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理科教学,人文旗帜插向何方

    时间:2021-07-17 04:01: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
      和理科老师交流时,每谈及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总有一些老师认为理科教学重视的是科学与理性,人文教育只是文科教师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观点,显然割裂了学校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人文熏陶间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不但有损于理科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科知识传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效果。
      其实,理科教学活动中,同样充满了人文元素。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处理,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等,无不需要教师始终将每个学生视做个性鲜明的“独一个”,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诸如正视学生的学业与品行差异、正视健康人格塑造、正视科学意识养成和科研道德继承的教育教学行为,无不体现出教育对生命雕塑的重要人文意义。
      正因为理科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此类重要价值,我们策划了本期的主题探究活动。我们的目的,是借助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廓清理科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种种迷雾,还原其学科教学目标的特性;另一方面更是渴望通过这样的讨论,使我们的理科教学树立起科学与人文并重、理性与情感并存的“人的教育”的旗帜。
      
      理念篇:
      人文不是装饰画
      
      刘祥:网络浏览时,阅读到一则颇具代表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该案例中的一处细节处理,据说赢得了现场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被认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我把这个环节复制给两位,请两位品一品,看看这样的设计,是体现了数学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呢,还是冲淡了数学教学应有的数学味儿,把教学引入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肤浅粗糙的误区?
      这则案例是这样的:
      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围绕轴对称图形,设计了一个个精巧的环节,有“玩对称,识对称,做对称,赏对称”等。在“赏对称”的环节中,教师把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段搬上了课堂,让学生边听着动人的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桂林山水。屏幕中山水相依,山影入水,大自然的杰作成就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轴对称图案。学生在老师娓娓道来的描述下仿佛置身其中,成了桂林山水的一部分。
      记述该案例的教师,认为该环节的教学,将原本抽象的轴对称图形提升到了美学的范畴,使学生在欣赏、发现数学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净化了心灵和思想。我却认为,数学课的美学意义,应该通过数学本身予以呈现,在数学课上播放电视风光片,再配合动人的音乐,势必会分散学生对需要学习的知识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数学知识转移到非学习目标的内容中去。这样的教学设计,美则美矣,打扮的却是音乐、美术的脸。本该关注的数学成分,反而因这样的“打扮”而弱化了。这样的教学,显然缺乏科学性,也缺乏人文价值。
      这个案例还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些理科教学中落实人文性的“教学设计”。我常见到一些老师的论文,在谈及学科人文性教育时,喜欢列举一些科学史故事或科学家奇闻趣事做佐证材料。每次读这样的文字,我便想,如果我是学生,听完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后,我如何才能在接下来的听课活动中迅速从感性故事中走出来,进入理性的知识体系中呢?我感觉,这些说故事、做表演、看电视片等行为,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情感培养,而且有害于学科知识教学。
      张忠林:把电视风光片纳入数学课教学中,这样的举措的确很新颖很大胆。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向来注重的是数学思维的培养,重视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感性的、可操作的例题分析,归结出理性的、具有引领高度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数学课需要致力于严谨缜密的逻辑推演能力的养成,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心目中神圣的数学文化。这种数学文化,当然不是记述上面案例的老师所倡导的“净化了心灵和思想”,也不仅表现为“发现数学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的真正价值,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塑造生命数学,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空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打造数学文化为目标,我们再来审视上面的案例就能够发现,电视风光片的引入,其教学价值仅仅表现为观赏轴对称图形的图像。而这观赏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亲身体验的经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没见过水中倒影的孩子,又能有几个?其实数学教学这一环节,只需一张普通的水中倒影图片,即可实现教学目标。舍简而取繁,舍易而取难,我认为,教师追求的,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人文情感的熏陶,而是为了课堂的“好看”,作秀给听课教师的。
      钟志兰:数理化等理科学科,其实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挖掘。现在,一些理科老师以为理科教学要落实人文教育元素,就是把原来简单朴素的教学内容,用人文的装饰画包裹起来。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听老教师闲聊时说过,“文革”期间,小学算术题的前面,往往都必须加上一条毛主席语录。一位老教师,至今还能清晰地背下一道计算轮船航程的算术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万水千山,却因为革命的友谊走到了一起。一艘轮船,从北京启程前往阿尔巴尼亚,设定航程和船速分别为某一具体数值,问这条船航行到目的地,需要多少天?”这样的算术题,当然是特定政治背景下的特定病象,体现了“政治挂帅”的社会氛围中一切都要和政治挂钩的荒诞性。现在,我们实行新课改,倡导在改变陈旧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强化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却并不是要我们脱离教学实际内容,只一味地将人文元素生拉硬拽到学科内容上。这样的强行嫁接,注定是不会结出理想的果实的。倘若我们理科教学不能吃透学科文化特色,不能把教学的着眼点投放在对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关注上,那么学科教学目标中所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只能变成外表华美艳丽、实质上却空空荡荡的彩色气球。
      
      探究篇:
      人文在过程中自然生成
      
      刘祥:对理科教学中人文元素的挖掘,我和两位的认知是相近的。我也很赞成学科教学中水到渠成的人文教育,反对生拉硬拽、随意嫁接。我曾留心过一种现象,在强调学科教学的人文性之前,理科教学中的许多经典案例,尽管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存在着许多欠缺,但那时的教学,知识信息的传递却是符合“短平快”的教学要求的。许多名师的课,传授知识时绝不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以两点间直线运行的方式,实现书本知识向学生大脑的转移的。
      而当下,部分教师只将人文教育肤浅地解读为政治思想教育,只是采用贴标签、挂装饰画的方式,将原本不相干的内容,胡乱捆绑在一起。这种乱点鸳鸯谱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教育教学思维的欠缺,是一种教学懈怠。
      理科教学中,包含的人文元素在哪里呢?我以为,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
      比如,板演时,学生的题目出现了错误,怎么处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处理,则应该请该生陈述解题思路,教师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同其进行实时对话,捕捉其对话中有价值的信息,把握其思维形成错误的真实缘由。如此,学生就不会觉得板演错误是件丢脸的事,就会把板演当成纠正错误、获取知识的机会。
      再如,一位中等成绩的学生,一次练习中,做出了一道多数优等生没做出的习题。拥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就会及时抓住这一点,进行放大。
      还有,学生忘记擦黑板,是等待值日生完成工作,还是教师自己拿起板擦?擦完黑板后,讲桌上的粉笔灰,是用课本扇去,还是走到讲桌对面,将浮尘吹向黑板方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其实隐含着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把握住了这些细节,人文才有了根,才无须刻意营造。

    推荐访问:理科 旗帜 人文 教学 何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