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批判性思维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时间:2022-09-28 21:0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晓明

    摘要:国家注重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等优秀品质。其中,批判性思维为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应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学贵有疑,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科素养,也可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联系实际,分析批判性思维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一、何谓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通过一定标准对思维进行评价与改善,是建立在合理基础上的反向思维技能与倾向。批判性思维并无学科边界,鼓励存疑,打破常规并进行多角度思考,是创新的基础,能够体现人格、气质、思维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倾向有:(1)求真:秉持客观态度,求真务实,在所得答案违背个人原有观点或信念时坚持真理;(2)开放:兼收并蓄,尊重他人观点,避免主观臆断与个人偏见;(3)分析:将真凭实据作为依据开展思考与总结;(4)系统:怀有明确目的,有组织地思考与探究;(5)自信:当步骤全部科学合理时,坚持所得结论,相信理性分析;(6)求知:以获得知识为基本目的进行质疑与思考;(7)成熟:谨慎判断或暂不判断,在论据充分时得出结论,并及时修改;虚心接受多种解决方法,在欠缺全方位知识时,可得出权宜结论,但需随时调整。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误区

    1.缺乏理性

    批判性思维需建立在合理基础上,为科学存疑,并非所有知识都具有可批判性,如“默会知识”,只可在行动中进行观察与领会,在人类知识体系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可随意进行批判与质疑。如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失败,逐步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因此不应在此处使用反向思维,浪费时间与精力。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理清“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将其理解为“存疑”“质疑”或“否认”,致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理论时一律采取反对态度,影响授课进度。

    2.本末倒置

    批判性思维本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出疑问”,重点在于查阅资料、为自身怀疑寻找依据,并根据客观事实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在探寻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敢于提出疑问只是第一步,也是难度最低的一步,教师不应将其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本末倒置,使学生只提出疑问而不深入思考,无法真正获得知识技能、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

    1.营造民主氛围

    培养批判性思维必须有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作为基础保障,教师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整改,不将正误作为评价学生观点的唯一标准,当学生提出合理疑问或阐述观点、分享探索结果时,教师应耐心聆听,给予肯定,并适当进行补充。在教学初期,若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讲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态度,教师可使用启发点拨教育法,在关键点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学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时,可询问“日本、阿拉伯等国国情、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与中国有何不同”等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空间,避免固定答案对其思维限制,使学生敢于提出新观点,或從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适应该模式后,教师则可通过试错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打破“教师无懈可击”的固定思维,培养质疑的勇气。

    2.重视探究过程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先鼓励学生存疑、质疑,后带领学生完成完整的探究过程,并且保持理性态度,不可为批判而批判。如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红颜祸水”和 “国家气运是否只系于区区女子之身”这两个观点会打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正确判断唐朝衰亡与安史之乱、与杨贵妃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与更深层面了解史实,认清历史的多面性,培养理性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

    布兰德﹒布兰查德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进行实践性和思考性的判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论证,都能具备批判性的思维”。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准确分析与判断,并在一系列讨论和修正后得出最终结果,可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获得科学精神,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会将批判性思维精神带入生活、学习与工作,避免主观臆断与妄加揣测,在学术和做事等多方面都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成为高素质人才。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是最理想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

    五、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新课改对学生品质与能力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理念、方法、模式进行反思,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段晓丹. 初中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青岛大学,2019.

    [2]王娟. 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黄俊.基于初中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初探[J].华夏教师,2018(11):41.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9期)2016-12-05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向着“人”的方向迈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

    推荐访问:批判性 建构 素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