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美育普及背景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18 21:5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陈锟 李书锐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进入新时代后,美育建设在高校全面素质教育建设中迎来了新征程,强化美育建设,助力高校学生美育素养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通过高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在培养高校学生美育素养的基础上,陶冶情操,使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可以为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路径。美术鉴赏课是渗透美育教育理念的一个关键路径,但现阶段美术鉴赏课教学理念、方法及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美术鉴赏课教学效果。此时有效融合美育教育思想,创新鉴赏课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美育”思想与观念开展美术鉴赏课教学活动期间,为了保证美育理念与思想可以完美地融入到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要对“美育”工作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形成深刻认知。如果教师不理解“美育”工作内涵,就无法很好地融入到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中。所谓的“美育”并不是美术教育,二者虽然表面上比较相似,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差异。美术教育本质上是一门美术课程教育的过程,主要教育目的是传授学生美术专业方面的知识、技术与技能等,以期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及弘扬美术文化。而“美育”一词最早是由蔡元培先生译出来的一个词语,主要是指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即在教育中融入美学之理,并对学生的感情进行陶冶,之后可以借助美育鞭策学生的行为,促使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美育本身是一个长期性、循序渐进性的教育过程,需要持续性渗透与融合“美育”的内涵与价值,进而推动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向“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转变。

    (一)弥补高校美育教育不足的有效路径

    美育本质上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构建特色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美育可以通俗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融入的关于美的思想与精神,可以起到陶冶人们情操,塑造良好品质的作用,同样可以起到文化育人、文化兴国的作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人生观教育的基础是美育,因为美育本质上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然而,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中存在比较突出的美育教育不足问题,如美育教育内容不足、教育方法不合理等问题非常突出。此时如果可以抓住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时机,将“美育”思想及观念有效融入到整门课程教学始终,那么可以有效弥补当下高校美育教育不足这一突出的问题。因为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本身的美育功能非常丰富,相应的美育教育内容、思想以及观念等也都渗透着美育教育方面的相关内涵,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素质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基于美术鉴赏课程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使全体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活动当中,对丰富高校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健全人格养成的作用非常突出。简言之,基于美术鉴赏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审美教育提供一个重要路径,其中丰富美育功能对提高美育教育效果有积极意义。比如,基于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高校学生本身的艺术品味,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吸收及挖掘前人的优秀技巧与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美术鉴赏课程知识,同时还能从中体会和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感受自然美与提升艺术素养等。

    (二)培养高校学生美术素养的必然要求

    当下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迅猛,高校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相关课程,美术素养培养也成为了当下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关系到高校学生美术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升。或者说,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融合美育教育方面的相关思想与观念,可以助力高校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丰富他们的美育功能。一方面,可以使高校学生具备扩散性思维。基于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其审美特性,锻炼他们自身的感知力。因为基于这种“视觉思维”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渗透美育思想与观念,保证学生在鉴赏课教学实践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比如,在赏析有关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高校学生需要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等一些有效性思维方式方法,对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智力发展等都有很大帮助。高校学生深入鉴赏相应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经过有效思考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美术知识,锻炼及发展了他们自身的扩散性与逻辑性思维,最终这些都可以内化为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另一方面,基于美育思想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渗透,也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表达能力进行完善、发展及提升。因为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可以使高校学生通过与人交流、自我分析等多样化方式对美术作品内在的情感与情绪进行深入挖掘,其中不乏一些美育思想与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可以抓住美术鉴赏课教学时机,有效地渗透美育思想,使学生体会及挖掘这些美术作品内在思想情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等美术综合能力,同样也可以在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美育意识。

