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企业“双转移”政策战略反应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 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20 03:33: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研究广东“双转移”战略,分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它的不同影响,且描述在它们共同作用下,微观组织应对“双转移”政策可能的战略反应。强调非正式制度对于政策供应者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双转移”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19-02
      0 引言
      广东历来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隐患矛盾隐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遇到了阻碍。广东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部差异大,即使在快速发展的地区,也出现了成长中的四个难以为继: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与环境透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东政府适时的提出了“双转移”政策,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广东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地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黄华华,2008)。政策的出台,导致了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构成了严酷的制度约束,同时也使得其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政策要素吸引力、市场吸引力及要素吸引力倍增。如今,此战略施两年多,已初见成效,但我们仍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原本应“双赢”的战略,为何会被一些企业排斥,即使在转入地给出足够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仍不愿转移?造成如此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双转移”战略仅仅从政策层面强制性推行,但它的实现还是要靠微观组织的遵守落实。仅有政策、法律、法规,缺少转移主体的意愿与动机,“双转移”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正式制度,也离不开非正式制度。企业面对制度压力,结合自身情况,会做出怎样的战略反应?这都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1 文献研究
      新制度主义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注重作为“游戏规则”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1]所谓制度,是指促使组织的形态、结构或行为变得合理、易接受的社会观念、规范或文化(Yiu,2002;Schaltegger,2002)。[2][3]制度一般包含管制、认知和规范三个方面(Kostova,1996)。管制制度包括法律、规章和规则,是政府的强制性权利;规范制度是指其他相关参与者的价值观、信仰和和规范如何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认知制度则是指引导个人和行为的、内部化的、习以为常的价值观的信仰(Peng,2007)。我们通常将管制视为正式制度,而认知和规范统称为非正式制度。周雪光(2003)指出,制度化组织是处于社会环境中的有机体,不是封闭的系统,不是不断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性是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Baron,1995)。如今企业在开展战略活动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是采取种种措施去影响外部环境,从而为本企业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这种活动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决定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包括正式制度,更重要的是非正式制度。组织面对政策的影响也并非简单的适应与顺从,组织已经可以通过特定的战略行为来控制、塑造、构建规则制度。于是,即使在相似的管制、社会和公众政策情境下,企业的战略管理也不尽相同。中国学者邓新明与田志龙(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的转型制度背景下,企业的制度反应行为与企业资源是相关的,而且制度反应策略与行为模式是可以预期的。Oliver(1991)更是用制度和资源依赖理论中重合的观点来预测制度化过程中的战略反应策略,依次分别有:顺从、妥协、回避、反抗和操纵。
      2 制度对企业战略反应战略的影响
      从社会现状来看,“双转移”战略势在必行。从经济学角度,也应该是政企双赢的局面。然而,在某一区域中的企业其行为并非单纯考虑经济利益,它还隐含着区域社会背景,受到区域内利益集团的约束和影响。在此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决定企业“双转移”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2.1 正式制度的影响 当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以政策形式强制执行的时候,构成了组织的正式制度压力。一般认为,产业转移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主体制定和实施的,以转移产业、发展经济为目的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综合”,所以当“双转移”变为一种政策导向的时候,它的内涵不再仅仅只是经济范畴。而且,“双转移”的顺利实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没有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性支持,也都是徒然。
