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英译汉中关于引申法的运用]汉中英郦庄园

    时间:2019-02-11 03:29: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引申法是英译汉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词义的引申和句义的引申两个方面探讨了引申手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引申 抽象 具体   
      翻译的方法种类繁多,本文旨在以英译汉的实例分析引申法的运用。引申是指从原词的内在含义出发,结合语境和翻译的表达习惯,在译文中对某些词句作一定的语义调整,以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1]。常用的引申法又可分为二种:一、词义的引申;二、句义的引申。
      
      1.词义的引申
      
      英译汉时,有时会发现某些词在英语词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直译的话,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这时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意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申,从而选出比较恰当的汉语词来表达,这就是词义的引申。在这种方法里,常用的又有两种:1.将词义作抽象化的引申;2.将词义作具体化的引申。
      1.1词义抽象化
      在现代英语中,常常用一个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个事物或一个概念。翻译这类词时,就要采用词义抽象化。词义抽象化就是将原文具体形象的词加以概括性引申,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1)She felt that this moment of interview for her first job was a tremendous inch in her whole existence.
      此句中的“inch”是一个表示度量衡的具体单位名词,如果直接译为“英寸”,显然译文不通顺。只有把它引申为抽象化的概念“地位”,才能准确、形象地表达原句的意思:她感到这第一次求职会见,在她整个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imperialists.在这一句话中的 “tiger”(老虎)和“ape”(猿)两个具体的动物形象只能抽象地分别引申为两种动物的属性――“残暴”和“狡猾”才能使该句的含义自然地表达出来:帝国主义者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3)When he said“good-bye”,I did not look at him;I was afraid he would understand my eyes.
      这一句中的“eyes”为具体的人体五官之一,但若译成“理解我的眼睛”,也太荒唐了,毕竟这不符合汉语的动宾搭配习惯,令人费解。有人译为:他向我道别时,我没看他,生怕他会从我的眼神里看出点什么问题来。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能读懂一个人的心思与意图,所以这种译法符合汉语的习惯,形象地传达了原句的含义。
      1.2词义的具体化
      原文的某些含义比较抽象、概括、含蓄的词或词组,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译入语使用习惯加以引申,作具体化表达。例如:
      1)Vietnam was his entree to the new Administration,his third incarnation as a foreign policy consultant.
      此句中“entree”一词,本意为“进入权,入场权”的含义。如果仅仅概括地译为:越南战争成了他进入新政府的入场权。他担任政府的对外政策顾问,那是第三次了。则句意可以理解,却还不够直接、具体。但若把“entree”译作“敲门砖”则更具体、形象而明确,十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When the Sheridans were little,they were forbidden to set foot there because of the revolting language and of what they might catch.
      这句中的“what”引导的是一个名词从句,做介词“of”的宾语。如果把“what”仅译成“什么”,那还不完整、具体,会令人发散地想到一切由“什么”引导的抽象概念,如:什么东西,什么问题,什么习惯等等。因而这句的译法只有将“what”具体引申为“什么毛病”,才更能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得清楚、明白:谢里登家的人小时候是不允许走进那里的,生怕学到一些下流话,或沾染上什么毛病。
      3)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all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本句中的“the green”,在译文中不能含糊的译作“绿色”,否则会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通过上、下文,我们知道此处的“the green”实为“the green traffic light”的含义,所以只有进行具体化引申,译作“绿灯”才能清晰地传达原句的本意:我前头的那辆车停了,我错过了绿灯。
      4)He heard the two men shout,but decided it was too wet to go out to buy the“extra”.
      如果把“shout”一词译成“叫喊声”就太泛了,因为它会令人想起诸如:“恐惧的叫喊声”等等。这就要求译者根据原句的上、下文的实际情况,具体地译为符合该词在此处的含义,在这句中,“extra”是“晚报”的意思,因而“shout”指的是“叫卖晚报的声音”,所以要具体化地把这一句译成:他听到了那两位男士的叫卖声,但是雨太大了,他并不想出去买一份。
      
      2.句义的引申
      
      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句子,其结构与汉语的习惯表达结构有不小的差别,如果只是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那很可能会使译文拗口难懂,或者译文虽顺却貌合神离。如果能通过表层结构看到深层内涵,结合语境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加以引申,那就会使原句的意思充分地表达清楚,这就是句义的引申[2]。例如:
      1)“Look,we’re not teenis people.We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I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
      后面两句若直译为:我们在那儿会感到不好。我在那儿会感到不好。意思十分模糊,令人费解。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将这两句的意思加以引申,译成:听我说,我们不是打网球的人,那儿不是我们去的地方,不是我去的地方。这样更确切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
      2)The sustained effort,work and worry had cost him dear.
      这句里的“had cost him dear”不能译为“使他损失不小”,因为究竟“损失”的是什么,不够明确,通过对构成主语的“effort,work,worry”这三个词的理解,我们知道,这种长期的操劳和忧虑使他心力交瘁,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
      3)His dream had come true.It was too much at once.(J・kjelegard“The Black Horse”)
      这一句中,主语“He”――杰德,一直想拥有自己的马,现在他驯服了一匹大黑马,在他的梦想一下子成为现实的时候,很显然,译者在此是不能把第二句简单地译为:突然一下子太多了,而应引申为“一下子叫他有点承受不了”,才能更准确地再现主语“He”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
      4)Clever heads than mine might have seen his drift.
      这句里的“drift”一词意思是“大意、要旨”(general meaning or tendency)。如果译成:一个比我还要聪明的人可能已经看出了他的意思。这样一译就着重强调了“我”的愚笨,与原句所强调的着重点不同。实际上这一句意在指“他”的深藏不露。所以,真正能传达原句含义,明确褒贬导向的译文为:一个比我还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语言中的句子是人类将以深层结构形式存在的概念系列活动转换为以表层结构形式发出的信息系列活动,同一深层结构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表层结构中,也就是说,同一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出来[3]。即译者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思维内容,使译文的意思和风格与原文的相符。我国翻译工作者陈廷曾经说过:“……以盖房为例,理解英文就是打基础,译成汉语就是做地面工程,房子的型式如何,结实不结实,舒适不舒适,美观不美观,都是在地面工程上再表现出来的。因此这一部程序的重要性一般是超过了对英文的理解。”译者要想保证译文表达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与形式美感,掌握和运用引申法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推荐访问:汉中 引申 英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