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军校青年学员入学入伍体能训练阶段多发性足背痛研究

    时间:2023-01-15 22:5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叶 伟

    根据2019版《军队院校教学大纲》要求,军校青年学员入学入伍军事基础训练周期为8周,而体能训练是其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开设于前6周,共60学时,30次课,其目的是打牢学员基础体能,为四年一体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奠定基础[1][2]。通过对2015~2018级青年学员入学入伍阶段体能教学训练的预研调查发现,学员在无骨折、无开放伤、无软组织撕裂伤的情况下,足部疼痛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主要表现为中足背部区域疼痛(以下简称“足背痛”),此疼痛情况严重影响人体直立下的各种运动表现,包括体能、队列、战术、战备、野外行军等训练的正常参与,从而降低了整个军事基础训练的质效。课题组经谷歌学术、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Springer link等科学文献全文数据库查阅,将 “足背痛”、“足背疼”与“训练”关键词合并搜索,结果显示,自1980年以来,鲜有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对多发性“足背痛”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实验、分析与对比,旨在为科学化进行入学入伍体能训练、军事基础训练提供对策与建议。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多发性“足背痛”为研究对象,选取某军校2019级青年学员12个教学班751人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2个教学班为实验组,每班分别58人、63人,共计121人;
    10个班对照组,每班55~70人不等,共计630人,均为男性,年龄16~19岁,实验组身高均值为1.74米,体重均值为65.06kg,对照组身高均值为1.75米,体重均值为65.89kg,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基本信息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自制主观疼痛量表,调查各教学班学员疼痛的发生部位、既往损伤史、体能水平、疲劳程度、主观认为可能发生的原因等,并逐日记录足背痛发生情况及相关要素,通过实时追踪调查、课堂教学反馈等研究其诱发机制。

    1.2.2 实验法

    根据前期预研结果,研究假设军校青年学员入学入伍体能训练阶段多发性足背痛与足弓功能性塌陷高度相关。因此,实验法主要是对实验组进行足弓力量训练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教学训练。通过训练干预并对比分析可能原因,实证干预训练对足背痛预防、改善的合理性,为科学实施体能训练、有序编排课程计划、提升军事训练成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

    (1)实验流程

    首先对受试者进行前测,采集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采用主观疼痛量表采集受试者足背痛的基本情况,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足弓力量训练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教学训练。每周日采集受试者足背痛数据,探索足弓力量训练干预对改善军校青年学员足背痛的效果及可能机理。

    (2)干预训练时间和频率

    运动干预方案遵循科学性、安全性、针对性等原则,根据前期预研结果,重点加强足弓力量训练,综合考虑入学入伍训练期间实操练习课程多、训练时间长、运动总体负荷量大及学员易疲劳的实际,在不增加额外训练时间的情况下,于基础体能训练课内组织实施干预训练。

    根据课表统一计划,实验组、对照组根据班次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实施。分组后各组基础体能课时间均安排在7/8或9/10节,每次2学时,时间周期为前6周,课程频率为1~2天/次不等。

    (3)干预训练内容与负荷

    课题组将维持足弓的两条重要肌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的方法主要进行等长训练、向心训练两种,器材主要选择迷你弹力带及徒手(反向)抗阻,训练内容与负荷如表2所示。同时,训练总时间控制在每次15~20分钟之间,在训练间歇或非必要时刻,尽可能减少人体直立状态时间,以坐位方式为主。

    表2 训练干预内容与负荷

    1.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25.0数据分析软件包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第1至第6周的足背痛情况进行频数、均值统计;
    在第3周、第6周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足背痛发生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定为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实证损伤发生相关机制及对策措施科学性、有效性。

    2.1 足背痛调查结果

    2.1.1 总体发生率

    根据自制主观疼痛量表统计数据表明,在6周结束时,对照组出现足背痛的样本数总数为179例,其中多发性足背痛171例,非多发性足背痛8例。在出现的多发性足背痛样本中,不同的个案表现出疼痛程度的差异性,与健侧相比,足弓塌陷程度越高,疼痛分值越高。

