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有效:品德活动化教学的追求

    时间:2021-07-15 00:03: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品德新课程的推进,活动化教学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步入了片面求“动”的误区。如何帮助教师从困惑和误区中走出来,切实提高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者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开放教学 动态生成 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166-01
      随着品德新课程的推进,活动化教学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步入了片面求“动”的误区。他们认为品德活动数量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这种做法过于关注活动的外显状态,而忽视了活动中的思维成分,这样的教学,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却游离于目标之外,这是对课程性质的曲解和误读。那么如何帮助教师从困惑和误区中走出来,切实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品德活动化教学体现其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明确活动目标,在开放的教学中求实效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教学是低效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也是如此。如教学《和好书交朋友》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然而,我们都明白,要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解决的。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课时开展“故事交流会”: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人物故事在班上进行宣讲;找找身边的“阅读之星”,由他来谈谈自己是怎样喜爱上读课外书籍的?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对读课外书产生了兴趣,了解到了读课外书的好处。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来选择好书呢?怎样来科学读书呢?围绕着这样的要求,我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开展交流读书体会,推荐好书,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书体会等,使学生知道读书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并带领学生进入“电子书库”,开展上网选择阅读书目,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应怎样来挑选合适的书籍来阅读及下载名言佳句等。学生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贵在平时的坚持。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如何来检测孩子们是否已经正在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呢?我因势利导,组织开展第三项活动:利用每个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相互交流,最近自己看了哪些书籍?书中哪些内容深深吸引了自己,并将书籍推荐出来存放班级图书角,让班上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读书的快乐。久而久之,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养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这样,在目标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选择好书的途径,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达到了活动承载的教学目标。
      
      2 抓住教育契机,在动态的活动中求生成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会生成出多姿多彩的课堂状态。我们要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要敏捷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不断重组从学生那里反馈而来的各种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给予充分利用,将其转化成为精彩的教育原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走向洒脱,走向大气,走向睿智,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有效性。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可爱的小动物》时,设计了一个放飞鹦鹉的活动。教师准备了一个关有鹦鹉的鸟笼,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保护动物的教育,然后把笼子提到窗口,打开笼门,放飞鹦鹉。此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跑到窗口,老师引导小朋友对鹦鹉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放飞活动结束,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他们的教学。然而没想到那只鹦鹉也许习惯了笼养生活,一直在窗口鸣叫,不肯离去。小朋友也时不时望着窗口。此时,老师没有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上下去,而是又来到窗边,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你们听,我们给了小鸟自由,小鸟还舍不得离开我们呢!让我们再对小鸟说说话吧!”学生们一下就说开了!有的说:“小鸟,再没有人会伤害你了,你快走吧!”有的说:“小鸟,小鸟,你自由了,我们不会再把你关起来了!”有的说:“快去找你的朋友吧,我们会保护你的!”……“鸟叫”成了宝贵的生成资源,这位教师就是及时捕捉住了这一资源,及时调整自己课前的预设方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来和小鸟说心理话,此时孩子们的话语是真实的,是富有感情的,真正说出了对小鸟的爱。这样的教学不为活动而活动,让生成变亮点,让精彩延续,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
      在这案例中,教师的处理是机智的、民主的,他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这种情感是内心的而非表面的,这种体验、认知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
      
      3 注重活动践行,在主动的参与中促内化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可见,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过程,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去巩固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如在教学《待人接物讲礼貌》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的意思和会简单运用“礼貌动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当客人来你家做客,你会怎么办?当你想向他人借东西时,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进行模拟表演,学生在活动中调动了原有的生活积累,教师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
      品德新课程教学,丰富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有效的活动,成就精彩的课堂。

    推荐访问:品德 追求 教学 活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