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公共外交下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1-07-02 04:00: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媒体格局的产生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力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传播力来说,是一国提升公共外交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在公共外交下对中国国际传播力进行建设是各大媒体及媒体人员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外交下中国国际传播力对国家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力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最后提出了几点公共外交下促进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力;国家软实力
      最近几年,我国在公共外交方面,主要是将政府部门作为导向,将传播作为媒介,对国际公众态度进行影响,对本国形象进行塑造,以确保外交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国际传播力对一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公共外交下中国国际传播力的建设进行了几点思考,旨在为我国的公共外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公共外交下中国国际传播力对国家的影响
      (一)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基于现代媒介的国际传播力对我国政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过去,人们很难对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国际传播力较低,导致人们无法对一些涉外事件进行了解,阻碍了民众对这些事件的参与。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外政一体化的发展。第二,现阶段的媒介格局所提倡的是全民参与。对于民众来说,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来发表对国内外事件的看法,体现的是全民普及性。所以如何通过公共外交工作来加强舆论导向是促进传播力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二)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
      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具有紧密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在国际传播力建设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影响我国公共外交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的软实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方法和手段,对我国文化以及价值观等进行正能量传播,才可以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确保我国价值观能够被世界所接受,进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1]。
      二、我国现阶段传播力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一)受众问题
      要想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就必须对受众进行准确把握。但是由于我国在受众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观念陈旧、投入不够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欠缺等。所以,要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国就需要增强对受众研究的重视,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注重信息反馈,并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重点突破战略
      重点突破战略指的是对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对象等进行合理选择,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全面增强国际传播力。经调查表明,在2002年,我国的传媒实力仅为美国的56%,并且国际传播力仅为美国的1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媒体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所以,要想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就必须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点受众应是海外受众;第二,重点渠道应是新媒体与外文媒体;第三,重点地区应是西方发达国家;第四,重点人群应该是社会精英[2]。
      (三)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是影响一国传播力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传播的特性取决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所以,传播人员需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创新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利用故事法引领中国走向世界,凭借真诚的态度来获取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可度以及信赖度,进而促进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建设。
      三、公共外交下促进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报道的公信力
      第一,应该着重培养媒体对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综合能力。对于一些国内新闻事件以及国际新闻事件来说,应该尽快安排相关记者赶赴事件现场,对新闻资料进行及时获取,尤其是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外媒不能对现场资料进行及时获取,如果本国媒体不为其提供相关的素材,外媒就不可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报道。反之,如果本国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及时介入新闻事件,就会打开消息流通窗口,彰显媒体报道能力,进而提升本国的国际传播力。例如在发生新疆“7·5”事件之后,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要国内媒体就对事件实况、事件起因、死亡人数以及官方表态等进行陆续披露,西方媒体不仅对这些内容进行大量引用,同时也为我国传媒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3]。
      第二,应该加强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要想提升我国的公共外交能力,就必须加强媒介对国际受众的吸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具备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一些独特的评论。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衡量它的实力标准在于速度与深度,在若干重大事件报道之后,就能够了解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进而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例如中央电视台就完善了评论员制度,让评论员参与到事件解读当中。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要想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就需要培养一些擅于在西方语境以及思考方式下进行新闻工作的传媒人才,以确保媒体深度板块可以和国际水平进行有效衔接,进而提升本国的国际传播力。
      对于媒体报道能力而言,新开展的国际媒体应该对各种困难进行克服,对自身不擅长或者是不熟悉的领域进行快速掌握,并尽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对于新华电视而言,其报道手法与中央电视台相比要稚嫩许多,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还主要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也就是用主持人播报与静态画面来展示现场画面,随着长时间的发展,这种报道方式会降低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甚至会被受众手里的遙控器淘汰掉,不仅降低了中国国际的传播力建设,也阻碍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影响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确保报道的客观公正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多数人都认为只有积极的或者是正面的报道才能够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进而促进本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发展,实际上,这是一种影响我国传媒事业发展的误区。客观公正地报道不仅可以对媒体姿态进行彰显,还有利于塑造民主、开放的国家形象。

    推荐访问:中国国际 外交 思考 传播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