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论“大学城”建设中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抉择:高等教育学历网

    时间:2019-01-16 03:23: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兴建大学城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然而,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误区,如工具主义理念的扩张、大学职能重心的偏移、大学精神的缺失等。为防止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偏移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城发展的规律,克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合理定位大学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大学城;高等教育;大众化;价值观;大学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体现科学技术的竞争上,而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就是教育。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在世界的竞争中就会落伍。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是高等教育“集约化”发展的一条道路,也“是能够将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较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诸多优势,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学城的含义�
      
      在大学城建设风起云涌的同时,我们却面临着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大学城”的真正内涵还没能形成统一认识。�
      《教育大辞典》对大学城(College Town)做出了如下解释:“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总结了大学城的基本特征。柯森认为,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以多所大学为核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社区。徐志伟提出大学城具有“人口素质高;第三产业比重大;集聚效应明显;‘城市病’轻;先进性;开放性”等特点。俞建伟从广义和狭义上对“大学城”做出了阐释,“所谓大学城,从狭义上说,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大学所组成的社区;从广义上说,则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并指出“大学城具有‘城镇化’特征,即大学城一般位于大城市的周围或郊区,目前已大都发展成为所属城市专门设置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卫星城’;大学城与所在社区(城镇)之间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可见,国内学者对“大学城”的含义虽然争议颇多,基本是都没有偏离大学城的本来要义。而且,国内对建设大学城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建设大学城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二、我国大学城热衷的高等教育价值误区�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作为目的”,以政治论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人则认为,“……人们探索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见,在国外,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学术知识关系是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在建设“大学城”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教育价值抉择上的认识误区。�
      
      (一)工具主义理念的扩张�
      从大学城的起源上看,西方大学城的产生主要属于自然生成,通常有一所或多所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具备相应的教育、服务等比较完整的功能体系。从大学城的所在地看,少数是在大城市,更多的大学城位于小城镇(以美国最为典型)。这些大学按照市场的法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逐步自然发展而成的,通常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这样大学城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能对个人或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辐射出比一所普通大学更大的能量。�
      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与国外“大学城”有一定的类似性,如地域较大、在校生规模较多、一般由几所大学集合组成、以高等教育作为主要功能和产业。大学城的所在地基本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或城郊地区。在生成方式上,国内大学城与国外大学城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大学城大多是政府和学校积极主动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规划在较短时期内建成的。从建设大学城的动因上分析,“……主要缘于高校扩招而导致的原有高校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然而,一些地区对大学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缺乏应有的论证和规划,有的甚至未经省政府批准就草率行事,出现了相互攀比的一窝蜂现象。”�
      与世界大学城相比,我国大学城的处境仍然是十分独特的。我们树立了雄心勃勃的建设一流大学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采取了许多应急的对策和措施,但关于什么是大学城、什么是一流大学城的理念似乎仍待澄清。当前,在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学术知识的价值取向上,我们更重视前者忽视后者。�
      
      (二)大学职能重心偏移�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已为人所公认,而服务社会的职能却引起极大的争议。对此,布鲁贝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引用了威尔逊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和科研是推动这种服务,而不是提供这种服务。……现代大学既不害怕现实世界,也不需要他的行为来承担责任,他赞成大学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但是不谋取权力去实施由这种研究所建议的政策。大学可以在忠于知识的情况下提出建议并观察结果,然而不能成为对其后果承担责任的实际代理人。”在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布鲁贝克是把认识论的观点摆在第一位的,而政治论的观点只不过是高等教育的附属职能。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西方的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价值和准则,有相应的界限及规范,以及作为非营利部门的经营之道。�
      与西方相比,当前我国建设大学城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是不同的。王建华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现代大学不仅是教育的中心而且还是生活的中心,他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他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众多支持大学城建设的研究者也认为,大学城建设满足了广大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适应了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还有许多文章提出大学城的产业属性。照他们看来,兴建大学城应该是大学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的最好契机。这实际上是对前一段教育产业争论的武断结论和对大学城功能的误导,把“服务社会”作为重心是我国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对大学职能把握的一种偏差,是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片面夸大,极易造成大学职能重心的偏移。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唯有把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摆在首要位置,才能更多地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而不仅仅从外部关系规律出发,合理构建大学城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大学精神的缺失�
      兴建大学城究其动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为了解决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二是促进地区高科技发展、提高地方科技水平,典型如以举办研究生院为主的深圳大学城;三是出于两者兼有的目的,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城兼有这两种目的。还有部分地区为了表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出于‘别人搞我也搞’目的而建的,将现有高校搬迁在一起,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这个意义上看,兴建大学城在初始意念中还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急中生智”的举动,远没有达到一种自觉意义上的主动,大学城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衍生物和配套工程。从实质上看,这是对国外大学城的一种简单复制。�
      这种简单复制导致大学城中人文精神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大学城构建中的文化的缺失和混乱。胡春光提出,大学城文化的缺失是双重的缺失。“首先,对于整体搬迁的老大学,无疑意味着学校原先所在社区文化的部分缺失甚至真空状态。这是其他任何的社会机构短时期内无法弥补的。一所大学对其所在社区的文化重要的辐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长期的文化共处和交融中,大学和其所在社区形成了彼此的文化认同和依附。从某种程度上说,搬走一所传统老校就意味着人为毁掉了一所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大学城。其次则是大学城本身文化的缺失。许多大学城(如东方大学城)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生活层面需求的满足上。它们有‘漂亮的公寓、24小时供应的水电及淋浴’,但缺乏‘图书馆、教室、自习室’,在校区和大学城之间的往返也让学生们感到‘不便’,它连‘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都做不到。显然,学生只把这类大学城当作宿舍群而已,谈不上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学城在文化方面的缺失和混乱,使得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哲学“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的责任”,有唯生产力论的严重危险倾向,成为社会转型时期“受工具理性主宰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畸形儿。�
      