    如表3所示,足背痛由训练第1周后期开始发生,在6周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照组每周的总体发生率(%)分别是1.11、10.57、18.01、24.52、25.47、25.36,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且均小于9.93%,但不能完全消除。

    表3 多发性足背痛在前6周整体发生率

    2.1.2 不同阶段发生率

    根据统计数据,可将足背痛发生整体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前3周、后3周,第一阶段为线性上升期,两个组峰值均出现在第3周,对照组各教学班发生率为13.43%~25.76%不等,均值为18.0;
    实验组发生率分别为10.34%、9.52%,均值为9.93%;
    第二阶段为平稳期,两个组总体变化率小,对照组各教学班发生率为15.52%~31.43%不等,均值为25.36%,实验组发生率分别为6.90%、9.52%,均值为8.21%,如表4所示。

    表4 实验组、对照组两个阶段足背痛发生率

    2.2 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对比结果

    在足背痛发生的2个阶段,均抽取最后1周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第3、6周发生率(%)是9.93±0.58、8.21±1.85,对照组第3、6周发生率(%)是18.01±3.64、25.36±4.46。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足背痛第3周有显著性降低(P=0.013<0.05)、第6周有显著性降低(P=0.0003<0.01),表明实验组经训练干预,与对照组传统训练模式相比,其足背痛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说明足弓力量训练对预防、降低足背痛发生、改善足弓塌陷程度、利于足弓功能恢复呈高度正相关。

    3.1 青年学员入学入伍训练阶段生理特点

    能够高考录取至军校的学员都是16岁以上的优秀青年,大部分年龄在16~19岁,此年龄段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各项体能素质指标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从现实来看,体能素质并不乐观,以单杠引体向上为例,该校2018级青年学员入学时能完成5个以上引体向上的比例为22.4%[3],与之相比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17、18、19岁男性青少年引体向上平均值为4.2、4.5、4.8个[4],说明考入军校的优秀青年学员力量素质相对国民整体而言,上肢及躯干力量不足。结合他们日常的学习特点,可推断其下肢力量也比较薄弱,据统计,该校2018级新入学青年学员完成3000米及以上距离考核者不足60%。以上说明军校新入学的青年学员,在高考的学业压力下,身体大负荷运动量不足,体能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薄弱,其可能的原因是“两点一线”,久坐少动。

    根据以上学员力量素质薄弱的客观事实,通过梳理统计多发性足背痛的发生率,结合文献资料查询,表明近年出现的多发性“足背痛”是当代16~19岁优秀青年在入学入伍体能训练阶段训练损伤新的高发性问题,应引起军政基础训练组训者的重视。

    3.2 多发性足背痛与足弓塌陷之间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足弓是由所有跗骨和跖骨被坚强韧带、肌腱连接而形成的拱形结构,由内侧纵弓、外侧纵弓、横弓三个部分组成[5],其中内侧纵弓是足部吸震的主要结构。在直立静止时,内侧纵弓的高度主要由非肌肉组织所支撑,包括韧带、关节及重要的足底筋膜。足底筋膜担任弹力带的角色,在支撑内侧纵弓高度的同时也支撑体重。而在运动中,除了韧带、关节及足底筋膜外,足弓高度还需要依靠肌肉的收缩来维持,其中最主要的两条肌肉就是胫骨前肌、胫骨后肌,他们就像吊桥的两根铁索一样将足弓提拉支撑。

