语言学习或学术研究的资料,而国外读者能见到的数量、种类以及接受度等都不甚理想。”[5]以生态翻译学理论审视,这一现象证实了翻译的确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读古代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他们的作品。”[6]这就是中国汉学界著名的“知人论世”传统,对于典籍外译同样有效。在典籍英译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文化差异:“中国人积极主动地译介西方文化至今已持续百余年,而西方人对中国开始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就是中国经济崛起的这二三十年。”[7]以英译《伐檀》为例。回顾《伐檀》的“知人论世”史,不能不涉及其“二千余年纷纷无定解”的“题旨(即歌者身份和所咏之事)之争”,据统计[8]至今已先后出现刺贪说、美君子先事后食说、贤者不遇明主说、奴隶反抗剥削说,抨击新兴地主说、美伐术造车技工说、敬老说、情歌说等多种阐释。译者不同、观点不同、翻译目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其译文不为国外读者喜闻乐见,对《伐檀》的“走出去”构成障碍。

    以“知人论世”的传统审视,《诗经》是“其体为诗,其用为经”的非纯文学作品,要全面翻译,就不能不兼顾其体、用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诗经》翻译的生态环境过于“严酷”,将《诗经》作为纯文学、纯诗歌翻译成了“社会文化发展动力内化为译者的理性选择”,《诗经》在英美国家,“几乎变成了英语诗歌文学;
    其与当代英美诗歌所不同的只是它有异国风情,且散发着古典的芳香。”并且“折射到我国文学研究领域之后,竟引发了恢复《诗经》文学面貌的一场文学运动,以致于今天在我国读者和研究者的眼里,《诗经》已是普通的诗歌文学了。”[9]

    让中国典籍易于被西方读者接受,并不意味着译者需要总是屈从西方的阅读习惯,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共生、互动互补,最终达到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目的[10]。而生态翻译学提出的“三维”转换方法论,重点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为促进典籍跨文化传播拓宽了视角。

    跨文化交际的最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典籍英译可以说是发生在中国古文化与英语国家当代文化之间的“超级”跨文化交际,要让前者的精神进入后者的思想体系,译者先要找到二者间的契合点,逐渐使之通过英语读者主体的认同,最终得到接受和吸收。中西文化交流存在的“时间差”和“语言差”,决定了“超级”跨文化认同在语言维与文化维层面较难实现。但在把转换选择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维后,契合点就出现了,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其行为具有交际性。原作者在创作原文本时,必定带有某种交际意图”[11]。这种交际意图必然会通过原文本的属性有所体现,无论古今中外皆不会因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改变。事实上,《诗经》能够被译成“英语诗歌文学”,是因为译者在诗(而不是“经”)这个层面上契合了英语读者的交际意图。换言之,《诗经》走出国门,是其交际维而非语言维或文化维发挥了作用的结果。而《伐檀》真正的文本属性并不是“阳春白雪”类型的诗,时下《伐檀》在《诗经》英译研究中被严重边缘化,未必不是文本属性翻译错位的结果。

    1. 《伐檀》的文本属性是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也叫“号子”,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重体力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调解情绪而唱的一种民间歌谣,也是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久的精神和艺术之花。据考证[12],在我国,原始时代的初民们凡合作“举重”,必唱“劝力之歌”。这个“劝力之歌”就是之后的劳动号子。

    众所周知,《诗经》也是《歌经》,其核心部分“十五国风”中的诗篇基本都是从民间歌谣中“采”来的,虽说采诗官会做一些后期加工,但创作的主体肯定是劳动人民。有道是“劳者歌其事”,劳动号子被“采风”在所难免。不过,多数“国风之歌”尽管都是“一唱三叹”(一个人唱歌,三个人相和,唱词内容只有少量改变),与我们今天了解到的劳动号子很相似,但只能算作田间呼喊而不是劳动号子,因为都是《诗经》中最常见的四言诗,旋律平稳,“劝力”不宜。相比之下,位列《国风·魏风》第六首的《伐檀》却是一首典型的劳动号子。除同样具有“一唱三叹”风格外,作为《诗经》中极个别的以杂言为主干的诗,《伐檀》给人的印象一贯是铿锵有力,节奏跌宕,非常适合集体“举重”时吟唱。此外,《伐檀》也是《诗经》中“兮”字使用比例最高的诗。关于“兮”字的由来,学术界尚有一定争议[13],只说它是我国古代反映民间外露感情的语助词(并因此视《伐檀》为《诗经》中最富感情色彩的诗篇)。考虑到《吕氏春秋》有“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12]的记载,笔者认为“兮”字或许就是“邪许”的书面语写法。

