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弹性理念的皖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时间:2022-12-09 15:2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宋炳良张亚娜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皖南区域作为安徽省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战略蓬勃发展的先行区域,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不断调整和变化的今天,乡村景观规划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乡村传统的景观规划逐渐显露不足,并呈现出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而面对外部变化及影响,弹性理念主张更多地做出对不确定性与适应性的考虑,这对于缓解乡村景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长远的效果。

    1.1 弹性理念概述

    “弹性”一词最初是物理定义,是指造成物体产生变化的外力撤去以后,变形物体恢复其本来的形状以及尺寸的能力[1]。1973年,弹性发展思想首次由霍林引进于生态学,主要是指生态系统所具备自我修复的一种能力。随后在2003年被引入城市规划领域,近年来,弹性思想逐渐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中,面对外界变化、干扰,弹性思想主张更多地开展环境与适应性的考虑。在乡村景观规划中,逐渐突破早期可持续性规划思想中静态的观点,并提出弹性方法对于解决农村景观的复杂环境和动态问题具有重大的价值[2]。弹性理念强调乡村景观在面临自然灾难、人为干预等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修缮能力,达到乡村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这对于缓解乡村景观开发进程中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开发项目之间的冲突具有较高的价值。

    1.2 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通常泛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群众聚集或相对散居的区域;
    而自然景观则主要来自于文化的领域,指的是由自然与人造景物相结合而组成,或在某些区域存在的天然景观[3]。余宁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认为乡村风景是一种包含了农业生产性景观、农村自然生态与乡村聚落景观等内涵的与城市人居生活密切有关的整体自然空间结构;
    王鹏则主张,乡村景观是“农民生活”和“农产品”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景象。乡村风景概念,普遍认为是以人工、天然和农耕生产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乡土建筑风景、农村自然群落风景布局,以及农村人文生活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田野风景。乡村景观对乡村旅游的形象塑造和发展至关重要。

    2.1 稳定乡村景观生态系统

    景观弹性的意义在于利用景观自身的恢复以及调整功能,人类能够在恶劣自然灾害出现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可以减少人以及自然环境双重压力背景下对乡村景观环境造成的破坏。弹性景观通过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将有利于维护农村生态系统,为保障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延续乡村自然景观所担负的稳定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责任[4]。

    2.2 提升场地综合效能

    弹性理念在满足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到空间设计的实用性。通过运用场地高差,整合景观设施,进行植物配置,让景观节点不只具备风景游憩的作用;
    将乡村河流驳岸以生态护坡的形式呈现,将台阶式护坡与种植池结合起来打造实用性空间;
    把乡村水体打造成可以用来涵养水源的生态“海绵体”;
    通过建造绿化长廊等乡村生态屏障,全方位营造乡村生态景观空间。

    2.3 促进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

    构建乡村弹性景观是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主要手段,从长远目标来看,能够应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当前随着人类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过去的传统设计可以短期内减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没有办法在长时间内改变自然环境现状。把“弹性景观”思想融入乡村景观规划中,以加强自然环境变迁间和人们活动条件的适应性。并利用人工手段,发掘土地天然潜能,把乡村经济发展以及当地特色人文自然环境相结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进乡村景观生态发展。

    皖南地区是指安徽长江以南的地区,面积约3.58万km2,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黄山6市,是目前我国最大最完好的古村落聚居地[5]。皖南山区乡村群山环绕、峰恋起伏,构成了“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家乡”的主要特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皖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迫切需要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步,乡村景观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生态环境承载过重,乡村景观抗干扰能力全面减弱

    皖南农村地区基于其中国水网空间特点,是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易受气候变迁影响的地方。近年来,中国水线生境破坏、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中国水质型缺水和雨洪调蓄功能失衡等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公众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农村生态网已成为农业系统中重要的环境调节器,通过链接由包括湖荡、河系、湿地公园、农林作物用地等中国水线生境组成的各类天然斑块,构成了可以有效抵御、吸收外界影响的绿色空间连接体。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工业化的影响,自然生态网络也遭到不同程度地开发建设,影响了边界的生态效率,环境镶嵌度、特异性逐渐变大,环境抗干扰能力也逐渐降低,乡村自然体系已无法抵御各种突然冲击以及慢性压力。

    3.2 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凸显,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日益下降

    大量的耕地、鱼塘、水果林、湖荡等,组成了整个皖南城乡系统中的主要控制区域,特有的水陆共生的环境网络有效保障了系统自身功能和与外界生物过程的相互传递、交互,这些城乡水网生态农林作物用地对于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系统的自维持能力等方面具有着决定性意义。但是,在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各类工程无序施工加快了皖南城乡水生态景观体系的发展,造成了城乡水环境系统结构、过程与能力的明显改变,自然资源严重透支、人居条件下降的状况日益严重,由于现阶段中国传统、刚性的设计方法以及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弹性设计运用的忽略,导致了水乡生态景观体系对干扰环境的缓冲和控制功能逐步下降。在此背景下,亟需引进弹性技术,增强乡村景观的恢复与再造意识。