    (一)立足美育目标分析美术鉴赏课的目标

    为了确保美育思想及内涵有效地融入到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首先对美育内涵及目标形成深刻认知。对当下的高校美术鉴赏课而言,可以划分成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所以为了顺利明确美术鉴赏课的目标,就需要对二者的差异性形成深刻认知,避免因为忽视了鉴赏课类型的划分而影响到后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果。因为从不同视角与角度开展分析,那么最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此时如果可以立足美育目标及其基本构成视角,开展深入分析及思考活动,那么就能够很好地确定鉴赏课教学目标。实际上,美术教育由“美术”与“教育”两部分构成。从美术视角来看,主要是指人类承担着对美术文化进行传承及发展的作用;
    从“教育”视角来看,主要是指美术鉴赏课的授课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向学生贯穿美术鉴赏课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保证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美术综合素质。而美术鉴赏课是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同社会上的美术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但是无论美术课程教学的类型如何不同,它们都会同学科专业性之间具有比较强的联系性,而公共课或专业课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达到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简言之,对美术鉴赏课教学而言,要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视角,通过高质量教学手段的运用,助力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确保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发展,同时可以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更高的审美能力。

    (二)明确美育视角下美术鉴赏课教学思路

    基于美育思想融入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标设计基础上,为了确保整个美术鉴赏课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对美育视角下的美术鉴赏课教学思路进行有效确定。从专业课视角出发,首先需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美术作品的流派、创作风格以及特色,学生可以经过上述的赏鉴美术作品活动之后,能做到准确描述国内外美术发展史,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借助专业美术术语与美术鉴赏法,从而深入开展美术赏鉴作品活动,期间要鼓励学生充分融入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观点,提高他们美术作品的赏鉴能力。伴随着高校学生美术赏鉴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步利用各种各样的赏鉴方法与技术对有关美术作品的关键信息进行搜集及分析,并且可以将他们融入到一些特定的文化情境氛围当中,从而高效地开展美术赏鉴活动,保证他们可以对美术与社会、自然等之间的关系形成深刻认知。在具体的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可以有计划地侧重激发高校学生自主表达自身对中外美术文化差异性的观点、看法及见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及尊重西方美术文化,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针对中西美术文化的差异而言,学生一般可以基于基本的美术赏鉴技术与方法对相关美术作品的内在差异性形成深刻认知,同时也可以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有效把控其中包含的内在思想情感,进而达到使学生热爱祖国,充分尊重多元世界美术文化的目的。最后可以结合上述融合美育思想与理念的美术赏鉴教学目标,针对专业课侧重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指导高校学生掌握专业的美术作品辨别和鉴赏技能,之后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美术作品来开展鉴赏交流活动。而公开课程的教学则更加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认知,培养他们对美术的良好情感,进而更好地提高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

    (一)基于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渗透“美育”思想

    作为美术鉴赏课教学基础,教学内容本身设计是否合理关系着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为了将“美育”思想完美地融入到鉴赏课教学实践当中,就必须要有计划地结合美术鉴赏课教学需求,有效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教学手段:

    1.合理选择授课内容

    鉴赏课教学中需要融入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尤其是要重点侧重工艺、建筑、雕刻,以及绘画等众多形式及类型的美术作品,同时还需要涵盖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艺术风格。在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上述这些美术鉴赏内容及视角出发,优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鉴赏教学作品,将这些作品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必须要通过持续性鉴赏高质量美术作品来形成,尤其是针对那些非美术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美术教师更加需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选择那些闻名于世,古今中外都耳熟能详的美术作品作为鉴赏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美术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优选美术作品,贯穿于美术鉴赏教学始终,保证可以更好地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这些美术鉴赏课知识,促进美育观念与思想更好地融入到鉴赏课教学始终。此外,在优选美术鉴赏教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本身创作背景、中心主题、艺术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保证可以使全体高校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美育题材进行有效挖掘,力求可以借助美术赏鉴课充分发挥美育教育功能。

    2.基于美术作品创作背景进行美育素材挖掘

    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期间,创作背景一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美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取材方式方法、自身的思想状态等等。在实际的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经过认真梳理以及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重点内容,他们本身是重要的授课内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美育素材。通过将它们有效融入到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与素质,以及影响他们自身的道德观与人生观。比如,针对《父亲》(罗中立)这一美术作品,其创作背景是大巴山的艰苦生活,创作来源是当地的一位掏大粪的农民,他们常年居住于厕所中,即便是过年的时候还要居住在厕所中,这种情形给了创作者罗中立极大的震撼。通过该作品的创作,教师如果想要将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特定符号展示给学生,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体会到艰苦岁月与生活条件造就“父亲”这一特定时代农民形象的时候,切实体会和感受到这幅作品中包含美的元素。

