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游戏促进课堂高效阶段计划【优化作业设计,促进高效课堂】

    时间:2019-02-03 03:28: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学生作业之现状分析   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中教师在埋头苦干地改作业,教室里学生在奋笔疾书地做作业。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天天没完没了地改作业,何年才是个头啊!学生:今天又要做死了,这么多作业,老师们都疯了!”
      为何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作业的布置没有目的性,量多质滥。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多做些题目,不会有坏处。于是有些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重复的作业,量多质滥,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不管其中的题目学生做过没做过,会还是不会,也不管是否太难,认为作业越多越放心,甚至有时教师布置作业是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定,缺乏质的考虑。这样会导致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将作业视为一种负担,怕做作业。甚至使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他们只能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2.作业布置层次不明,未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尊重个性差异。建立多层次的作业结构,把握好难易度,增加作业的弹性,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作业自助餐厅”中自由选择,这样的作业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可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一般就是练习册某页到某页,或者就是某练习册第几章第几节的相应内容。这种作业目的性不够明确,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管何种水平的学生都做统一的作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及接受能力,采取了“一刀切”的方法。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撑不下”的现象。久而久之,基础好的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失去进取心;基础差的学生则因为做不来而失去自信心。
      3.作业形式单一,扼杀学生兴趣。
      传统作业一般就是书面作业,很少会是口头的作业,更不用说是什么动手实验或是动手制作之类。形式单一的书面作业,只能是学习兴趣的“屠宰场”。长此以往,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只会做题,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4.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性不强。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埋怨辛辛苦苦批改的作业发下去,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不知道做作业的目的。他们只知道应付完成作业,因为这样最起码不会挨老师与家长的批评。可对于为何要做作业,则很少会有学生去思考。这就导致学生虽然做了很多作业,但作业效率不高。
      如何才能改变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备课组中各教师的力量去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
      二、优化作业设计,为课堂做铺垫
      1.设计预习作业。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预习可为课堂节省大量的时间。有的课只有在学生经过认真预习后,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九年级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学生预习后就可以清楚什么是杠杆平衡、需要探究哪些物理量、物理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步骤应如何,等等。这样,做起实验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目的性很强,就有时间去观察思考实验细节,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支点一定要放在杠杆中心、为什么杠杆要水平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时,为什么一定要竖直向下拉,等等。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很多问题都能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解决,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设计有效科学性作业。
      作业布置通常是为了落实和巩固课堂所学。苏科版的物理课本主要以实验探究来引入新的物理量与物理规律。因此在物理新授课后的作业中应该包含上课涉及的实验的再现题。通过这些实验题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实验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改进方法等,更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物理量与物理规律。例如: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二力平衡》,学生在上课已经经历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个实验。课后作业设计中若增加这两道题,学生将从本质上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1.如图所示,在演示二力平衡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摇 ?摇(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摇 ?摇(填“相等”或“不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与F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F与F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摇?摇 ,方向相反,作用在?摇?摇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张宁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与F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二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1)张宁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3.设计应用性的作业,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在新授课后布置的作业应以基础知识为主。人在刚刚接触一个新事物时,是通过感性认知认识事物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能直接地反映事物。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析作为作业,学生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况且这种物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声、光、热、电、力,与学生息息相关,布置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可使学生思维灵活。若教师布置的作业跨度太大或难度太大,学生就不能再现此物理量与物理规律,作业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在新授课的第2课时,由于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该物理量或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第2课时后的作业,就应是知识综合题。通过这些题来达到学生对该物理量与规律更本质的了解。从而完成学习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4.设计学生主动性作业。
      单一的书面作业,学生肯定会吃腻的,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帮学生换换口味。在教小孔成像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制作简易的针孔照相机;学到电学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电路,自己设计实验,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同时在活动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
      5.设计阶段性作业。
      对于一小节课后的作业,应该是知识迁移、应用题为主。此次训练以后学生将完成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对一单元学习完后,则应该先让学生建立起本章的知识结构。所以此时可布置归纳型作业。让学生归纳本章知识,罗列知识提纲。
      而对于期中复习或期末复习阶段,初期最好是一种以题按知识点先后的顺序排列的题目。通过此种作业,让学生回忆起知识点。后期则应该是综合型的作业,这类作业既能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
      三、作业设计时的注意点
      1.设计作业容量。
      作业布置应尽量做到少而精。只有把质和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千万要杜绝纸小字也小的情况出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设计作业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若学生对该功课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进取,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而对物理学科的爱好也可以在作业中体现出来。传统的作业总是去反复的训练,从而达到应试的需求,我们的作业要尽量做到新颖些,让每一位学生常常保持着好奇心。
      例如:我们的作业可以是学生归纳知识点,给同桌出我自己设计的练习;可以是课本WWW上的动手小实验,比一比谁做的小制作最漂亮;可以是对废旧电池回收、水循环使用率的调查报告;可以是自己制作的实验报告;还有错体集,等等。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让我们的学生常怀好奇心,学会在做作业中用各种方法去参与学习研究,促进他们的发展。
      3.设计作业分层。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老师所授的同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有所差异。既然学生的差异性是必然的,那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尽可能地做到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4.设计时效性作业。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
      当然精心设计的作业需要教师认真批改,对学生学习效果认真评价,教师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就可以及时调控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可以尽可能让学生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秋萍.英语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
      [3]彭蕙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反思.
      [4]丁玉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教材特点介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作业 高效 课堂 优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