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质】 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时间:2020-03-02 07:20: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代表东汉时期的诗歌创作水平的《古诗十九首》相比它之前的《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抒情艺术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本文从《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方面解读诗篇,主要谈它的抒情手法。《古诗十九首》采用两种抒情手法:一、直抒胸情;二、托物兴感,以景传情。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感伤
      
       《古诗十九首》这组文人五言诗篇目虽少,文字虽短,却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彪炳于中国文学史册,成为五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他的抒情性。十九首擅长抒情,在抒情手法上它全面继承了《诗经》、《楚辞》、《乐府》在抒情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将其成就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十九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抒情:一、直抒胸臆,不加掩饰。 二、托物兴感,以景传情。
       直抒胸臆,不加掩饰
       十九首作者虽写诗,但实无意做诗人,这恐怕是十九首作者姓名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既无意做诗人,也就无任何功利的动机干扰,纯为有感而发,因此只重视抒真情,不重文字上的雕琢。陈绎曾《诗谱》云:“《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①(p152)视为切中肯綮之谈。王国维《人间词话》:“‘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②(p57)所谓“不隔”,也与直抒胸臆有关。由于不加掩饰地说出了肺腑之言,因此也就具有了一种质朴纯真的美,具有了一种可亲、可信、可感的特质,即使说得似乎过了头,也不会给人以刺激和惊怪,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无为久贫贱,坎坷长苦辛。’可谓淫鄙之词,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②(p51)就说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感受。
       《古诗十九首》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感伤之情的作品很多,如《生年不满百》这首诗写人的生命短促,不满百岁,应当及时行乐。又如《驱车上东门》这首诗说人生如寄,生命短促,圣贤也难免一死,服食求仙,也靠不住。还不如享用美服美食,及时行乐,图个眼前快乐。此类诗反映了社会混乱时期一部分士人的人生态度。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写情如此方为不隔。”②(p57)再如一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这是一首思妇诗,全诗语浅情长,王国维一方面承认他写得好,“以其真而觉其亲切动人”但又一方面又斥责其“淫鄙之尤”(《人间词话》),其实,“荡子妇”只不过把自己的心理的真实情感不加掩饰地说出来了。“空床独难守”并不是说要另找新欢,而是说要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根本扯不上什么“淫鄙之尤”。前人也有所谓“结只五字,抵后人数百首闺怨诗”的说法,也见其惊世骇俗的影响了。
       托物兴感,以景传情
       十九首的另一种抒情手法是托物兴感,以景传情。十九首或托物寓意,或融情入景,从而使情获得了婉转曲致的表现。
       《古诗十九首》中用托物兴感以景传情的手法抒写感伤之情的作品也占很大的比例。如《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这首诗前八句是景物的描写,中间四句是事实的叙述,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不难看出诗人的心情是悲凉忧郁,惆怅不安的。情与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感伤之情充溢于文字之间。再如《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作者不仅写出了墓地上的白杨萧萧,松柏森森的萧瑟惨凄之景,而且把长眠在地下的陈死人和人生的年华如朝露联系在一起,使诗的情绪显得更加悲凉。想到“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时,使人发出了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不入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如果说《驱车上东门》是以哀景写哀思,情景相融,真实自然,那《明月何皎皎》则以乐景写哀思。明月皎洁,是何等美好的景物,然而却最容易引起对亲人的思念。此时,那客居他乡的游子,感到格外的寂寞和孤独。独居家中的妻子也同样“忧愁不能寐。”月圆人不圆,因而望着皎皎明月,只有“泪下沾裳衣”了。以乐景写哀景可以说益倍增其哀思。情和景在作品中同时出现,或相洽相成,或相反相成,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更加增添了诗歌的哀伤情绪。
       体味《古诗十九首》,不论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还是托物兴感,以景传情的手法,诗歌都传达出一种共同的情感:感伤。清朝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⑤(p92)这相当精确地概括了这组抒情诗的内容。
       总之,《古诗十九首》以“深衷浅貌,语短情长”③(p166)的抒情手法,抒发了一代文人的失意感伤的情怀。十九首所特有的温文淳厚,怨而不怒的风格,是任何别的诗派无法比拟的,不愧为“五言之冠冕”,④(p145)在中国文学史上,《十九首》当之无愧地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注 释:
       ①陈绎曾.诗谱[A]清诗话续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谭汝为校注)[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
       ③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集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⑤沈德潜.古诗源(孙海通校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古诗 抒情 特质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质 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