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连续性

    时间:2020-12-24 20:04: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表现为公共政策变动前后内容脱节、公共政策阶段稳定性缺乏、公共政策过程任意中断。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降低了公共政策的可操作性,更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而地方政府官员短期任职与晋升锦标赛、地方政府 “自利性”以及公共政策责任追究主体不明是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公共政策法治化是解决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 连续性
      作者简介:嵇晨诗,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147-02
      一、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的概念
      在非变革式的发展中,具有良性社会效益的公共政策在未完成自身使命之前,其于不同阶段的目标、方法等应保持基本的连续性。公共政策的连续性指“不同阶段之间的政策 在目标、手段和效果等维度保持的某种继承性和一致性。”而公共政策的连续性不仅仅表现在不同阶段公共政策内容等方面的继承性上,也体现在其持续时间的适度性上,更呈现在其一整套公共政策过程 的连贯性上。因此,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即公共政策变动前后的内容、方法等维度脱节;公共政策缺乏阶段稳定性;公共政策过程任意中断。
      (一)公共政策变动前后脱节
      公共政策变动前后脱节即政策较变动之前的内容、手段等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某种继承性。例如湖北蕲春县关于整治石材产业的政策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2011年,湖北蕲春县政府为了提升县里石材开采企业品质,规定将按照“保大关小”整治原则 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然而,县政府于2012年又出台了 “2013年全面关停饰面用石材矿山和石材加工厂”的政策(蕲文办[2012]85号文件),政策变动之后的内容较之前的政策内容明显脱节:前者是以产业整治为主,而后者以产业取缔为主。
      (二)公共政策阶段稳定性缺乏
      公共政策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公共政策在各阶段具有基本的稳定性。公共政策的稳定性指一项公共政策出台之后,一般都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其所指向的公共政策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阶段性的持续稳定是公共政策能够有效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离开了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即无连续性可言。广东省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于2011年10月11日发布楼市调控新政,规定翌日起放宽限购(佛建管[2011]205号)。而此政策公布不到12小时,即被该局自行取缔, 是公共政策缺乏阶段稳定性的范例。
      (三)公共政策过程任意中断
      政策科学的主流理论认为,公共政策过程是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与政策终结等阶段以及这些阶段的连续运动所形成的政策周期。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在没有明确被取消的情况下,理论上,经过一段时间公示后即进入执行阶段。而实际生活中则不然。深圳市交通委联合交警局于2011年5月26日发布“从7月1日起禁止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上路行驶”的通告。6月23日,深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将“禁令”修改为“限令”。到了该“限令”执行之日,有关部门却没有开展清查电动车行动,此前颁布的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二、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的危害
      (一)资源浪费
      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造成了沉淀成本 的虚耗,如公共政策变动前后内容脱节不仅会造成已投入决策资源的浪掷,也会致使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各方面的损失:不管新旧政策在目标价值取向上或实现路径上有多大的相似之处,因时间迁移存在着各种政策变动初始量的不同造成一定变动成本的损耗;随着公共政策的更替,目标群体需要重新接受、学习新政策,抛弃对旧政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新旧政策转变越大,频率越高,政策受众者的学习成本就越高,资源浪费即越严重。
      (二)公共政策的可操作性下降
      公共政策的连续性缺失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政策具体操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公共政策要顺利执行,有关部门需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告知政策执行人员与政策对象明确的政策目标、内容等。公共政策在短时间内变动,而变动的相关细则又未及时跟进,此种情况不但会造成政府部门具体执行人员对政策内容等的不解,而且也易使政策目标群体感到疑惑。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
      地方政府公信力即地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制定政策,有效地履行职责等而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而在规范的现代政治生活中,绝大多数公民对地方政府的认识与评价来自于其接触的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因此,如果地方政府决策严谨、政策执行力强,公正、合法、守信,那么,公众即会认为这是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反之,公众则对地方政府持不信任态度,甚至抱有抵触心理。公众对地方政府所持的不信任态度会阻碍正常的解决问题方式的产生,发展出各种不正常的社会问题。”
      三、公共政策连续性缺失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官员短期任职与晋升锦标赛
      地方政府官员的短期任职与官员为升迁而进行的政策创新是造成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不连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领导人大多是上级政府提名推荐的,有的官员任期未满就因为各种原因被调离原工作岗位,而随着每届地方政府官员的变化,其思想和意志以及所关注问题角度也相应转变,公共政策也随之产生变化。此外,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晋升锦标赛”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从未停止。官员关心其在“官场”升迁的机遇,而升迁的资本在于官员在执政期间之办事成绩,政策创新便是政绩中重要的一类。此种公共政策创新在公共政策决策和终结缺乏制度化渠道的体制内,其生命周期易受到领导者个人对其角色定位认知和执政价值观的强烈影响,也易于因领导者的变更而终结。

    推荐访问:公共政策 连续性 地方政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