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质疑周朴园的人性化

    时间:2021-04-08 00:0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论又从文本阅读出发,对《雷雨(节选)》中的周朴园由阶级化而人性化的艺术处理提出质疑,即由周朴园的人生观、伦理现和虚伪性三个层面工体论证了其人性存在的可疑性。
      关键词:质疑,人性化,人生观,伦理观,虚伪性
      《雷雨(节选)》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的经典选文,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即关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解读。早期的权威话语把他作了完全阶级化的处理——一个具有封建和资本双重性的反动典型,对家人实行绝对家长统治,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和镇压,“残忍、冷酷、自私而又虚伪”,对鲁侍萍“始乱终弃”。伴随着主流话语由政治形态到人性化的转移,人们逐步否定了这种简单的阶级标签粘贴法,而开始赋予周朴园人性化的理解,——这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对于鲁侍萍(误以为死去)的深深内疚和沉痛思念也是由衷的,正是这一艺术形象呈现了人物性格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其主要文本依据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独特的思念方式30年来一直保留的旧家具,照原样摆设的房间、箱子底的旧衬衣、夏天关窗子的老习惯,等等。进而明确,“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既不能因他对鲁大海的开除而否定他隐隐的父子之情,也不能因他的克制和宽容而否定他对工人的残忍和狠毒。”
      迄今为止,这种“辩证”而“人性”的艺术解读一直主导着教坛。本文论者拟就《雷雨》节选文本对周朴园辩证的人性化解读做一次阅读突围。
      
      1 周朴园的人生观
      
      理解一个人物,不可不去探究他的人生观。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无时无地不影响着他的言谈举止,反之,要深刻的解读一个文本人物的言谈举止,追溯他的人生观便不可避免。周朴园的人生观为何,论者以为: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其义之一是:信奉“金钱至上”。突出金钱的“至上”地位必然导致人的道德、情感价值沦为第二性的存在,尤其是在双方不可兼顾时。所谓“在商言商”,商人重利本是题内之义,资本家爱财也是不争的事实。周朴园的发迹史,就是一部冷酷的践踏道德、情感的血腥史。正如鲁大海在剧中对周朴园的揭发:“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这突出的反映出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残忍、阴险的主导性格特征,为了实现对金钱最大限度的攫取和占有,不择手段,甚而丧心病狂,这种疯狂行为的背后必定是对道德、良知的无情唾弃和践踏。一个人能够阴险狠毒到置2200个工人于死地的地步,我们实在无法不对他身上的理性力量和人性存在产生怀疑。人性的沦丧愈甚,愈能表明周朴园对金钱的“至上”地位极端化的认同——和金钱相比,什么生命,什么人性,统统要退避三舍。
      剧本在呈现这种道德/金钱冲突的同时,同样呈现了周朴园面对情感/金钱冲突时他不容冲击的金钱“至上”的人生观。突出的表现就是,30年后的周朴园在自己的家中不期而遇鲁侍萍时,对其“忽然严厉地”一连串的质问。一般来讲,茫茫人海,30年后的不期而遇实在应为一件幸事,该理应欣喜不已才是,更何况自己多年来一直为此念念不忘,引以为恨呢,事实上,周朴园的反应却迥异乎常人,无疑,这是一种本能式的防卫,这种防卫举动的本能性恰恰暴露出他隐秘的意识深处的奥秘,和情感相比,金钱至上,金钱重于一切。
      拜金主义,其义之二是.深信“金钱万能”。拜金主义者认为,金钱是世间万物的不二法门,没有金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切的问题都是金钱的问题。在文本中,当重大问题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的解决方式永远是金钱的方式。他用金钱收买矿上闹罢工的工人代表,并把这一手段重复性使用,正如大海对周朴园的嘲讽:“董事长的钱这次又灵了”。即使面对的是用金钱的标尺无法衡量的情感问题——如他和鲁侍萍之间的——他也试图以“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去做个彻底了断,——“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由此可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思念“辩白”便不得不令人起疑,当把金钱法则视为万能法则时,我们还能希望从其身上嗅到多少真诚的“人”的气息,正如曹禺先生本人所言,“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他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如上所述,对于周朴园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前提性确认,无疑,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这一艺术形象。
      
      2 周朴园的伦理观
      
      这一意义在节选剧本中只能得以朦胧的透视,但对周朴园的形象把握十分重要。对于周朴园伦理观的勾勒,可以从周家对侍萍、大海母子的扫地出门切入。周家之所以把周萍留下,在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语境中,实际上并不难理解,就是因为他是周家的“骨肉”,即使他有个出身低贱的生母。大海的不能幸免,纯是因为“老太太看着孩子要死了”。如果说,周公馆的家长是鲁侍萍悲剧的直接制造者,那么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周朴园在整个事件中的态度和作为就变得十分暖昧不明,剧本中,我们无法看到他任何积极的反抗举动。由此,我们不难推断,他事实作出了顺从的或至少是消极的姿态。在封建文化语境中,一个男人面对亲情/爱情,生存/爱情,要作出轻重的权衡时,背离的大半是后者。30年后,当周朴园知道鲁大海就是自己的第二个亲生儿子时,顾及的并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毫不犹豫地拒绝相认。虎毒不食子,在利益冲突面前,他丝毫不念及骨肉亲情,何况男女之情?因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冷酷质问,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所谓30年来念念不忘,悔恨不已的爱情表白和情感忏悔也就在逻辑上丧失了它的可信性。
      所以,对于教参“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既不能因他对鲁大海的开除而否定他隐隐的父子之情,也不能因他的克制和宽容而否定他对工人的残忍和狠毒”,如此辨证的解读,也就使人愈加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如何解读所谓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呢?
      
      3 周朴园的虚伪
      
      如果说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思念缺乏坚实的逻辑支撑,无论是缘由他拜金主义的人生观,还是缘由他冷酷无情的伦理观,那么,对于他的爱情表白、情感忏悔以及其独特的思念方式——也就是教参语的“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该作何解释呢?论者以为,他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弄假成真的“伪饰”。
      不难发现,周朴园有“欺人”的必要。鉴于周朴园在社会上的地位,正如鲁侍萍所言的“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因此,对外——在社会上——他十分注意维护自己和家庭的良好形象,这或许就是由警察而不是由他亲自出面镇压矿工罢工的原

    推荐访问:人性化 质疑 周朴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