      三、当前建设大学城应该确立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一)以人学思想指导大学城的规划与建设�
      人学,是指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诸多以人为中心的领域性哲学,都可以直接看成人学的具体运用。在诸多的领域性哲学中,人学确乎属于一个总体的领域,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人学本身在强调其在人本旨向时必须介入和渗透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当代哲学的主体形态,恰恰是因为当代哲学介入和渗透到人的诸多具体问题领域……因此,人学研究要走向深入,就必须考虑到自身范式的转换问题,把人学真正深入到诸多问题哲学或领域性哲学中,在对具体问题中贯彻哲学。”也就是说,在探索教育问题时,首先要把人的本体性摆在第一位,用人学的观点来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而不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本”。�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大学城这个长期、复杂、渐进过程中,用人学的基本观点作为指导思想,时时、处处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人’在想什么、‘人’需要什么’”为出发点,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实践,大学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达到更快、更好、更高层次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重建新的文化氛围,形成大学精神与城市文化生态的相互交融�
      大学城的兴建,“改变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强化了城市的教育功能”,必然会对所在城市文化造成冲击。在60年代的美国,年龄相近的年轻人聚居在一起,受师生思想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大学城成了解放运动的精神堡垒。当然,不同城市的区域文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大学城校园文化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它能辐射社会,影响城市文化生态。“大学城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融于社会,以其古朴、典雅、厚重执著的人文景观和学术精神向市民开放,影响和感召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崇尚,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繁荣。”“大学不仅要产生思想和学问,还要给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给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它应该给社会提供一个以人文价值指导工具理性,将道德理想变为有力的实践行动的典范。”同样,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导致个性和创造性的隐退,导致尊严、自由、教养的淡化。另一方面,“任何类型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元化也影响到大学城的办学理念,对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在规划与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选址、建筑、人文景观的特色等问题,让大学城的外在环境与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相得益彰。�
      
      (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大学城的发展,探索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不仅是大学城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城除了坚持满足顾客和社会的需求这一社会本位价值观以外,还应坚持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深入研究知识、广泛传播知识、大力发展知识、努力提高知识层次,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也才能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城功能分区、设施布局要从有利于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出发,教学科研应以学生为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本着提高讲授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原则,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关心教师的疾苦和切身利益,避免仅以不切实际的虚高科研指标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必须统筹安排,围绕学生成长、学科发展的近期目标、长远规划来开发和设置。在科研上,应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力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直接受益者。在内部管理上,逐步设立教授委员会,扩大教师话语权,减少学术权利的“行政化”“官本位化”。大学城尤其必须注重大学文化的构建营造,例如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心理氛围、行为规范、学术气氛、各项制度等,使大学文化这个大学的灵魂与精神在大学城不断发扬光大,因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有大学文化之谓也”!大学城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推进先进文化、营建文化教育圣地的任务,并使之逐渐成为全方位的“教育和生活品质之城”。��
      
      参考文献:�
      [1]高山,王静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7,(2):49-54.�
      [2]程思辉,余学敏.论建设大学城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2,(9):44-49.�
      [3]柯森.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J].高教探索,2001,(1),6-10.�
      [4]徐志伟.现代大学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J].江苏高教,2001,(6):14-16.�
      [5]俞建伟,林麒.“大学城”与“高教园区”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2):18-21.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大学城 价值观 抉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