    当然,《伐檀》的文本内容才是其劳动号子属性的最有力证据,也是让前文所述的“题旨之争”得以拨云见日的关键“利器”。今天的国人看来很愿意接受“主旋律观点”,即《伐檀》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因为读出了“伐木的奴隶们想到自己终日劳累不堪,还吃不饱穿不暖,可那其些不劳而获的奴隶主们,却占有大量财富,过着寄生生活,于是发出愤怒的控诉”的感觉。确实,《伐檀》也是《诗经》中为数不多的语境明晰、内容简单的佳作,如果不能确定它遇到过如白居易那样青睐通俗化诗风的采诗官的话,我们大可相信原诗是由“没文化”的奴隶在互相“劝力”时“迭代”出的“下里巴人”艺术。

    为自圆其说,笔者试原创了“劳动号子”版的《伐檀》译文:

    乒乒乓乓/齐伐檀啊,棵棵放倒/抬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啊。不播种来/不收割啊,为何禾捆/您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啊,为何你庭院/悬猪獾啊?那些君子/大老爷啊,可不白白/吃闲饭啊!

    伐倒檀树/做车辐啊,抬到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啊。不播种来/不收割啊,为何禾捆/全归您啊?不冬狩来/不夜猎啊,为何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君子/大老爷啊,可不白白/肚吃圆啊!

    伐倒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抬到/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啊,为何禾捆/您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啊,为何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君子/大老爷啊,可不白白/吃荤腥啊!

    2. 基于劳动号子属性的《伐檀》英译策略

    确认了劳动号子是《伐檀》的文本属性,就真正找到了《伐檀》与英语读者的“交际维契合点”:英语国家也许没有劳动号子这样的表述,但类似的艺术创作肯定有,至少有考证[14]指出,布鲁斯乐就源自美国黑奴集体劳作时自创的“号子”;
    英语读者也许不了解“檀、辐、轮、干、侧、漘、廛、亿、囷、貆、特、鹑、涟、直、沦、漪、兮”以及“君子”等古中国文化专有项,以及“河水清且涟(直、沦)漪”所代表的“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的中国式修辞法,但绝不可能对“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喊号子”的劳作场景和奴隶制度下尖锐的社会矛盾感到陌生。

    如此一来,《伐檀》的英译策略便呼之欲出了:首先,英译标题应能够第一时间帮助英语读者快速领会全诗的题旨及劳动号子属性;
    其次,劳动号子重在“接地气”,大俗就是大雅,译文不需要太在意“音、形、意”的翻译美学实现;
    再次,对文中可能引起歧义的古中国文化元素应尽量做归化翻译,甚至可考虑转换为英国读者更为熟悉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
    最后,一“兮”到底(也可以说是“一韵到底”)且富感情色彩突出了原文作为劳动号子的属性,译文中应尽量体现。

    以下是据此所做的拙译,限于篇幅,不作译析。得当与否,愿就教于方家:

    BluesofWorkingChineseSlaves

    Alas we chop the pines arduously,

    And carry the wood sweatingly,

    Along rivers rippling limpidly.

    We cultivate rice husbandly,

    Why do you grab harvest mercilessly?

    We hunt in forests difficultly,

    Why do you hold our beasts triumphantly?

    So kingdom’s ruled wrongfully,

    Somebody can idle shamelessly.

    Alas we cut the wood arduously,

    And pile the slabs sweatingly,

    Aside rivers streaming limpidly.

    We cultivate cereal husbandly,

    Why do you grab harvest mercilessly?

    We shoot in mountains difficultly,

    Why do you hold our fowls triumphantly?

    So kingdom’s ruled wrongfully,

    Somebody can live shamelessly.

    Alas we carve the wood arduously,

    And place the wheels sweatingly,

    At rivers streaming limpidly.

    We cultivate wheat husbandly,

    Why do you grab our harvest mercilessly?

    We fish in rivers difficultly,

    Why do you hold our catches triumphantly?

    So kingdom’s ruled wrongfully,

    Somebody can govern shamelessly

    “典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的许多方面,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路径,若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译者和研究者就必须具备开拓的精神与能力。”[15]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以期从根本上突破当前中国典籍难以真正“走出去”的困境。将生态翻译学理论运用于《诗经》外译,尤其是将《伐檀》还原为劳动号子后进行英译,当是对此所做的努力诠释。

    猜你喜欢 典籍号子英译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5期)2022-07-23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金桥(2021年4期)2021-05-21我家的“号子”作文·小学低年级(2020年12期)2020-02-24“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2期)2014-04-12长江8号漫画月刊·哈版(2009年9期)2009-11-25

    推荐访问:号子 典籍 视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