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上)

    时间:2021-05-24 16:01: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6月,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7个县级革命政权,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10支成军建制的部队,是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这块革命根据地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带黄河,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100万人英勇牺牲,以一腔热血和伟大精神铸就了“红旗不倒”的崇高荣誉,形成了“忠诚奉献、勇毅创新”的大别山精神。这块根据地创建时间之早,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火,诞生的红军队伍之多,所经历革命道路之坎坷悲壮,是当时全国许多革命根据地所不及的。她具有中国革命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块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成为鄂豫皖、豫鄂边、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大别山解放区。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是全国唯一保持在党的领导下22年人民武装斗争持续不断、28年革命红旗不倒的老区。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鄂豫皖地区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都比较早、发展比较快,发动群众做得充分,统一战线工作扎实,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并成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苏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阶级等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以陈独秀(怀宁人)、董必武(红安人)、陈潭秋(黄冈人)、高语罕(寿县人)、蒋光慈和陈绍禹(金寨人)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员和武汉、上海、北京等地早期党组织,对鄂豫皖边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建党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1920年10月,刘狩西等在金寨县境内燕溪小学建立了马克思义学习小组。1922年春,陈潭秋在黄冈发展党员,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陈策楼小组。1922年春,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高语罕,作为陈独秀“策划在各地组织共产党小组”的安徽联系人,在寿县建立小甸集党小组,1923年冬扩展为鄂豫皖边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小甸集特别支部。1924年,詹谷堂等在金寨县建立第一个党支部笔架山党支部。
      北伐战争后,1926年12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这里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对鄂豫皖边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别山区广泛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进行了抗息、抗粮、抗捐、抗债和均粮、借粮等工农运动。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使得農民协会成为农村中的唯一政权机关,人民群众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为后来的土地革命中建立苏维埃政权探索了宝贵经验。
      另外,大别山区地势险要、物产多样等自然条件,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领导大别山区红军和革命群众从血泊中奋起,高举土地革命战争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分别成功爆发了黄麻、立夏节(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装起义,从此谱写了创建鄂豫皖根据地的伟大华章。
      从创建到抗日战争爆发这十年中,一般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辉煌历史划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创建和统一阶段(1927年7月—1930年6月)。在这一阶段,大别山地区党组织贯彻 “八七会议”精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武装起义。1927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成立了以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成功发动了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后来改为红11军31师,形成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中共商罗麻特委成立了徐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人为正副指挥的指挥部,成功发动了立夏节(商南)起义,创建了红11军32师,形成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到12月,在中共六霍县委和六安中心县委领导下,在红32师有力支援下,成功发动了六(安)霍(山、邱)起义,创建了红11军33师,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与此同时,在鄂豫皖边区还爆发一些武装起义。其中有湖北黄(梅)广(济)秋收暴动、河南信阳四望山暴动、安徽潜山请水寨暴动等。
      在成功爆发的三大革命武装起义中,立夏节起义全部在金寨县境内爆发,六霍起义主要在金寨境内爆发。金寨县成为鄂豫皖边区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
      实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组建红1军,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发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决定将湖北省的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罗田、应山(后增加黄冈、安陆),河南省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后增加罗山),安徽省的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颖上、合肥等三省边区的20余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别区,建立以郭述申为书记的鄂豫皖边特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
      同年 3月18日,中共中央给鄂豫皖边特委并转红31、32、33师的指示信决定,将这三个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和军部,统一指挥边区的武装斗争。明确红1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指定红1军军师的主要领导人及其组织隶属关系,许继慎任红1军军长,全军2100余人。 6月下旬,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民主选举甘元景为主席。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1军、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实现了党对根据地、对红军的统一领导指挥,正式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它进一步发挥了“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据长江交通,有直接威逼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重大作用。

    推荐访问:鄂豫皖 革命根据地 重要地位 贡献 卓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