    3.3 乡村环境吸引力不断减弱,景观规划设计的灵活应变能力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类要素在城乡地域范围内交叉结合、流转,乡村不再是为城市居民供应产品要素的依附地,从而也给皖南乡村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由于皖南区域的大量精细化发展空间产品,直接造成了大量包含传统水乡布局、民居民俗建筑等重要内容的传统人文符号的消失,乡村特有的公共空间设计与生活网络也逐步遭到破坏,农村历史文脉的断裂,村庄环境魅力逐渐减弱;
    由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空间规划,逐渐出现了“权力“独立性取代“权利”独立性的趋势,景观规划设计的灵活应变能力不足,村庄的主导地位缺失,大面积的乡村面貌建设逐渐脱离了实际需要,无法解决乡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安全等基本需要。

    4.1 规划设计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但是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容纳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其也是遵循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发展的。乡村景观系统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但也很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当规划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自然条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对大自然有敬畏的态度,遵循各种自然规律。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弹性作用,充分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利用,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还原甚至重建遭到损坏的景观系统,对空间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等。规划时要遵守自然发展进化规律,让各个系统相互辅助,从而增强内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1.2 整体性发展原则

    整体性发展包含基本内涵和特别内涵,基本内涵的意思是组成整体以及各个基本要素并不是单一出现的,是彼此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彼此约束形成一个系统的总体。而特别内涵就是与各单一基本要素对比,具备基本要素所缺乏的特性以及功用。但总体功能并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相加,只是各基本要素功能的简单凑合。乡村自然环境由地形、气象、水文、土质、植被等因素构成,如果某种因素出现变化,就必然会导致其它因素也出现相应改变。总的来说,各构成要素的各组成部分要相互综合融通,互相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共同形成特色的乡村景观,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特色文化的展示。

    4.2 规划设计策略

    4.2.1 多种功能相互协调

    乡村景观因其具有复杂的形态以及多样的变化,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到涉及的多种因素,需要考虑各种复杂的现象。多种功能可以混合起来使用,当受到外部变化时,某种功能会产生新的隐形功能,如乡村公园,在大多数时间是人们游憩、娱乐的好地方,人们可以在乡村公园里聊天、下棋以及跑步等,可是一旦有暴雨发生,乡村公园就成了雨水储存的地方,具备了雨水管理设施功能,因此在进行乡村公园设计时,娱乐设施一般会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区域,一旦有降雨发生,水就会通过地势高差流入较低的绿地中,进而补充地下水资源;
    将具有相关联系的各种功能区域构建成一个整体。通过不同等级的游憩道路把具有同种功能的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不同功能种类的游览线路,将周边环境以及各种绿地融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道路把展示区、休憩区、文化区、娱乐区等多功能区域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2.2 营造弹性空间

    基于空间弹性理念的景观设计要把空间功能的层次性放到重要地位,给未来留出弹性发展空间,从而最大程度增加后期景观营造的灵活性,并结合研究区域的空间维度,依据地域条件,研究不同功能下空间的使用情况。要想形成“弹性景观”,必须做到空间利用效果最优化,建立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态势。在道路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到道路的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
    水体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水体的观赏性,还应建设“海绵体”以应对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水位变动。在空间场地设计中增加让人们休闲游玩的赏景场所,以增加游人的参与度,并提供适应游人各种观光需要的景观节点,在考虑使用人群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划分,创建多元化使用场景,通过对空间边缘本身的弱化与柔和处理,以及边缘的刚性与柔性的组合设计营造多层次空间;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空间层次感的设计,使设计的景观空间即使在极度不良条件下,尽管减少部分功能,但也能够保持基本功能,从而构成四季有景可赏,随处有景可观的风景空间。进而创造出更加富有变化与创造力的景观空间,同时增加空间的整体性强度以及体验性。

    4.2.3 建立弹性管理体系

    弹性设计注重为后期的管理发展打造弹性空间,使乡村景观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并获得更持久的管理弹性空间。在对未来发展的预见中,通过弹性对策,可以增强信息系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注意追踪并持续弹性调节,使各个系统之间互动,以达到移动的平衡状态。当外界环境受影响时,信息系统自主调整回归后,才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当遇到外界相似干扰时,能明确应对方式。与此同时,也要将弹性方法运用到政策、规范等后期的管理实践中。应对未来的干扰时,必须强化过程式思维方式,对其进行分析;
    随着多层次的深入学习过程,要对在不确定性中的设计方式进行改变,进行向外延伸和反馈,让系统呈现自组织的良好状态;
    要对人们的教育、科普进行加强,使系统本身以及各层次的社会资源都灵活掌握调节机制。

    传统刚性的乡村景观规划没有满足新时代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严重威胁了中国乡村的生命力。弹性理念给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思维方法也由强调内在关联逐步转化为强调对城乡外部人力资源环境适应的系统思考。本文根据皖南地区所具有水网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试图构建一种相对全面系统的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并以此实现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皖南景观规划弹性 张 勤书画世界(2022年7期)2022-09-06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3期)2022-04-25为什么橡胶有弹性?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1年9期)2021-10-13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科技研究·理论版(2021年20期)2021-04-20《皖南印象》连云港文学(2020年6期)2020-03-17高效重塑肌肤弹性中国化妆品(2017年12期)2017-06-27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4期)2017-01-05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小康(2015年16期)2015-10-30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网球俱乐部(2009年13期)2009-11-23

    推荐访问:皖南 规划设计 弹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