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浅谈教师个人魅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1-06-15 20:0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篇课程,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其理论魅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其人格魅力发挥着教学中的潜教育价值作用,其情感魅力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个人魅力
      [作者简介]张毅(1977-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海燕(1982-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辽宁沈阳11003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067-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部署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篇课程,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也符合高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意义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实施,以课程为切入点,引导新生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为日后深入学习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把“基础课”打造成一门学生真心喜爱并能够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教学的内容上、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召力?笔者认为,必须从教学的主体即教师本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即充分发挥基础课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
      “基础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其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持久的、连续的感召力,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敬业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主要体现为理论魅力、人格魅力、情感魅力三个方面。
      一、“基础课”教师的理论魅力
      “基础课”教师的理论魅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是其内在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广博的知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2005方案)”,“基础课”与其他三门课程共同构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基本内容,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因此,无论从课程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上分析,“基础课”都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校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对于基础课教学内容能够做到“理直气壮”,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起到了“引导”和“榜样”作用。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基础课”教师明显“底气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了“马克思主义有点讲不清”的味道,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半信半疑”。一些“基础课”教师自身理论功底差,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积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课自然说不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来,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容易反感,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反感起来,不愿学,不想学,也就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了。一些“基础课”教师上课时,在解释社会现实问题时只是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观点,而不能灵活地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让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失灵了;一些教师甚至在教学中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而大讲特讲西方现代理论,致使学生不能正常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以,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基础课”还是一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学科。它不单纯是一门课,确切地说,“基础课”是一个学科体系,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相联系,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作为讲授“基础课”的教师必须广泛地涉猎多学科的知识,并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知识。
      教师职业有一句行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拥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上课就能够旁征博引,拓宽知识面,是为博;能够选择与课程有关的精华和精彩的内容讲述,是为精;能够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效果,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是为活;能够从广博的知识中选择最能把学生引向深入的东西讲述,是为深。总之,凡是教育对象感兴趣的或对他们做人和成长有益的知识,“基础课”教师均应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基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较之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基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实践性是“基础课”的生命。“基础课”所要解决的难题,都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如恋爱问题、婚姻家庭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爱情,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学业,而且可能产生伤害性的后果,带来终生的遗憾。因而,在道德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在法律方面对恋爱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是极其必要的。“基础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迷惘和困惑,为他们提供人生知识、道德信念、心理指导和法律援助等相关服务,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公德观、爱情观,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使其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大学校园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老师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见面学生就会主动向他打招呼、问好,学生愿意上他的课,盼望上他的课,觉得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老师,学生不喜欢上他的课,见面总是躲着他,甚至连个招呼也不愿意打。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
      所谓“人格魅力”,是指能够产生吸引力的人的性格,以及道德、学识和风度的有机融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

    推荐访问:基础课 浅谈 作用 魅力 教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