    青年学员由高中阶段进入入学入伍的军事基础训练阶段,身体姿势由久坐变为久直立,包括站、走、跑等姿势,加之身体运动负荷突然上升,且运动时间为每周6个训练日,每天10学时,其负荷与高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主要表现为:直立静止时,学员下肢对维持纵弓的韧带、关节及重要的足底筋膜承担垂直压力和受到的牵拉力时间长,疲劳程度高,导致非肌肉组织难以支撑足纵弓高度,还会随之出现距骨内旋及足部外翻。同时,在各种直立状态下的身体运动中,维持足弓的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因力量弱、运动时间长,可能导致无法动态维持足纵弓高度。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本研究认为,当维持足纵弓的肌肉与非肌肉组织因受到过度负荷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足纵弓塌陷,而当足纵弓塌陷时,足横弓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加之跗骨、跖骨、趾骨关节多而小,关节的连接相对稳定性差,随着身体支撑及运动时间的延长,更易诱发关节序列之间的紊乱,导致支撑状态下的功能性失衡,出现足背痛。其具体特征为:无骨折、无开放伤、无软组织撕裂伤,是一种足部功能性失衡,患侧与健侧相比足弓存在不同程度塌陷,距骨内旋及足部外翻,中足背部区域在身体直立或直立下运动时疼痛。通过实时追踪调查、课堂教学反馈得知,在6周阶段内,有13例样本尽管会出现疼痛,但在本周期内疼痛会自行消失;
    有7例样本在以周为单位的阶段内表现为疼痛消失或反复状态;
    足背痛发生后,整体表现为疼痛有减轻或加重,但不会消失。表明样本之间体能水平特别是下肢足部力量存在差异,疼痛会消失,可能的原因是该部分样本下肢及足部力量水平相对较好,能很快适应长时间、多课目的军事基础训练。

    3.3 多发性足背痛发生的外部因素

    由以上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合该阶段训练、生活的特点,造成足背痛诱发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训练科目多。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体能训练,还有队列、行军拉练、单兵战术、战备、行军拉练等,这些课程对提升军人体能、技能等具有重要作用,但不一例外对刚刚进入军营的学员而言,身体运动负荷大,表现为身体直立时间、运动时间长,由课程排列可知,学员每日室外训练时间达6小时以上;
    二是课程编排紧。因周学时的整体安排,除必要的政治教育、条令学习等,每天的实操训练课程较多,特别是当体能与队列、野外行军等课程连续编排时,加剧增加人体直立情况下的身体运动负荷,进一步诱发足背痛。三是训练休息短。该训练阶段,不仅有身体上的训练,也有为促进作风养成、培塑坚强意志的心理性训练,通常以长时间的持续性身体训练为手段,而这些练习多是站立进行,造成单次训练对下肢足弓支撑负荷过大,训练间歇和休息时间变短。

    多发性足背痛在青年学员入学入伍体能训练阶段高发,是一种无骨折、无开放伤、无软组织撕裂伤的足部功能性失衡,患侧与健侧相比足弓存在不同程度塌陷,距骨内旋及足部外翻,中足背部区域在身体直立或直立下的运动时疼痛。多发性足背痛诱发的功能性足弓塌陷,其内源性因素是维持足弓韧带、关节、足底筋膜承受垂直方向的应力负荷过大,以及动态维持足弓的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等肌群力量薄弱;
    外源性因素是训练内容多、课程编排紧、训练休息短等,造成直立姿势下的足弓支撑负荷过大,加剧诱发足背痛;
    持续系统进行以胫骨前肌、胫骨后肌为主的足弓力量练习,是预防足背痛、改善足弓塌陷、提升体能训练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应适当增加训练中的休息时间,并以坐等方式减少对足弓来自垂直方向的应力也是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背痛足弓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1期)2022-03-23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1期)2022-02-12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祝您健康(2022年1期)2022-01-10背痛, 你需要 了解更多科学之谜(2020年4期)2020-06-19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意林·全彩Color(2018年9期)2018-10-12异常足弓男童的静态平衡能力与足底压力特征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1期)2018-05-23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体育科学(2018年4期)2018-05-03不同项目足弓形态特点及其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关系体育科研(2017年2期)2017-07-19后背痛怎么办大家健康(2016年4期)2016-12-23选跑鞋,先测足弓家庭医药(2016年1期)2016-01-20

    推荐访问:背痛 入伍 军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