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高教版《人文地理学》新教材评析与教学方法改革

    时间:2021-06-28 04:00: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和2006版两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以及新版《人文地理学》的四大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评析;教学改革
       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中,人文地理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地理科学类专门人才意义重大。近十几年来。为了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教育部先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教材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我国第一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编著),标志着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该教材并非尽善尽美,但对完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材体系和规范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仍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的几年中,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选用该教材作为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且在全国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均以该教材作为首选参考教材。2006年5月,由同一课题组完成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使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因材施教,本文将在分析新、旧教材的差别和新教材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供广大高校同仁指正。
      
      一、高教版《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
      
      与第一版相比,新版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章节减少,篇幅增大,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人文地理学》第一版共设14章49节,第二版调整为13章48节,篇幅则由原来的41万字增至49万字,表明第二版在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
      
      2 部分章节合并,体系更加科学。第一版中将原本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内容分列为三章,即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第四章(人口与发展)和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在新版中将其合并为一章,使内容体系更加科学。
      
      3 新增“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一章,彰显了高校教材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平台,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旧教材中仅在第一章绪论中简单介绍了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论,而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则没有涉及,显得笼统和肤浅。新版中增设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并分别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既系统又科学,弥补了第一版教材的不足。
      
      4 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思考题”,既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基本规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新教材共精心设计了62个参考题,每章参考题数量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为10个,绝大多数每章为4~6个不等。参考题不仅对学生了解重点难点内容起到了引导作用,而且通过作业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基本特色
      
      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以文化为主线阐述不同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是新教材的一大基本特色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人文事象归根结底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和。它是在人类长期以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和某一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不同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研究和探讨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始终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为体现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新教材在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中,系统阐述了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人地关系论以及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等内容,不仅强调了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联系,而且为教材中其他各章部门人文地理学内容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其他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阐述中,也始终以文化的产生和扩散为主导,以历史脉络为纽带,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信息和繁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给读者以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联想。而以往的教材则按人文地理要素分别论述,各要素自成一体,缺少前后关联和历史脉络,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的文化主线,从而与新教材形成明显差别。
      
      2 进一步强化了《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自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奠定了近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以后,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已形成了由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邮电通讯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包括城市地理学、乡村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包括文化景观学、文化生态学、语言及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诸多部门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人口是各种文化事象产生与发展的主体,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的增长、分布与迁移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产生、分布与扩散;经济活动是人类为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对地理环境改造、利用的过程,不同的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不同的文化,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信息文化等;政治、军事活动是国家诞生以来为治国安邦、巩固边防和拓展疆域所进行的必要活动,这些活动均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事象理所当然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等目的外出游览和观光,尽管旅游自古以来便有之,但旅游作为一种大规模的产业活动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创造了不同的旅游景观,且有着不同的旅游取向,这种旅游资源和旅游客流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构成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行为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城、乡居民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行为也有很大不同,生活在岛屿和大陆上的居民的行为举止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而酿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此外,历史、社会等很多因素均对各种人文要素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构筑了人文地理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作为一部综述和概论性质的《人文地理学》,新教材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3 突出了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各种人文事象在地域上错综复杂的时空组合,除了与

    推荐访问:人文地理学 教学方法 评析 新教材 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