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明确德育理念,夯实道德教育

    时间:2021-06-20 16:03: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阶层,负责道德教育的统筹工作。校长首先要明确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理念,才能保障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进行,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稳步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校长;德育工作;德育理念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在推进德育工作时,德育工作者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以及创新道德教育路径。校长作为领导者负责德育工作方案的制定,教师等其他工作者负责执行,各有分工。因而,校长首先应该明确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理念,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德育水平的稳步提升。首先,校长应该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其次,校长应准确定位道德教育的内容范畴;最后,校长应不断探究,创新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道德教育在国家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习近平曾经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科技兴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实现科技兴国,我国十分重视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但前几场改革中突出强调的是智育,而关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处于缄默状态。人际关系的淡漠化、功利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道德教育被视为解决路径之一。道德教育改革也被提上日程,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小学校长应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工作。有学者甚至提出了德育第一论的观点: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即坚持德育第一论。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
      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参考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些学校把优秀学生等价为成绩高,这是扭曲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全面发展意味着道德、智慧、身体、审美,以及劳动技术五个方面的发展,只一味追求智力发展的教育最终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应首先明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建设。另一方面,道德与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学会做出符合社会规约的道德判断;而道德的增长又反过来为知识学习提供动力、指引方向。因此,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二、厘清道德教育的内容,顺应时代的呼声
      道德教育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也几经变革,根据2016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名称变更为《道德与法治》。虽然学者们各持己见,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思想、法制、价值观教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新时代对当代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呼声,小学校长作为领军人物应首先做到厘清道德教育的内容,顺应时代的呼声。在指导教师工作时,要努力做到:第一,坚持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稳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1.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民身份认同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频繁,西方的文化、思想在小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迅速,容易学习吸收各种新知识,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学校等方面的正确引导。当前小学生过洋节等崇洋媚外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应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除了要重视德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校长可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举办传统文化节活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以及参观爱国主义主题博物馆等等。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呼声,在任何历史阶段都不能忽视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学校尤其要把握机会,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2.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生要怎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文明小学生呢?其实大家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这些:当发现地上有废纸应该怎样做?(主动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当发现有同学乱扔垃圾、践踏草地等不文明的行为时又该怎么做?(及时阻止,要爱护校园的环境);当发现有同学在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吵闹时又该怎么做?(马上制止,做到文明课间活动);当发现有人遇到困难呢?(主动去帮忙);当同学身体不舒服呢?(及时向老师汇报并送校医室);当捡到钱币或物品时呢?(主动交给失主或老师);当遇见老师、同学、长辈时呢?(有礼貌地打招呼,比如“老师,你好!”)。其实,这点点滴滴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它并不抽象也并不遥远,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学校要让学生们心怀感恩、明礼诚信、努力学习,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文明小学生。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稳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老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其多想想,一般为学生着想的老师都很受尊重,还有就是要有更加渊博的知识,指导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及目标方向,而不是教给他们你的所学,有一句话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教他们方法才是对的。和他们做真心的朋友,没有代沟的那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虽然还未达到成熟的状态,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校长在制定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案和落实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稳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创新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稳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改进德育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新的时代,小学生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要针对这些变化不断探究新的道德教育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稳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仅依靠传统的道德教育课程,实施终结性评价的教育模式实施道德教育工作。
      1.点滴做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双管齐下
      显性课程指的是正式开设的学科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的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中的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学校也不能忽视隐性课程的重要意义,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非正式开设的课程,如教学环境、教师示范等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影响的“隐形”课程。要利用隐性课程春风化雨的特点,将针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的提高道德水平,如可以利用道德模范人物进行励志教育,邀请道德模范人物举办专题讲座;也利用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学校应该创新道德水平发展评价模式,可以建立学生发展的成长日志,在道德养成活动中观察小学生的道德水平變化,不仅给予小学生终结性评价,也对他们进行形成性评价。
      2.多方力量,协同育人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学,要动员多方力量,协同育人。首先,要努力实现家庭、学校互相合作的局面,让家长有知情权、参与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学校、家庭联动的教育体系。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密切家校关系,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也要重视社会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防范社会可能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习时报,2004.
      [2]张志勇.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国德育,2017(06):50-54.
      [3]戴敬凯.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基础环境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思考.干旱环境监测,2013(27):141-144.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夯实 德育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