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

    时间:2021-06-15 12:00: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关键词:伊斯兰教伦理 教法学 教义学 古兰经与圣训
      作者周燮藩,194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之一,因具有鲜明的道德色彩而被称为“伦理一神教”。但是,如果按照现代伦理学的标准审视伊斯兰教的传统,我们会发现找不到一个直接对应词,而存在多种类型的伦理论述和道德教育,在伊斯兰教的发展中,都从不同方面显示对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的关注和推动。例如,古代文献中的“美德学”(‘ilmal-akhlaq),集中关注人的道德品性,讨论勇气的性质、智慧和宽容的行为,以及这类值得追求的品质的培养等。一般都要提出一些优秀人物的理想模式,然后分类描述应有的行为举止、感情风度和思考方式。归之于十叶派学者奈绥尔丁·图西(1201—1274)的《奈绥尔伦理学》(Nasrean Ethics),也许是这类文献的典型例子。再如,在“纯文学”(adab)领域,一个共同的主题是高贵的行为方式,即在治国、行医、经商及其他重要的社会活动中如何待人接物,处世为人。马韦尔迪(?一1058)写的一篇短论《世俗和宗教的礼仪》(’Adab al-Dunya w-al-Din),收集不少先知和圣门弟子的道德格言,属这一类的伦理学著作。这类文献通常是在某一职业方面提出智慧的告诫。典型的有塞尔柱克首相尼扎姆·穆勒克(?一1092)的《治国论》(Siyasat-namah)。还有一些小品或小说类作品,用嘲讽和赞扬的手法将道德说教寓于喜闻乐见的故事中,享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泰伯里(?-923)、伊本·赫勒敦(?一1406)等人的历史著作,也被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
      总之,从上述分析看来,在伊斯兰教中,道德与宗教合为一体,很难将伦理学从中剥离出来。不过,从伊斯兰教的传统看,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伊斯兰教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主要蕴含在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
      
      一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一切精神和伦理问题的最后依据。但是,它不是一部系统论述伦理学的著作,只是通过律例和教诲对人生日常行为的许多方面,提出大量道德规范和伦理告诫。经文所面对的听众,常常是“信道而且行善的人”,即“归信真主而且行善者。”是否行善与真诚信仰、后世获救紧密相关(2:184,195:7:56;17:7)。信仰独一真主,就是寻求和趋向正道,而扬善戒恶则是最终目标。行为与信仰的一致,也是道德和宗教的结合,这就是伊斯兰教伦理的实质。
      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经文告诫人们要宽厚仁慈、慷慨大方。对待教胞要谦卑忍让、言行得体、诚实克制、忠于誓约。还要和善供养父母、不欺负孤儿寡母。在部族仇杀的问题上,经文认可古老的报复习俗,但在强调同态复仇的前提下,提倡代之以血金,最好是宽恕。经文还对婚姻、家庭、遗产继承问题作了详尽的规定,其中伦理的考虑非常明显。经文还强烈地谴责傲慢、自私、吝啬、欺诈、贪吃重利和赌博等行为,并对偷盗、私通、诬告不贞等规定严厉的刑罚。总之 ,我们如果将这些经文分类归纳后,可以看到一个近乎系统的道德准则法规。
      穆罕默德在宣读启示和建立伊斯兰教社团的实践中,用清楚有力的语言强调了三个与伦理有关的观念:真主的独一:末日审判的实在;服从真主及其使者。严格的一神教义是对部落宗教及其功利性习俗的否定,为新的道德约束力提供了一个绝对的权威。伊斯兰教虽然也吸取良好的部落习俗,但合格的伦理依据只存在于真主的意志中。伊斯兰教中只有一个绝对的道德命令和一个普遍适用的伦理体系,都源自惟一的主宰者真主的意志。真主通过《古兰经》向人类显示了自己的意志,凡是相符的就是善行,反之则是恶行。
      穆罕默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反复描述了审判日的情景,申明在清算时,所有的人都要站在真主面前,根据他们生前的信仰和行为,判以进入天国和打入火狱不同结果。由此,伊斯兰教伦理确立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的观念。虽然伊斯兰教从许多方面看都是注重实践和现世的宗教,但在伦理观上总是打有浓重的末世论烙印。穆罕默德宣布的启示对部落社会的道德观念有强烈的批判。在迁徙麦地那后,他建立了以宗教为纽带的社团组织,宣布一切事情要服从真主及其使者的裁决。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在伊斯兰教的社会里,一切个人和社会行为都要服从真主的意志;宗教义务和道德规范、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是很难分开的。比如施舍、斋戒等功课,就与道德规范浑然一体。因此,《古兰经》不仅提出真主独一的教义,而且还为日常行为制定规范作了尝试。
      随着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帝国的宗教,《古兰经》已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现实需要。作为穆罕默德言行记录的圣训于是大量出现,在8-9世纪形成经典文集。和《古兰经》一样,这些圣训文集也没有系统论述伦理学,但是包含大量的道德教诲和行为规范。事实上,数以几十万计的圣训中,在伦理方面的内容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其中,既有对宗教义务和礼仪的细微要求,也有大量关于个人生活琐碎小事的论述,如衣着、剪须、打哈欠等。这表明伊斯兰教要管辖人们的所有行为,并不区别宗教与道德的异同。圣训的这一发展趋势对同时发展起来的教义学、教法学有重大影响。
      
      二
      
      伊斯兰教义学起源于内部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冲突,因此争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含有伦理判断和道德思考的性质。早期最重要的教义学派穆尔太齐赖派以五项原则为纲领,实际上使真主的正义成为讨论的中心。他们相信真主的独一和正义,主张赏善罚恶,并应以行动趋善避恶。对具体行为及当事人应作出赞扬或谴责的判断,如诚实者应予赞扬,欺诈者应受惩戒,这就是正义。依据穆尔太齐赖派观点,这种伦理判断从整体看是人性的。但是由此提出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证明这种判断是正当的?大多数穆尔太齐赖派学者认为,真主以道德法主宰世界,“他在六日之中创造了天地万物……以便他考验你们,看你们中谁的工作是最优的”(11:7)。将这种考验说成是强加于人的,有失于公正。因为真主已赋于人全部的能力去理解是非,辨别善恶,因而有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自由。真主根据人类自己构建的行为赏善罚恶,因此是公正的。穆尔太齐赖派认为,人类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是理性和直觉的结合,事实上,人类是依据某种理由 (illah)或基本原则来“营谋”现实框架的。先知传递的启示中提到这些原则,并作了证实、引伸和强调。这些观念被有的学者称为“理性伦理学”。

    推荐访问:伊斯兰教 伦理 形式 意义 传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