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时间:2019-02-11 03:28: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是适合学生实际,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进一步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四方面着手,即教学目标的改革,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教材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近些年,国家在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为我们明确了职业学校的办学重点,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顺利实现就业。并将此作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语文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就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更提不起兴趣,因此语文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十五年一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让我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有了如下的认识与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育的目的突出在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重在能力培养上,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为对中职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形成准备条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以往设定教学目标时力求深度和广度的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而尽量将教学目标设定的单一、明确,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讲授《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悟文章中作者对红柳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主旨);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文章感染力的写法。(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及对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则更简单地把教学目标仅设定为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而简化了小说中对贾府环境的大篇幅描写所带来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和人物性格成因的深度挖掘。文章中人物出场极其精彩,极具鉴赏价值,于是我就通过此让学生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的恰当确立,为教学中其他环节的改革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改革
      
      中职教育虽属高中阶段教育,但课时少,学生基础差,根据这一特点,课外必须切合实际,增加阅读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提倡实用性写作,多让学生感悟积累,少灌输传播。
      在教学中,我从教材改革入手,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加以有机融合,精心选择范文讲解。既让学生从课本中感悟中华悠久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又能从具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专业性和时代感强的课外选文中,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社会上提倡“感恩”教育的氛围中,我借老舍的《我的母亲》,揭示了父母对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感激父母,报答父母。然后我和学生又一起学习了书信的写作,作业就是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报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述说他们在这次感恩活动中的体会。
      又如,在去年台独分子活动最猖獗的时期,我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增加了余光中的《乡愁》一篇,用最后一句诗文“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感知现今造成我们海峡两岸分离的,不是自然阻隔,而是人为因素。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岛内台独势力,实际上是妄图使台湾同胞几千年的思乡之苦,思乡之愁,永远得不到解脱。《乡愁》一诗便是对台独谬论最有力的回击。
      除此之外,重视识字量,强化用词练习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3500常用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部分字词的变音、变调,常用词的轻音读法,口头即兴作文……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从业素质。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富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和技能的培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能让学生得到实益的就是好方法,而不在于用什么形式。”可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实益”?怎样才能达到教学效率最高和目标实现最优?这是我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在不断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
      以前教师备课是备教材,备自己怎么讲课。现在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更要备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一句话,就是备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只有投其所好,才能避免课堂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与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的脱节现象,才能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尝试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采用讨论法教学。课前我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观点是赞红柳,另一组的观点是悲红柳。然后让他们预习课文,用文章中的句子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课堂上学生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把课文内容记得滚瓜烂熟,把作者的观点、情感分析得淋漓尽致,并各抒己见,就环保问题形成了作者、学生、课文三者的对话。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已完成,然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讨论还意犹未尽,真正让师生都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
      用适当的电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这是我在枯燥的说明文教学中作出的尝试。叶圣陶老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经历了几次教材改革后仍保留到现在,尽管它在说明文教学中有着典范的作用,但依然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利用景泰蓝制作的科教片录像,先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将整个制作过程口述下来,最后和课文相对照,比较出自己的差距,领悟到课文中说明顺序的合理,说明方法的恰当,语言文字的精确。这样在比较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诵读中学习诗歌。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堪称文学之母。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文需要用美的形式来解读。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着以读代赏,以赏促读。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曾说过:“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疾破舒缓,起承转合;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在教学中我极力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朗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与作者的感情融会,与作者的智慧对话,达成在朗读中揣摩,在吟咏中品味,在感悟中接受情感的熏陶。
      此外,还可运用启发式、情景导入式、自主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次等等教学方法。总之,没有固定模式,不求招式多少,真正能让学生得到实益,知识素养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在走校企联合,订单式教学的路子,授课时间相对灵活。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套,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在不参加市里统一检测的情况下,我往往这样设定我的考试内容:
      背诵(10分)内容:古诗文,现代美文片断(若干内容,抽签决定)。普通话测试(20分)测查声韵调读音;考查连续音变、语气、语调及停顿,断句、语速和流畅程度;命题说话。课本上的基础知识(50分)笔答。开放式作文(20分)对一学期以来课外的拓展作业进行综合评定。例如,在学习《人与环境》一文后,我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文:说说我们的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烟尘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市容市貌污染等等),说说你的治理建议……
      这样的考试形式,既能让学生平时有事可做,让他们觉得在语文课堂上有收获,又能在期末时不与其他学科抢占复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课外拓展作业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大语文的魅力。
      现在的职业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发展的舞台,全体职教员工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实现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办学理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教学改革,高举语文教学改革大旗,一步一个脚印,职教的春天正在一步步走来!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势在必行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