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联系现实提问学会事中抽理

    时间:2021-04-07 20:00: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们更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材料解读】
      本则命题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强调人应当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推测别人的感受。
      孔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若只是从“己”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接受者——“人”,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不欲”是“己”的判断,而非“人”的判断。从另一个角度说,“己”所认同的未必是“人”所认同的。也就是说,不能用自己的想法规范别人的行为。这也就是材料第二句的思想基础。
      从句式上看,“但”有转折义,所以作文的重心应该是材料的后一句,即尊重他人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本次作文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一次训练。
      【審题立意】
      第一眼看见作文材料时,有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们应该联系现实提问,学会事中抽理。
      就是根据材料的提示,联系现实生活,找出符合材料提示或要求的事例,然后对事例进行思考,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不断进行提问,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这样,这些议论文的“筋骨”就出来了,也就是形成了议论文的议论思路或文章脉络。
      【技法点拨】
      1.联系现实生活,找出符合材料提示要求的事例。
      现实生活中,“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但依然“施于人”的例子有吗?举例并分析之。越是身边的事例,越是熟悉的事例,往往越能说明道理。因此,要关注身边事,关注生活,并且要学会思考和分析,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
      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实现“大学梦”“读书梦”“音乐梦”……就渴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但有的孩子并不想做父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这就是“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但依然“施于人”。
      2.梳理思路,归纳提炼观点。
      要在8~10分钟内完成审题立意,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以上的事例,你能提炼出哪些观点?请用条目的形式(可以是关键词)列举出来。第二步,根据条目(可以是关键词)显示的观点,将几个观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调整。例如,形成递进关系,或按“由头—观点—生活现象—实质揭示”调整,等等。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次作文训练,对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提炼,可以得出下面的议论思路:
      观点: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分论点1:将自己的“所欲”强加给别人,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分论点2:“己所欲”“施于人”,是对人权的侵犯,是对生命的摧残,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是一种专制。
      分论点3:己所欲,不施于人,是尊重差异,是倡导个性,是尊重每一个个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要守住做人的底线,不能突破良知,不能触犯法律。
      【主要问题】
      这次审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偷换话题。泛谈“尊重”“做好自己”“换位思考”“克制欲望”。这些话题虽然和材料有关联,但脱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
      2.主客颠倒。不讲“己所欲”而讲他人对自己的强求,以及自己是如何保持淡定或者拒绝的,背离了材料。
      3.重点解读错误。材料提供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为了引出第二句,中间用“但”转折,因而在行文中应该把第二句作为写作重点。

    推荐访问:事中 提问 现实 学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