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建党百年成就

    时间:2022-08-17 16:05: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建党百年成就,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建党百年成就

    建党百年成就5篇

    【篇一】建党百年成就

    龙江畜牧跨越发展 独占农业“半壁江山”

    ——我省畜牧业60年辉煌成就综述

    (前言)新中国成立60年,我省畜牧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经过艰苦拼搏,畜牧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畜产品从建国之初的极度缺乏,发展成今天肉、蛋、奶以及各种制品供应充足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如今,畜牧业生产已经同种植业一道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从农户自给自足型产业到“独立支柱产业”,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畜牧业跨越一个又一个台阶,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迅速提高,如今已成为商品化率高、产品质量优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为维护国家食品供应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发展,乃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我省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进一步优化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构建县域经济强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畜牧业成为我省农业的主导产业

    我省地处北疆,气候冷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优质绿色畜产品的良好基础与比较优势。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粮牧“主辅换位”战略,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而实现全省农村经济的战略升级,利用畜牧业基础好、潜力大、产业链条长、转化增值快以及劳动密集、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和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等优势,全面做活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

    发展战略确定后,省市县各级政府立即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扶持奶源基地、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良种工程、草原改良、青贮生产和防疫体系建设等,尤其是“十五”以来,投入规模越来越大,年投入均在10亿元以上。通过抓基础、抓调整、抓科技、抓标准、抓服务、抓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使产业素质快速提高,养殖环节的规模经营比重明显上升,各类养殖、加工、仓储、运销企业或服务组织大量涌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60年来,我省畜牧业一步一个台阶,努力提高其在我省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稳扎稳打的巩固着自己的发展地位。如今,畜牧业已由只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小农产业,发展成为产值达到540亿元,占农业生产值的比重达到44%的支柱产业,全省共有超过10个市县牧业产值比重超过了50%。

    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作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畜牧业基本实现了尽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大幅增收的愿望。据统计,到2008年末,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03.3万吨、109.3万吨、58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15.3%和21.6%;全年实现牧业产值846亿元;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60元。

    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农民得以持续增收,农业既增产又增收。畜牧业的发展还让农民离土不离家,在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工或从事购销、饲料加工等配套服务业,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我省农民年均牧业村收入达到785.6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已有近20个县(市)人均牧业纯收入超过千元。而且畜牧业增收的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其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据测算,近5年来,一头奶牛年平均纯收入可达3000元,出栏一头育肥猪或肉羊可以赢利100元,种植一亩青贮玉米可以增收250元。

    畜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基于省情和经济发展规律,提出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与实现农村城镇化、农区工业化的结合点,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通过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集约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之路。

    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饲料-养殖-畜产品加工-产品运销服务产业链的逐步延长,既带动了基础性的种植业的发展,也最有效、最直接地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使农、林、牧,粮、经、饲比重趋于合理,并有力支撑了上游的饲料加工业、兽药疫苗、动物保健品及添加剂生产以及下游的乳肉蛋、皮毛绒、生物制药等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2008年,全省畜牧业共安置劳动力240万人,转化粮食125亿公斤,实现转化增值效益6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涉牧加工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安置劳力近20万人(包括城镇职工近10万人),畜牧业已成为继石化和装备工业之后的又一大产业。

    我省围绕畜牧业发展种植业、围绕二产业发展一产业、围绕资源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实践,使肇东、巴彦、望奎等传统农业大县走上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之路,农村经济活力倍增,县域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目前,我省三大主导品种产值占牧业产值的70%以上,有效拉动了优势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其中滨州沿县的安达、杜蒙两县农民奶业人均收入2270元,占农民收入的38%,巴彦、望奎两县(区)农民养猪人均收入1110元,占农民收入的46%,宾县、穆棱两县农民养肉牛人均收入780元,占农民收入的18%。

    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

    理顺体制、活化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支撑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三条基石。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畜牧兽医局以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投入支持,不断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等。与此同时,在广大基层畜牧兽医站所大力推进了管理创新,全面引入了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全员竞聘、持证上岗、群众评议、绩效挂钩,有效调动了基层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注重发挥公益职能又能搞好经营服务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省畜牧兽医局还不断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施步伐,近年来又联合省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实行技术专家进场、进村、进舍,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及耳对耳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切实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全省生猪出栏率达到144.2%,肉牛出栏率达到51.8%,生猪、肉蛋鸡良好总覆盖率达到95%以上,奶牛单产提高到5吨。正是由于体制、机制与科技的持续创新,才支撑了黑龙江畜牧业连续十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