      2.2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正式制度可能是一种显性的直接强制力推行,易理解与解释,但非正式制度常常是一种隐性的,不易识别的、内部化的、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或者信仰。组织间不仅只存在经济关系,还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企业已经深深植入转出地的社会网络,与当地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等结成网络集群,而且它们完全了解当地经营的“游戏规则”,如鱼得水。从“双转移”的角度具体来讲,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主要通过行业协会、公众、上下游经营者甚至是企业内领导员工对“双转移”政策的看法和意见来实现。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习俗与价值观,是否赞同组织的转移行为,组织内部上下是否有意愿转移等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反应。
      3 战略反应表现形式
      从制度基础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战略反应受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战略反应主要是由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决定。所以,总体来讲,影响企业战略反应的要素主要有二:一、制度的强度;二、企业本身的资源与能力。企业本身的资源与能力也是影响企业战略反应的决定因素,这是内在的根本性必要条件。倘若企业对一种制度约束的抵抗动机非常大,但没有自身资源能力的硬件设施,最终只能“有心无力”。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实力足够强大,对整个产业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它将拥有更多谈判资本,甚至可以同制度约束来源进行抗衡。   在以上两种要素的影响下,面对“双转移”政策,发达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将会有不同的战略反应。
      3.1 制度规范强度强,企业资源能力弱 对于一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双转移”政策刻不容缓。在强大制度压力下,此类企业必须主动或者被动的迁移。面对“双转移”政策,一部分小型企业意识到自身实力不够,抵抗风险与成本的能力弱,而欠发达地区拥有广阔的尚未开发的市场,而且生产经营成本低,基于市场与成本的考虑,会自愿搬移。而另一些企业,虽然还留恋发达地区的优势,并无意愿转移。但是面对“双转移”政策的强制力,加上自身并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就地转型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异地转移,实现珠三角地区整体的“腾笼换鸟”。
      3.2 制度规范强度弱,企业资源能力亦弱 对于另一些本来就生存困难的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潜力并不大,政策之于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但他们仍无力回天,可能消极以待,选择放弃,直接倒闭或者转行。
      3.3 制度规范强度强,企业资源能力亦强 当制度压力同企业资源能力二者对于企业的作用力旗鼓相当时,企业面对“双转移”政策更多地可能是一种隐性的挑战。他们利用契机充分调动自身能力,进行就地转型,实现“腾笼换凤”。或者将个别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继续在当地生存。发达地区能源环保要求高,一些产业不适宜继续发展,但是大型企业固定资产多,整体迁移成本将会很高,它们更有可能的是通过战略调整企业整体运作和资源分配,将部分经营流程或者工序转移出去,而留下企业的核心生产价值。
      3.4 制度规范强度弱,企业资源能力强 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往往规模庞大,资金充足、实力雄厚,其战略抉择对社会、经济影响大。它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发展及当地经济未来发展,牵涉到许多相关利益群体。所以,它可以充分利用其社会影响力,改变甚至控制制度要素,或者直接改变公众预期,以此实现就地生存的同时也证明其合法性。他们可以与制度来源的制定者谈判,取得创造一套为大众所接受和遵守的制度规范,符合公众期望。具体来说,它们在“双转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都会充分参与,引导制度规范向有利于它的方向制定,使他们取得表面的合法性。(图1)
      4 结论
      本文将新制度理论运用到具体特殊的中国“双转移”政策上,强调了“双转移”战略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受到制度、社会根植性、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无论是政策要素供应者还是政组织,都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它对于最终的战略实施效果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要素提供者通过本文的研究,至少可以得到如下两个启示:
      第一,政府引导要与企业行为相结合,重视非正式制度影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主观意志,通过行政命令,而是实现政企双赢的过程。广东“双转移”有其经济发展规律包含在内,从根本上企业的走或留,要符合规律、外部合法性要求和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基本状况。
      第二,政府需要切实理解组织实际状况,保障组织合法性,吸引企业主动转移。产业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投资环境适当的地区,只要政府服务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支持,规范市场秩序,形成良好氛围,就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投资者就会趋之若鹜,主动转移。
      本文的不足在于,本文仅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观点与意见,得出的观点仍待实证的检验,且相关观点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完善,这也是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邓新明,田志龙.企业制度反应策略模式研究:中国经验[J].经济管理,2009(31):73.
      [2]周微,罗巍,石晓利.产业转移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7(5):258-259.
      [3]孙卫,唐树岚,管晓岩.基于制度的战略观:战略理论的新发展[J].科研管理,2008(29):15-20.

    推荐访问:视角 转移 主义 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