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网络外交及中国政府的应对之策

    时间:2021-07-02 16:02: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网络外交,是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国际行为体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宣传和外交参与等活动。网络外交以维护和发展国际行为体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利益为目的,主要包括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网络而开展的外事交往、对外传播及政治参与等。
      
      网络外交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外交最早产生于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2003年10月,美国国务院成立了“网络外交办公室”,以保证美国外交政策迅速落实执行。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网络外交”的运用及内涵有了明显的质变。奥巴马不但在其竞选中充分利用网络,而且执政后也将其应用于国家外交中。今年3月20日,奥巴马在伊朗传统节日之际,通过YouTube向伊朗发表视频讲话,向伊朗人民表示问候,并重申美国新一届政府愿意解决同伊朗存在的分歧,希望寻求与伊朗建立一种“建设性”关系。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更是全力推行“互联网外交”战略,主张美国的全球外交推动不只靠外交人员,还要靠“全民网络外交”,鼓励美国公民与外国人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实现美国的部分外交战略。她指出,这便是软实力的精髓所在。美军一位前情报官员通过《环球时报》直白地表达了他的观点:“中情局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特工到目标国家或培养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
      可见,美国网络外交的目的是变美国价值观为普世价值观、变美国的新闻标准为唯一正确标准,为实现美国战略目标制造国际舆论压力,进而在别国为当地政府制造国内舆论压力乃至动乱。
      
      网络外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网络外交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网络外交改变了对主权国家的认识。在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的情况下,网络外交的便捷性、灵活性与敏感性使得任何政府的内政外交行为都会迅速传遍世界,并引起广泛讨论;而网络外交的相对独立性,则更使得政府无法完全控制网络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外交影响。其后果是,主权国家虽然还会在世界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更不可能自我封闭,而更具可渗透性。
      其次,网络外交的出现,使软权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也使硬权力的斗争出现了新形式。网络外交以其便捷、灵活、敏感和低成本的特征而成为获得软权力的重要手段。在战争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各种活动,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宣传战和心理战范围,成为冲突与战争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网络外交的出现还丰富了硬权力的斗争形式,例如:互联网的开放性与隐蔽性,有助于网络恐怖主义者使用网络宣传自己、募集资金、征召人员、交流信息、协调行动并进行有组织跨国犯罪,威胁各国国家安全和世界信息安全。
      第三,网络外交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外交决策模式。网络常被有关国际行为体利用来发布大量虚假信息以混淆视听,危害一国内部稳定与对外形象,并影响其外交决策。网络的扩张效应和放大效应,还能引起一国网络舆论和民众情绪的高涨,使得政府面临决策压力。近期的伊朗大选便是典型实例。如何将网络外交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网络外交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外交决策,是对各国外交决策智慧的重要考验。
      
      中国网络外交面临的挑战
      
      自1987年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对国家内政与外交事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在利用网络外交获取软权力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汶川抗震救灾、奥运宣传及应对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等,中国政府都成功地借助网络平台,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但对比全球网络外交的发展现状,中国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其一,中国的网络主权、信息主权面临挤压。网络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中,特别是美国。全球网络最密集的地方集中于欧美,网络运行的规则也由美国主导,在网络信息的流量上英语则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中文几乎没有发言权。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网络外交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处于被动和受制于人的地位。
      其二,中国网络外交的主体单一。主要集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等由政府直接领导的网络新闻媒体。尽管中国网民数量已达2.1亿,仅以五百万之差低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但他们的网络外交行为一直缺乏合理的引导与控制,理性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网络外交的另一主体——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不够,这使得中国网络外交的民间力量一直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难以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其三,中国对网络外交的认识和利用还远远不够。中国网络外交的思维定位还不够准确,宣传性质浓厚,公关意识欠缺,主动性较差,形式单一,通过网络平台的良性互动和交流仍远远不够。
      其四,中国网络外交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度明显不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网络外交应该是底蕴十足和丰富多彩的,但目前中国对外传播更多的,似乎仅仅局限于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此外,中国网络媒体的管理方式远不如西方,体制僵化,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跟踪不够密切。同时,中国对网络外交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零星探讨,在国际学术界更是没有自己的声音。
      
      积极应对,提升中国网络外交水平
      
      就整体而言,中国的网络外交从实践到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应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力争在影响未来网络发展走向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一些关键的突破,以便在未来新的全球网络规则中取得一定的发言权,避免完全被动的局面。
      其次,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做大、做强网络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舆论。必须重点扶持拥有大量人力、物力及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网站,保证网络资源的真实性、时效性和透明性,使国内外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听见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政府的动作,以便更好地为将来的外交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在网络外交的主体方面,要加强引导,着力做大、做强网络外交群体,尽可能地加快发展属于自己的民间网络外交力量,努力构建和谐网络社会。
      第四,应全面推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加快民族文化网络化、产业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步伐,并使之与西方优秀文化相融合,与现代文明发展相结合,与当前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相配合,以强化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贯彻“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宗旨,努力使外国民众体会和认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与高尚的道德追求。
      第五,在网络外交的利用和体制方面,应树立交往意识,淡化宣传色彩。从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政治接受的实际出发,进行换位思考,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在网络领域中赢得外交声誉。应根据网络外交本身特点,量身打造符合其发展规律和中国实际的管理模式,既保证其导向正确,又促使其充满活力。
      作者:张骥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彭澜)

    推荐访问:中国政府 之策 外交 应对 网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