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打造重庆文艺精品的四点建议

    时间:2022-09-28 09:2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刘江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7年7月以来,重庆文艺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推出60余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大奖,1000余件作品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展演,成为重庆文艺精品力作最多、奖项含金量最高的时期之一。重庆市文艺精品的创作和发展是重庆城市文化的重要标识。它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实力的生动体现,更是一座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强市的重要支撑。

    一、打造重庆文艺精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成就时特别指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艺精品竞相绽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切实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任务,打造重庆文艺精品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对文化文艺工作认识不足

    近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文化文艺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但如何把“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转化成文化自觉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重经济轻文化。回顾重庆文艺,小说《红岩》、油画《父亲》、雕塑《收租院》等,都曾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对文化的投入十分有限,难以引进高端文化人才,除美术、戏剧、曲艺、杂技、诗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外,在全国引起轰动、体现重庆地域特色的高峰之作不多。二是重硬件轻软件。直辖以来,陆续建成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重庆大剧院等档次高、功能齐、投资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各区县相继建成文化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硬件设施,但对涉及打造文艺精品关键因素的人才、作品、活动等“软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大,致使文艺事业没能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三是重产业轻事业。一些部门和区县高度重视文旅产业,但存在重视旅游产业、忽视文化事业的现象,导致文化产业不“产”,文艺精品不“精”,文旅融合“合而不融”。

    (二)文艺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辈出是文艺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是推出更多文艺精品的关键。目前我市文艺人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层次拔尖人才缺乏。随着罗中立等一批老文艺家退居二线,在全国有影响的一流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青黄不接,有的传统艺术人才几近断代。二是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多数区县艺术门类不全、专业文艺人才短缺,队伍年龄结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三是地区之间文艺人才分布不平衡。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人才总量及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落后于主城和渝西地区,渝东北地区甚至出现明显滑坡现象。四是文艺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对本土文艺人才的培育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有利于文艺人才成长的环境。相关职能部门对青少年艺术教育重视不够。五是执着敬业精神欠缺。个别文艺工作者缺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三)文艺活动品牌有而不响

    近年来,重庆举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艺活动,为打造文艺精品搭建了平台。但在树立文艺活动特色品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活动少。近年来,除全国美展油画展、雕塑展在重庆举办外,在渝举办全国性文艺活动屈指可数,真正落户重庆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文艺活动更少。二是影响小。重庆举办的文艺活动数量较多、知名度低、影响不大,文艺品牌有而不响。三是经费不足。一些市级文艺院团的精品创作基本依靠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在推动剧目宣传营销、修改打磨、排练演出等方面较为困难。尤其是获奖精品,往往获奖后就束之高阁,无经费推广展演,与民共享。各市级文艺家协会经费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三年几近腰斩,区县文艺活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仅存的几家区县文艺院团也是苦苦支撑。

    (四)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打造文艺精品,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机制。一是文艺工作力量整合不够。区县文联组织机构不一,有的隶属文旅委、有的与宣传部合署办公、有的虽列入群团机关,实质仍属事业单位;活动场所、办公用房、工作经费紧张。区县作协除黔江和巫山是专业性人民团体,按参公单位管理外,其余均为社会组织。二是文艺创作组织化程度不够。全市文艺创作管理、主导单位多头化、板块化,功能交叉、职责含糊,导致有限的政府文艺资源和社会文艺资源割裂,无法集中力量抓创作。文艺创作组织工作缺乏统一的工作手段、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不同艺术门类间所获资源不平衡,难以均衡发展。三是缺乏科学发展规划。文艺创作存在较大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认真设计,缺少精心规划。个人创作多从喜好出发,缺乏科学引导。集体创作往往就事论事,缺少深度和高度。四是文艺作品出口狭窄。除消费性较强的文艺产品外,大量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作品甚至获奖作品缺乏相应的转化或展示渠道,严重影响文艺家创作热情。

    二、重庆市文艺精品打造的对策建议

    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嘉汇”源远流长,“三峡魂”雄阔壮美,“武陵风”绚丽多彩。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特征、中國气派、重庆韵味的精品力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庆市应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明确要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内涵,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演出全流程再造,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427F0DCD-0849-4BF6-9BD3-4381515DB5A4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构建良好的文艺生态体系

    打造文艺精品,不应仅仅追求硕果累累,更要下大气力培植“出精品、出人才”的文艺生态体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当今时代,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要将打造文艺精品与抓经济工作同等对待,从认识上、政策上等多方面给予关注和帮助,对文化的投入比例应当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同步。二是要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展示。文化只有蕴含在旅游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更大魅力,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会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事业,要围绕文化旅游定规划、围绕文化旅游建项目、围绕文化旅游布产业,真正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三是要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市场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相关部门要树立文化科学发展意识,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同等地位来看待,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支柱产业一起规划、协同发展。

