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

    时间:2021-07-08 08:01: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上个世纪末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对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参加重大比赛而一贯遵循的“周期”训练理论形成了冲击,一些学者针对“周期”训练理论部分观点不适应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并相应提出“板块”训练理论以期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多次参加比赛的需要。在介绍两种训练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冲突的同时,力图从方法论的层面揭示训练理论变迁的逻辑必然和哲学基础。
      关键词:周期;板块;训练理论;变迁;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79-03
      
      1观点背景
      
      1.1周期训练理论周期训练理论,是原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在对原苏联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的径赛等项目参加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训练,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训练的经验理论化,于6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
      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由于在20世纪的50~60年代竞技体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理论的体系,对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所以马特维耶夫的“周期" 训练理论在问世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东欧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并于70年代进入部分西欧国家,成为竞技训练,尤其是体能类项目主要是在它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训练的。中国因受前苏联训练理论的影响,周期训练理论已广泛被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 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对运动训练最具影响的训练理论之一。[1]
      1.2“板块”训练理论前苏联训练学者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对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认为它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他在大量、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即被称为“板块”(Block)的训练模式。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没有从“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对训练安排进行了解释,同时,他又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即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Block)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素质的训练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的发展,实现专项成绩的突破。[1,3]
      “板块” 训练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素质和能力加以训练。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并且便于在每个训练板块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结果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测试检查训练效果。 3~4个这样的板块构成了训练准备期,同时在年训练周期中,完成不同的训练负荷和目标的转换。在“板块"训练理论中,准备期同样安排比赛,在比赛期也安排主要的基础训练(如最大力量)。因为在高水平运动训练中,通常训练的刺激已达不到对运动员的强度要求和兴奋点,这必须通过比赛来实现。[3,4]
      
      2观点冲突
      
      2.1高水平运动员对现代赛制的适应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不仅导致大部分项目的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比赛的形式、规模也发生变化,以及各赛次与运动员的利益、资格和排名等都发生了关系,例如,从2004年8月8日雅典奥运会决赛开始,至2005年8月13日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刘翔共参加了14次国内外的大型比赛。
      由于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强调准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且以突出负荷量来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训练,以便为准备期后期的专项训练奠定基础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制变化。运动员处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依据生物适应的原理,他们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专项性”要求也在提高,只有那些接受刺激的组织和系统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只有刺激的强度超过现有的专项适应水平才能够打破原已形成的“平衡”,在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显然,如果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仍然遵循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占训练时间最长的准备期以低强度和一般的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受到适宜的刺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机能储备,另外,这种长期脱离专项的训练手段和负荷不仅不会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且会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非专项的方向发展,导致专项能力的下降,因此,准备期运动员难以参加比赛和获得持续的参赛能力。目前,我国部分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成绩长期徘徊不前,只能达到一般世界水平,而无法进入世界高水平的状况,与我们受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影响,在高水平训练阶段缺乏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不无关系。[1]
      而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的“板块”(Block)训练理论,则是依据生物适应理论,将运动训练过程理解为一个适应循环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项基础训练阶段(blockA),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专项比赛所需的运动潜能;第二阶段为专项训练阶段(blockB),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其己经提高的运动潜能,并通过逐渐增加强度的比赛性练习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运动员可参加一定数量的比赛;第三阶段为主要比赛阶段(blockC)。这一阶段是一个适应循环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己提高了的运动潜能在重大比赛中,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板块”(Block)训练理论由于在准备期着重解决运动员的1-2个专项能力,同时在训练的各个时期中完成不同的专项训练负荷和训练任务的转换,准备期中可以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这与周期训练理论有着差异(表1)。
      2.2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生物适应的可行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准备期强调大的负荷量的一般训练,规定了运动员多种能力的平行发展,由于每一种素质和能力适应性提高的生物学机制具有异时性的特征(即每种素质和能力在负荷-疲劳-恢复-适应提高的过程的时间是不同的),若每种素质和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适应性提高和保持,某种素质和能力就会丢失或下降,尤其是对专项能力具有支撑作用的能力,显然,这种状况对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不利的。这不仅对教练员训练安排提出极其苛刻的要求,而且由于各种能力交互影响的复杂性,目前生物学的研究还难作到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素质和能力每个训练单元、训练周和训练阶段作出适应性提高的准确时间。因此,周期训练的模式只能是粗线条的训练,这对于当今高水平运动员细化专项能力的提高是不精确的。
      
      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的“板块”(Block)训练理论,强调的是依据个别核心能力的突出发展,其训练时间是按照对专项能力起到核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所需要适应性来安排的,通过每一次训练课重点的刺激和连续课刺激的深度,以实现超越原有适应性水平、借以达到更高水平适应的训练目的。同时在重点提高的素质和能力的练习中穿插一些可起到调节、辅助作用的其它能力的练习(表2)。从生物适应原理看,单一的素质和能力其适应性提高的时间,相对于周期训练准备期强调的各素质和能力的平行发展更较容易把握和控制(表3),同时这些专项的核心能力对机体所造成的疲劳,仅为局部的、对整体疲劳的影响较小,因此,不易造成过渡训练。

    推荐访问:训练 理论 板块 周期 冲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