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_试论巴渝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0-07-12 07:3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巴渝建筑作为中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地域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吊脚楼是巴渝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巴渝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结果,是巴渝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吊脚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以吊脚楼为研究对象,浅析了巴渝建筑的审美特征,以此把握巴渝建筑艺术的精髓,有助于进一步发掘本土建筑文化的特色和价值和构建更和谐的城市建筑生态。
      
      建筑源自人类躲避自然灾害和猛兽袭击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的实用目的。它是人类生存实践的结晶,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学规律,运用线条、形态、色彩、建材、光线以及装饰等建筑艺术独特的建筑语言要素使建筑形象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实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巴渝地区全年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欠足。地形以山地地形为主,古人云:“山在城中、城在山上”。同时巴人尚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渝地区“郡与楚接,人多劲勇,少文学,有将帅才”“故日:‘巴有将,蜀有相’也”,因此独特的文化地理特征造就了巴人百折不挠和兼容并包的巴渝文化。同时也造就了风格独特的巴渝建筑,而吊脚楼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以吊脚楼为研究对象,对巴渝建筑的审美特征做一简要论述。
      1.1功能实用
      建筑源自人类生存的实用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建筑才逐渐的开始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才逐渐具有艺术的性质。建筑的艺术性结合其实用性,适应了人们各种生活需求。因此,在建筑中实用性是首要的,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且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吊脚楼很好的反映了这种实用性。据研究证明,其特殊的空间结构最先就是为了防蛇,防毒虫之害,其次才是防洪,防潮。
      巴地多蛇。《山海经》称为巴蛇、修蛇、食象蛇。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毒蛇无疑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提高生存效率,民居的建造首先必须要解决防毒蛇之害的问题。而吊脚楼悬于半空的独特构造可以有效的防止毒蛇进入居室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其次是防洪功能。重庆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山地居住环境恶劣,而水边地势相对平缓,生存条件相对优越,于是临水择地而居,就成了先人们建筑选址的必然选择,防范洪水威胁就成了人们每年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吊脚楼在陡坡上依势而建,悬于半空,成为了极佳的防洪设施。
      第三个功能是防潮。重庆多山降水充沛,光照欠足,空气流动性弱,造成地面湿度大。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易霉变,人也容易患风湿等疾病。因此离开地面悬空居住,也成了吊脚楼产生的巴地的必然选择。
      1.2个性鲜明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其功能性和文化性,都必须要有个性和独创性。否则建筑就失去了活力,就失去了灵魂。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是形成建筑视觉美和独特风格的基础,是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哪些千篇一律、缺乏构思的“房子”无论如何都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给人美的享受。
      吊脚楼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完全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而建,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其分为有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
      半吊脚式,一边利用自然斜坡,另一边以木柱支撑悬吊。迄至上世纪80年代,重庆渝中区临江门、千厮门、东水门、储奇门的木构吊脚楼即是半吊脚式,2005年建成的渝中区洪崖洞仿古一条街,就大量吸纳了半吊脚楼的建筑元素。
      全吊脚式均在平地上建造,而以木柱将整个房屋撑离地面形成全悬空的居住环境。
      两种吊脚楼都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筑材料。
      1.3自然和谐
      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幸铭说过,“一座好的建筑物应该能适应周围环境,它不是力求在那里表现自己,而是应该去改善、美化和丰富周围环境,这是设计一座建筑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处理好建筑与人、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建筑艺术美的重要原则。
      吊脚楼尊重自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的建筑特点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使居住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下面从吊脚楼悬空和附崖2方面主要的构造特点来阐述吊脚楼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图1)
      1.3.1 悬空 吊脚楼的建筑主体以下吊的脚柱为支撑,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减少到只有几个点,底部全部搁在脚柱上完全透空。避免了建筑与陡坡地形之间的矛盾。使建筑基址得以 保持原有的自然地貌,有效避免破坏地层结构的稳定性而产生如滑坡、崩塌之类的工程事故。再者,由于脚柱的高度可以随意调整,采用架空和吊脚处理,适应的坡度范围较广。特别是对陡坡及悬崖峭壁地段修建的住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1.3.2 附崖 吊脚楼附贴崖壁因地制宜修建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建筑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良好的承接能力承载了一部分荷重,节约了结构材料,增加了房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建筑物附崖地段可将一些难看的崖壁遮挡起来,改善城镇面貌,并且对于崖壁也起着保护作用
      1.4综合艺术
      吊脚楼在注重外部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建筑内部环境的美化与和谐。其在建筑的过程中融合了雕刻、塑像、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特别突出的是丰富多样的木雕艺术,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生动的反应了巴渝人民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状况。
      吊脚楼的木雕主要集中在门、窗、梁、雀替上。采用了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造型多变。内容上,有的写实,有的写意,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歌舞竞技、神话传说等。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有的表现农耕,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反映了人们祈福消灾、趋吉避凶的朴素思想。
      2.结语
      吊脚楼作为巴渝人民生活的“容器”历经千年沧桑。是巴渝地区历史、人文研究的活化石。重庆作为世界著名的山城,山多地少,地形陡峭,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重庆城在平面与立体中交错发展。同时造就了承载了重庆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独特的吊脚楼。它是重庆人民长期与大自然做斗争的生存实践中创造出的杰出的建筑艺术。老重庆人所熟悉的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那些成片的吊脚楼如今都已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成为了历史。但是它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与文化风采永远值得我们去感悟,特别是吊脚楼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以及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造手法在当前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武. 蜀古镇[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
      [2]马未都. 中国古代门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刘剑英. 我爱我“家”----说说重庆吊脚楼[J]. 建筑与文化.
      [4]王发堂编著. 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建筑审美. 东南大学出版.
      [5]卢济威,王海松. 山地建筑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推荐访问:建筑艺术 审美 试论 试论巴渝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崇高的审美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