    (二)加大培训培养力度,着力建设青蓝相继的文艺渝军

    一是实施“十百千万”文艺人才培育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十名左右文艺领军人物、百名左右知名文艺家、千名市级文艺骨干和万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二是建立名家工作室。将在专业上有较大潜力的中青年优秀文艺家,送入知名艺术院校培训。建立“当代文艺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目录,实施“名师带徒”,努力扶持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名家。邀请国内外文艺名家来渝开设“名家大讲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为优秀学徒举办研讨会、推介会等,为优秀文艺人才搭建高水平的学习平台。三是发挥专业团队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市级专业文艺团体和各艺术高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动员引导专家、优秀文艺家打造文艺精品。建立市级专业文艺团体对口联系帮扶基层文艺院团工作机制,开展辅导培训、艺术交流、合作演出等,提升基层文艺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开展紧缺人才艺术门类专题培训,逐步解决基层艺术门类不全的问题。四是改革文艺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不同艺术门类特点,合理确定招聘方式和流程,合理设置报考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限制,大力培养专业文艺人才。注重真才实学和业绩贡献,采取特人特办、特事特办的方式,大力引进全国拔尖优秀文艺人才,不拘一格招聘急需紧缺人才,打造重庆文艺人才高地。五是大力培养本土文艺人才。建立重庆文艺人才库,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创作采风、作品研讨、展演展览等活动,壮大本土文艺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五级文艺人才培训体系,按照每五年轮训一次的要求,长期坚持、深入推进。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进一步加大艺术进校园、青少年艺术知识普及力度,加速艺术特色学校建设,为打造文艺精品储备基础人才支撑。六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继续推进设立重庆市艺术终身成就奖,形成尊重优秀艺术家的良好导向。组织全国性文艺大奖、全市重要奖项获得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巡回宣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文化艺术各领域深耕细作,竭力打造高峰之作。

    (三)大力开展文艺活动,着力做精、做特、做靓文艺品牌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文艺活动落户重庆。由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宣传部牵头,向中宣部、国家文化文艺部门争取,力争将一些国家级重大文艺活动落户重庆,并争取支持创办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庆国际文化节会、赛事,构建具有重庆独立文化价值的品牌。二是设立“一金一奖”。“一金”,即设立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基金,定期开展展演、评奖活动,撬动文艺创作。“一奖”,即“政府配套奖”,对获得国家级文艺大奖的作品或作者给予一次性政府奖励,采取以奖代补,进一步激发文艺家创作热情。三是做大做强现有品牌。突出重庆特色和时代特色,关注重庆、重庆人及其当下生活的戏剧性故事,利用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做精、做特、做靓现有文艺品牌活动,力争形成一门类一品牌、一区(县)一特色。精心组织重大文艺活动,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活动品牌。

    (四)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着力厚植文艺精品生长土壤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打造文艺精品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庆发展规划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从党委政府层面自上而下成立打造文艺精品工作推进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指导文艺精品创作。整合各类文艺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形成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合力。二是制定“文艺精品创作规划”。明确中长期文艺精品创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路径举措等,作为各级各部门的“操作指南”。深入挖掘重庆文化资源,紧扣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时间节点,规划推出一批文艺精品。三是加大组织化创作力度。建立文艺创作策划申报机制,围绕重大节点、重要内容,确定选题,采取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定向创作,形成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文艺院团、文艺院校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创作。紧扣重大題材狠抓重点项目,建立文艺创作生产联动协作机制,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四是拓宽创作成果出口。整合媒介资源,建立文艺精品传播矩阵,线上线下拓展优秀文艺人才和作品的传播广度和深度。组织重点文艺作品开展全国巡演、进京展览和国外巡演等,推动重庆文艺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拓宽惠民渠道,组织文艺院团、优秀文艺家走进基层一线“送文化、种文化”,为文艺繁荣兴盛培育更深厚的群众土壤。

    作  者:重庆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 波427F0DCD-0849-4BF6-9BD3-4381515DB5A4

    猜你喜欢 精品文艺重庆 1942,文艺之春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当代党员(2019年19期)2019-11-13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7年2期)2017-11-03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6年12期)2017-11-03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6年6期)2017-10-31精品画廊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2016年7期)2016-05-14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6年4期)2016-01-10浪漫雅痞文艺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老树画画精品欣赏视野(2015年8期)2015-05-12釉光青精品欣赏中华奇石(2014年12期)2014-07-09

    推荐访问:重庆 文艺 建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