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英请柬对比研究 中英糖果文化的对比研究

    时间:2019-01-10 03:22: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对中英请柬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包括通过作者对中英文请柬的不同点的分析给请柬写作者和阅读者一定的指导以避免在请柬交际中发生错误;中英文请柬的不同和社会距离,权力距离等文化因素有关。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有:1)对比中英文请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分析造成中英文请柬不同点的成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中英文请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中英请柬 对比研究 原因分析
      
      1.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请柬作为一种交际方式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柬,也称请帖,是单位或者个人为约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出席某个会议而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它是社交活动中传递感情、通报事务的一种便捷的联络工具。也可以说它是礼貌性的“通知书”,通知对方在什么时间、地点,参加什么活动或集会。有时它也作为入场的凭证。在国际交往中不能正确理解一封请柬或是错误地发出一封请柬都将会引起交际失败。中文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近些年来关于中英文语篇的对比研究逐渐增多,吕叔湘先生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而对比则是更侧重于不同之处的比较”(许余龙,2002)。关于中英文语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委婉语、自谦语,以及中英文在句式、句法等方面。然而,目前关于邀请的书面形式请柬的研究甚少,系统全面的中英请柬介绍也很难见。作为邀请的书面形式请柬具有更加严格和简洁的特征并且有严格的格式要求,邀请者必须清楚地告诉被邀请者自己的意图,并同时达到与被邀请者良好交流从而使自己的邀请被接受的目的。因此,一个关于中英文请柬的全面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所在。另外,本文的目的还包括通过笔者对中英文请柬的不同点的分析给请柬写作者和阅读者一定的指导,以避免在请柬交际中发生错误;中英文请柬的不同和社会距离、权力距离等文化因素有关。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有:1)对比中英文请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分析造成中英文请柬不同点的成因。本文的资料收集来自于互联网和中英文的信函写作教材也包括自身和亲朋好友收到的一些请柬。
      2.理论依据
      请柬的作者不一定知道被邀请人是谁,但是他一定清楚地是邀请的目的是什么。写作请柬的过程即是作者与读者的一次交流,猜测读者阅读后的反应,思考着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请柬具有吸引力,如何才能说服读者接受邀请。从这方面来说,请柬和口头邀请具有相似性,所以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实现邀请目的的。
      2.1言语行为理论
      John Austin首先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集中讨论了言外行为。Searle(1969)提出言外行为需要满足四个真值条件:
      1)the prepositional content(命题内容)
      2)the preparatory condition(准备条件)
      3)the sincerity condition(真诚条件)
      4)the essential condition(必要条件)(黄衍,2009)
      请柬的写作也需要满足如下的条件:1)内容指的是一个将来发生的行为;2)被邀请人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并且作者相信被邀请人有做此事的能力;3)邀请者真诚地发出邀请;4)请柬保证了被邀请者执行邀请的权利。
      2.2面子理论
      Brown & Levinson在1978年提出了影响深大的“面子论”他们认为:如果人们在交际中要互相合作,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即每个人在交往中的面子要靠对方给予或保留。他们将面子理论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或阻碍。当发出邀请时,怎样维护被邀请人的面子,什么样的措辞会影响被邀请人的面子等是本文要考虑的问题。
      2.3礼貌原则
      Leech将礼貌原则分为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原则。礼貌原则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的标准:Leech提出,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数量准则、质量准则或相关准则,拐弯抹角等。顾曰国基于中国人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的礼貌原则:称呼准则;贬己尊人准则;雅言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本文的分析是基于这些原则之上的。
      3.典型案例及原因分析
      本文将选取这两例具有代表性的请柬来做具体分析。
      英语请柬:
      (俞如珍,1997)
      3.1中英请柬的相同点
      在内容上都包含以下几点:邀请者、被邀请者、邀请描述、时间、地点、场所和活动。这六点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少了任何一个都将破坏语篇的完整性。通过比较发现中英请柬的功能是一致的。都传递一定的信息并且创造或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份请柬的基调都非常正式、庄重和礼貌。
      3.2中英请柬的不同点
      3.2.1英语请柬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
      发出邀请和陈述晚宴的时间和地点。选用了一个陈述句,其句子形式是“X requests the pleasure of Y’s company at dinner on...”。汉语请柬也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宣布一项事件和发出邀请,但不同的是“宣布事件”言语行为选用了一个陈述句,其句式是:兹定于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干什么。“邀请行为”选用了一个祈使句,其句子形式是:恭请光临。两份请柬的基调都是正式礼貌,但是,汉语请柬还表现出谦恭的基调,英语请柬则没有。这一差异是由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在汉民族文化中,礼貌与谦恭相连,通过谦恭表达礼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里就有贬己损人的准则。汉语中存在着许多敬辞和谦词,如“您”、“贵姓”、“令尊”、“敝人”、“寒舍”、“便宴”等,在该用敬语和谦词的场合而不用,往往会被人认为无礼、高傲,而在讲英语的社会文化中,礼貌与谦恭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通常是通过表示自身愉快的感受来显示礼貌,常用的词语有pleased,pleasure,glad,happy等。
      3.2.2请求回复的不同
      在两份请柬的左下方都有请回复的字样,英语是R.S.V.P.,中文是请赐回音,前者是英语请柬的结束语必须具有的,然而在汉语请柬中,如没有特别要求则一般不加任何的请求恢复的字样。这是因为汉语中为了表达真挚的邀请,如果没有得到回复仍会发出第二次、第三次邀请,直到邀请被接受才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英语中使用R.S.V.P.则给了读者一个选择接受和放弃的机会,这样便保住了读者的消极面子。而在汉语中通常使用疑问句如“不知能否邀请”或是“不知能否来参加”来挽回读者的消极面子。
      3.2.3称谓语的不同
      称谓语上的不同表现在汉语请柬中通常使用姓名+职位名称而英语请柬中则采用Mr.Mrs.+姓名来表达正式,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一个等级较强的国家,姓名+职位名体现了被邀请者的地位要高于邀请者,同时也表达了邀请人的一种礼貌。而英语中更加强调平等。
      3.2.4结构的不同
      英汉请柬的不同还表现在结构上,英语请柬采用分行的形式,每一行有一个特定的功能,汉语请柬则采用线性排列,只是祈使句中的“光临”两字另列一行,提出主题的方式不同如在下面的例子中:“I shall be delighted to have lunch with you on Wednesday at one o’clock.It’s quite a long time since we met each other last time.”(我将很高兴下周三一点和你一起吃午饭。因为上次一别后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见面。)“明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办个生日聚会。你是否有空呢?我非常希望你能来,好久未见你,有很多话要说。爸爸妈妈他们都很想念你。可以的话,与表姐夫一起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在这两份请柬中英语直接提出邀请的主题在解释原因;汉语却是先解释原因再提出邀请。这是因为中国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模式,而英语体现的是演绎的思维模式。
      4.结语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现实介绍了中英请柬语篇和目前学者们关于请柬语篇的研究甚少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运用了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理论,通过典型请柬的分析,找出并分析了中英文请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请柬语篇的对比研究目前仍是不够成熟,研究的人屈指可数。本文也仅是提出了一些分析二者不同的原因,但基于的语料有限。因此,关于请柬语篇的对比研究仍是充满潜力待后来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Judith N.Martin & Thomas K.Nakayama.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Searle,J.Speech Act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3]黄衍.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9.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姚尚莲.如何写英文请柬[J].科技信息,2006,(12).
      [6]俞如珍.跨文化交际――语篇对比分析一例[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请柬 中英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