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扫除面对群众诉求的“对手思维”等】 对手盘思维

    时间:2020-07-08 07:21: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1年,陕北延安打雷劈死了一个人,有个老农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要追查,毛泽东立即阻止:“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事后,毛泽东让人调查,发现是由于征粮过多、农民负担太重才有这种气话,于是问题很快被纠正了过来。
      重温这样一个故事,不只为了说明一种雅量,更想表明面对群众诉求的正确态度。
      反思近年来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与群众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一些地方的群众之所以不断上访,也是由于有关部门“打太极”、“踢皮球”。说到底,是一些干部在面对群众诉求时出了问题,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愿回应群众诉求;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回应群众诉求;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回应群众诉求;还有的丧失群众立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成为群众的对立面。
      密切联系群众,离不开科学研判群众诉求,真诚回应群众质疑。现实中,有的地方误以为没有群众表达诉求,就天下太平;一旦有群众上访,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群众诉求,要么保持畏惧,采取回避推诿的“鸵鸟政策”;要么简单粗暴,把群众诉求当成“不稳定因素”,甚至动用警力压制打击,结果只能是扬汤止沸。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社会已经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群众的许多诉求都是利益诉求。政府应该看到这种诉求的正当性和日常性,并通过协商的方式平衡、法治的方式解决,而不能采取“对手思维”,不能把上访群众不分青红皂白当稳控对象,不能把群众质疑不分是非黑白当敌对舆论,更不能靠手中的权力,对付群众的合理诉求,把本属于个别人的利益诉求,激化为群体性事件。
      即便是发生群体性事件,面对群众的批评质疑,也不能一上来就急于撇清责任,对群众关切的话题却总是刻意回避;或者先入为主,认为群众“不明真相”,一小部分人“别有用心”。否则,不仅会助长人们的“反面猜想”,也会失去反思“在先行为”的机会。
      去除面对群众诉求的“对手思维”,提高领导干部的“回应能力”,一方面需要消除“思想性隔膜”,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避免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过高的利益诉求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制度性迟钝”,从制度上建立群众表达的平台,加大群众评议的砝码,让群众不支持的项目立不了项、劳民伤财的事情开不了头、忤逆民意的干部上不了位。(来源:人民网)
      
      微博征求民意彰显新理念
      
      上海“两会”召开前,人大代表纷纷开通微博“晒”建议、听民意、做“网民调查”,把百姓声音带入“两会”。
      代表委员开微博,既意味着代表委员倾听民意增添了零距离、零成本的沟通渠道,又代表网络问政迈向一个新阶段。同样值得称道的是,一些代表还通过微博先将部分建议“哂”出来,供网民评议。代表与民众互动的过程,也是把提案、议案打磨得更精准的过程。
      代表委员担负着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神圣使命。如果不是对社情民意了然于胸,建言献策又怎能振聋发聩,提案议案又怎么能力透纸背?代表、委员收集民众意见,这些意见一旦在法律上作出回应,就是民声最直接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考量,代表委员听民意,关系着政治生活的质量。
      “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下得多、下得深,反映在两会上,就是会议开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民主,代表委员底气越来越足。两会的提案、议案不再是一提一议了事,发言也不再是无关痛痒,这种情形,不仅体现了代表、委员们使命意识的强化,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也反映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来源:徐州日报)
      
      好生活不等于富足生活
      
      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把好生活等同于物质富足或奢华的生活。我们的广告一直在塑造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志,就是名车、名表、豪宅等奢侈品。
      好生活真的等于物质富足的生活吗?
      时下媒体经常有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心情却越来越坏的报道,原因就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社会正义还有待进一步伸张,公民权利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个人如果经常无故受到权力的伤害,如果无法捍卫自己的尊严,感受不到周围人群的信任和关爱,相反却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猜测和怀疑,他的物质生活再富足,他的生活也不是好生活,他的心情也不可能好。
      好生活的“好”是综合的指标。富足的、有保障的物质生活,从容优雅的生活情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等,都是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政治权利的落实、公民权利的保障、社会正义的伸张、这些都是好生活中更急于落实的部分。
      (来源:新京报)
      编辑/喻丹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