    3.基于美术作品艺术特征进行美育素材挖掘

    对任何一幅美术作品而言,其构成要素包括材料、色彩、构图、明暗以及线条等等,而这些美术构成要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融合了美的元素与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及风格的美术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的过程中要注意有计划地对这些关键要素进行深入挖掘,包括课前做好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之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手段,灵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从而指导学生深入地鉴赏相应的美术作品,对其中的艺术特征进行有效挖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认同与欣赏美,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比如,在《田园合奏》(乔尔乔内)这一幅作品中,创作者运用了丰富与和谐的色彩表达技法,也妙用了明暗转移的手段,展现出独特的风景特性,学生鉴赏这个作品时,一定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之美;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这一幅作品中应用了金字塔结构的构图方式,展现出了作品独特的音乐感、动律感等风格与美感,学生鉴赏这一作品时,能逐渐具备审美能力。

    (二)基于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渗透“美育”思想

    教学方式方法是影响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将“美育”思想融入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鉴赏课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在以往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一般主要采取灌输式授课模式,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抑制了学生内在的自学、自思和自探欲望,直接影响了“美育”思想融入鉴赏课教学效果。此时可以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及爱好,调动他们参与鉴赏课教学活动的兴趣,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法:

    1.讨论式教学法

    鉴赏课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参与审美创造的过程,以往侧重知识灌输的“填鸭式”教法,直接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此时可以创新融合“讨论式”教法,结合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难点,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及掌握其中包含的美育知识或者鉴赏课知识。比如,针对《蒙娜丽莎》这一美术作品而言,不同的高校学生会给出差异化的鉴赏结论,如有的学生会觉得画面人物非常漂亮,但是也有的人会觉得长相非常普通。此时教师可以抓住高校学生的这些想法,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同学们,你们觉得画面上的这位女性漂亮吗?为什么?”这一讨论话题,借此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同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美术作品鉴赏实践活动,针对作品中的色彩、创作背景与构图等创作要素,灵活地设计一些能否启发学生思维的互动话题,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助力学生高效学习美术赏鉴知识,同时促进他们审美品质顺利养成。

    2.情境式教学法

    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作品鉴赏效果,教师必须要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走进艺术家创作的时代与环境,学生如果能够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准确把控作品的内涵与主题思想。基于这一原则,可以结合美术鉴赏课教学需求,创新性的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如教师可以结合美术作品创作者自身的性格特征、生平事迹,以及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等进行生动讲述,也可以采取播放媒体视频的方式重现创作者创作情境,又或者可以借助“图片展示+背景乐创设” 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保证可以更好地指导高校学生开展鉴赏活动,使他们挖掘其中美的元素。比如,在《西斯廷天顶画》(米开朗基罗)这一幅美术作品中,教师实际授课时可以采取“口头讲授结合播放精彩视频片段”的授课方式,指导学生更好地体会创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日常生活情形,走进创作者内心世界当中,真实体会及感受到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美的思想与内涵,以及个人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品质等,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鉴赏作品效果,也可以促进他们审美素质发展。

    总之,美育普及背景下抓住美术鉴赏课教学时机来渗透美育思想,增强课程教学的美育功能是提高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基于美育思想开展美术鉴赏课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在明确美术鉴赏课教学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侧重鉴赏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科学制定教学方案,保证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同时完美地渗透美育思想,保证高校可以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高校学生美育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体育科技(2022年2期)2022-08-05“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中国德育(2022年11期)2022-06-17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国际商业技术(2022年4期)2022-04-21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广西教育·C版(2021年12期)2021-04-23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

    推荐访问:美育 教学研究 鉴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