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

    时间:2021-07-11 16: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理论渊源上说,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辩证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不断发展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具体包括:其一,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2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其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三,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其四,在考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提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并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其五,马克思晚年在考察东方社会的基础上,基于东方社会存在的土地公有制特点,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考察社会有机整体的发展变化,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统一起来,并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地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2.列宁及斯大林的社会发展观。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为了应对国内战争的复杂形势,列宁提出通过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和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的不适应,造成生产力的损害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为了积极应对危机,列宁果断推行新经济政策,采取粮食税、自由贸易和租让制等形式,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活力的政策,是为了更好前进的“退却”战略。这一战略在产生积极实践作用的同时,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如何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难题。
      列宁的过早逝世把这一难题留给了斯大林。斯大林用彻底废除市场经济的措施“消解”而不是“解决”了这一难题。客观地说,斯大林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在历史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种成就的背后掩盖着深刻的社会经济矛盾,并最终导致苏联的崩溃。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和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践,在两个向度上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列宁的思路可能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在吸取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前提。
      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和理论前提。从创建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起,毛泽东同志就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从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国情出发,指出: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在新民主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先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任务,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由于建国后社会发展很快,加上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影响,毛泽东改变了其最初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提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和“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发展的中心从生产力领域转移到生产关系领域,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不适应。从1956年起,毛泽东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对自己发展道路的探索,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部著作中。可惜的是,这种理论探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能够转化为实践创新,中国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深渊。
      4.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国内矛盾的正确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回答;另一方面,在借鉴苏东剧变历史教训和反思“新经济政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2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是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具体表现在:其一,在发展的重要性上,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强调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发展的紧迫性。其二,在发展的战略上,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新三步走”构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三,在发展模式上,邓小平提出“台阶式”发展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特征,江泽民提出利用世界先进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其四,在发展的动力上,江泽民在坚持“改革动力论”的基础上,拓宽了发展动力源,提出“创新动力论”。改革是体制创新,创新是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在内的创新系统。其五,在发展的目的上,从“共同富裕”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全面发展”,并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新升华。
      5.“一球两制”的格局使我们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必须面对两种文明之间的对抗与交融。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发展进入“全球共谋”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脱离不了世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也必须吸纳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的发展理论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50年代的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60年代发展观包括经济增长加结构变化的发展观,70年代发展观从过去强调经济增长转移到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问题的改善,80年代发展观转移到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入90年代,发展的内涵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消除贫困、公平分配、改善环境等内容,而且包括许多非经济因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步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以人为本发展观强调增长是手段,而人类的发展,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才是发展的目的。为此,在发展中必须消除无工作的增长、无声的增长、无情的增长、无根的增长、无未来的增长等畸形发展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结论:用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作出如下概括:其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的丰富内涵,蕴涵着马克思辩证发展观、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抓住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性自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其二,科学发展观借鉴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合理性成果,并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理性超越,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具有资本主义文明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增殖。只有当资本的增殖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制约而缺乏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时,作为缓解矛盾的策略,才被迫扩大发展的内涵。从资本主义发展观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因素的生成和壮大,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两个必然”的正确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实践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手段和发展的目标,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发展观的本质超越。这是科学发展观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论意义。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意义 来源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