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式大片:政治与性别隐喻中的自我认同

    时间:2021-06-27 12:0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1年底至2012年初,张艺谋导演的、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影片《金陵十三钗》,在内外主流媒体的期待中声势浩大地上映了,进而引发了中国大片史上再一次的全民评论的热潮。
      概观学界、媒体和网民的热论,在这部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视听效果方面,大部分以褒扬为主,更有人认为这是“十年来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同时,也有人在张艺谋的创作立场与价值认同方面,拥有较为负面的评价。有学者表示,电影增添了原小说中没有的约翰这一角色,是最大的败笔,认为此举为中国在对西方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也有人从电影之于小说的改编逻辑、人性救赎的暧昧立场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批判。
      张艺谋作为国际上熟知的中国导演,影片《金陵十三钗》或集中反映出,中国式大片在叙事策略、美学风格以及价值观立场的表述倾向,并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自我认同的时代症候。
      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化创作倾向
      自2002年张艺谋的影片《英雄》问世以来,中国正式进入了大片时代。“大片”的叫法主要来源于中国创作者与观众,对于好莱坞大制作影片的一种感性认识:大投资、大明星、大特效。
      1994年,第一部好莱坞影片《亡命天涯》被我国引进之后,取得了两千五百万的票房佳绩;1997年《泰坦尼克号》引入中国后,中国观众对它痴迷更是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观众在经历了前所未有、新鲜刺激的视听体验后,逐渐以“大片”来称呼那些在极大程度上满足视听快感的影片。尤其是中国加入wT0以后,按照国际条款的规定,中国在引进外国电影的同时采取分账制;尔后随着前期摄影与后期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银幕上的视听奇观令中国观众应接不暇,中国观众那愈发强烈的视听需求和观影口味,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培养起来。
      中国式大片的取悦式的国际化创作倾向,自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开始无疑是明显的,这也是中国电影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影坛,最便捷的通道和惯常策略。
      从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对原著的改编,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人太迫切地想要得到象征着电影界最高荣誉的奥斯卡金像奖。这种渴望与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建立起来的自我身份认同的策略一脉相通。换言之,对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渴望,来自于对“他者”的心理认同。所谓“他者”之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这与八十年代的官方主流话语“与世界接轨”中的“世界”的所指异曲同工。
      如今,中国电影立志于打开欧美市场、跻身于世界影坛,在一次次的奥斯卡争夺战中,不断地以各种姿态、策略,取悦式地呈现出中国电影“与世界接轨”的极大诚意,从而在叙事策略与美学风格方面,呈现出种种“认同他者”的姿态。中国商业大片在国际影坛上的种种形象,均在不同角度上诠释着这样一个一直以来令西方人兴趣盎然的问题:“中国何为?”以主体性的立场来看,这个发问和一直令中国观众不满的关键在于:“我是谁?”
      八十年代盛行的官方话语“与世界接轨”中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个不争的文化认同现象:中国对于“世界”的想象,是一种对于西方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同。而这个口号中的“世界”实际上并不包括地理、人口、资源占全球三分之二的亚、非、拉大面积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建构了这样一套话语表达:西方与中国——文明与野蛮。时至今日,中国几乎全盘接受了这种话语策略,中国眼中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异己的概念,苟同于西方人所建立的话语表达,具有强烈的权力等级差。“与世界接轨”在根本上指涉了一种中国为消除这种等级差的焦虑和“野心”,表达出从“边缘化”跻身“主流化”的诉求。这种中国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在当代形成了一套他者认同下的自我身份的界定逻辑。
      目前,“去政治化”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下一种社会症候的表现。在中国的语境下,以电影为主体的大众文化领域中,“去政治化”成为了中国电影人最为显著的政治倾向。
      中国最早的“去政治化”现象在八十年代末期就已初见雏形。这一概念是我国学者汪晖教授最早在《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一书中提出,后在《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一文中加以强化和确定的。所谓“去政治化”指的是“对构成政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的主体之自由和能动性的否定,对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政治主体的价值、组织构造和领导权的解构,对构成特定政治的博弈关系的全面取消或将这种博弈关系置于一种非政治的虚假关系中。”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政治状态:“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增长、全面小康和民主等概念均可以看作是一种‘去政治化的’或者‘反政治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关键概念,正是这些概念的流行导致了人们没有能力展开深入的政治思考。”
      2002年的影片《英雄》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都并不陌生的刺秦的故事,身怀绝技的刺客在有能力绝杀秦王的情况下,因为悟到了“只有秦王才能真正拯救天下于水火之中”,从而一个个放弃了刺杀念头。影片中除了唯美主义风格的艺术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秦国“大一统”理念的认同,折射出刚加入WTO组织的中国,不再以彰显中国价值观为主,而是对于当下以美国为主导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球化体系的认同和追随。
      “去政治化”是中国电影面临的首要时代语境,同时,对于中国电影自身来说,“去政治化”也成为中国当代电影主要的叙事策略。引进外国商业大片之后,面临着如此强势的资本与文化输入,中国观众与中国电影人几乎毫无抵御的能力,而大众文化对于视像快感的消费能力又是那样的惊人,而人世之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又是那样地萎靡不振。所以,中国人不得不探索出既符合外国商业大片培养出来的中国大众文化的消费口味的大片模式,又必须合乎中国入世之后“去政治化”时代语境的叙事逻辑。
      反观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身份认同策略,是极为明显的。它添加了原著中所没有的美国人入殓师约翰——这一小混混变身大神父的角色,并将“秦淮河女人”玉墨的姿色,渲染至倾倒众生得一塌糊涂的高度;同时,还有一个为了保护女学生而选择易装的中国男孩乔治。就在危险临近的时刻,终于在美国人约翰觉醒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与西方宗教力量,对故事里所有中国角色集体的救赎下,约翰英勇地将“中国未来”成功地救出南京城。
      但是,作为一部讲述人类近代史上所记载的最惨烈的“南京大屠杀”的中国影片,我们却无从寻觅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人文精神的踪迹。
      因此,“去政治化”的艺术叙事策略,是中国缺乏核心价值的精神主体性这一时代症候的体现。而中国核心价值的精神主体性之缺乏,又使得在“去政治化”的时代语境下所坚守的民族性,最终不过是能指意义上的、西方式的“中国”(或

    推荐访问:隐喻 认同 大片 性别 自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