    畜牧业提供了大量安全动物源性食品

    60年来,我省始终紧紧把握产业发展与产业安全这两根主线,把疫病防控及投入品质量监管放在突出位置,并投入优势资源予以支持,保障了畜牧业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我省从未发生过非法添加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绿等畜产品安全事件,在去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龙江绿色、优质的乳制品更是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认可。在全国普遍爆发动物疫病的时期,为全国提供了大量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不但打响“龙猪”、“龙奶”、“龙蛋”等地方性品牌,还逐渐被认可为我国未来的绿色动物源性食品基地。

    在疫病防控上,我省通过实施“集中免疫行动”、“疫情监测行动”、“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养殖行为行动”和“强化检疫监管行动”等措施,达到了强化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措施、规范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行为、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的目标。特别是在防治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中,坚持统一实施2-3次强制免疫会战,严格做到“五统一”和“五不漏”,确保强制免疫取得实效。同时严格检疫监督工作,严防疫源传入传出;
    坚持定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监测工作,从而保证了我省连续五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省份之一,有效维护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

    我省始终将确保投入品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行动,通过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加强了对饲料、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加大了产品抽检和质量督查力度,大力整顿了营销市场秩序。与此同时,积极探索确保畜产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在防疫灭病、健康检查和强化检疫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质量追踪、产品溯源、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加大了GMP、HACCP、ISO等质量体系推广力度。并针对奶牛经济价值高、农民易于因病死致贫的实际,开展了奶牛保险试点;
    在生猪产业出现波动时,拿出专项资金对种母猪生产予以保护,为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城乡消费者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江畜牧正向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迈进

    近几年,我省始终把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做为基本切入点,全力打造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奶牛、肉牛、生猪三大主导品种,构建以一区两带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带,并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的办法来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全省各地依据产业实际和布局规划,把发展各类规模化养殖场、股份制公司及规范化小区作为重点,并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上予以财力支持,加快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步伐。全省规模化饲养比重从无到有,现在已达到70%以上。

    改变农民兼营兼业习惯、发展专业化生产是转变两个方式的基本路径之一。近几年,省畜牧兽医局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股份制、合作制办法创立养殖公司、青贮公司和专业化牧场、小区,有效推进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进程,迅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牧民收益水平。同时从产业化和组织化入手,通过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及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牧场、农户)模式,变过去盲目生产为订单生产,通过利益纽带连接产加销三方,通过组织化办法解决农户自律、综合服务和利益实现问题,通过产业化办法解决产品生产组织和质量安全与市场营销问题,加快了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标志的现代产业建设进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畜牧业在总量和品质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全省肉、蛋、奶外销量达到50%、30%和80%,同时品质也受到广泛认可。

    如今,我省畜牧业已吹响新号角,正全力实现由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由“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变。今后,龙江畜牧业的发展将融入“三农”工作之中,尽快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把以奶牛、肉牛、生猪为重点的优势品种做大做强,更好地承接全国畜牧业的产业转移,发挥好资源大省的潜力,进而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确保国家动物源性食品供给与消费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篇二】建党百年成就

    看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感想(一)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破解一道道难题,克服一道道障碍,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政治上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抓手,增强为人民服务能力为宗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构建依法治国新框架。以从严治党为主线,进一步打造廉洁、务实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执政水平。

      经济上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完善市场经济为目标,不断加强经济体制建设,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筑经济发展新模式,一带一路体系框架初步构建,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此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军事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民生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外交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等等,一件件成就的实现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

      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一步步实现,让我们砥砺奋进共筑辉煌,以饱满的热情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看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感想(二)

      5年以来,中国女排续写了中国体育新辉煌。2017年,中国女排在2017年女排大冠军杯比赛中3:1击败日本队,以五连胜佳绩获该项赛事冠军。女子排球是指女子排球运动的简称。排球起源于1895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随“教”传播寰宇,随“战”逐流远航,1905年传入中国。中国女排球,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2015年,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2016年奥运会再度夺冠。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强调:“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里约奥运会,我们取得了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位居金牌、奖牌榜前列,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续写了中国体育新辉煌。

      5年以来,女排精神为全面小康注入动力。建设体育强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身体健康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事业的基础工作,不仅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更关系到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要把全民健身事业作为一项长久的工作来抓。我们要立足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基本前提,牢牢把握全民健身这个国家战略,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地位的意识,不断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年以来,女排精神助推中国梦前行。在里约奥运赛场,中国女排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完美诠释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建设体育强国,助推中国梦前行。体育运动在中国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一贯重视发展体育事业,重视体育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曾几何时,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忍受欺凌。当一次次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奖台上升起,国歌一次次响彻云霄,东方雄狮已经从睡梦中醒来。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表现。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达,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具体体现,是赢得世界各国尊重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体育强国梦是每一个中国的人梦,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体育强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的梦想,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发扬女排精神建设体育强国,助推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体育改革不断深化,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5年以来,女排精神,历久弥新,正在感召着华夏儿女为实现体育强国之梦顽强拼搏,正在感召着华夏儿女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顽强拼搏,正在感召着华夏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顽强拼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实现新进步,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再立新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三】建党百年成就

    2019年成就小故事范文

    篇一:个人成就小故事

    (一)、奥数竞赛,名列前茅

    俗话说得好:“一封耕耘,一封收获”。真是怀念上初三的那段日子,为了能够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我每天都挑灯夜战,虽然很累,但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强项,所以初三那年在全国初中生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报了名,当时虽说自己数学还不错,但在全校来说还有很多同学要比我强,我报名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要拿到什么名次,只是想亲身体验一下奥林匹克竞赛考场的那种气氛,但是真正把名报定的时候,一宗莫名的压力让我很压抑,我想我应该可以成功的,所以我买了套全国初中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试题,每天晚上都在奥数题海中度过,一个月过去了,试题也被我踏踏实实做了两遍,但心里还是没底。就这样,我走进了奥数的考场,当我看到试卷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那些题都是我似曾相识的。考试结束了,我对自己的答卷还算满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取得了全国初中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在中考的时候,因为这个荣誉,我被多加了10分,中考很顺利,一直以来曾获得过许多奖,唯独那次,让我倍感欣慰。作为学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取得优异的成绩了。我想这也算是自己学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就吧!

    (二)、假期打工,受益非浅

    走出高考的考场,感觉轻松多了,因为高考压抑了许多的心情,终于可以释怀了。面对长长的假期,不免有些惆怅,因为一下子从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走出来还真有点不习惯,所以我必须给自己找点事

    做。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提及农村我很自豪,因为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让我的肩膀很快的坚硬起来,因为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让我的意志很快的坚定起来。所以我无畏地走进了建筑工地的大门,开始了自己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在建筑工地,我相当于走进了一个小小的社会,我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也会干形形色色的工作,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记得在建筑工地打工有那么一个晚上需要加班,我的工作是在楼顶上接电灯和振动器,为别人打混泥土而做准备,可是事情很不顺利,振动器被烧坏了需要修理,我只能背着振动器到楼下,更糟糕的是楼梯被堵无法走人,所以我背着沉重的振动器只能爬着钢管架子从六楼到一楼,试想一下,白天那样攀登都很危险的事,更何况是晚上呢!没有光亮只能摸索着往下爬。之前我的胆子很小,可那天因为工作需求,我干了一件既危险又有挑战性的工作,让我彻头彻尾改变了自己,那样的工作干了60多天,在结工资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那是我第一笔通过自己艰辛劳动换来的钱,那份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加坚强。毕竟在那个假期我挑战了自己!我想这也算一点点小小的成就吧!

    【篇四】建党百年成就

    新中国建国十年成就

    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 放台 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 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 发;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 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 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 度、缅 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 气式飞 机(歼5型歼 击 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 放台 湾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 弹部 队。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篇五】建党百年成就

    建国七十周年成就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抗美援朝开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53年 土地改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6年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9年 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
    1960年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1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962年 中国影协举办首届“百花奖”颁奖晚会 1963年 毛主席发布“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 刘少奇同志逝世 1970年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 中日建交 1974年 发现秦始皇兵马俑

    1975年 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 1977年 恢复高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建党 成就 建党百年成就 建党百年成就 建党百年成就和经验的决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