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快乐学习】

    时间:2019-02-10 03:27: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解惑”在教学法中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的传授实质也就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只要有疑,就能带来思考。有思考,才能有正常的探索,探索才能不断地创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精心引导他们敢于设问,善于质疑,善于提问,精心扶植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一、敢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好动爱问的天性和本能常常被教师忽略。“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常常导致了学生有疑不敢问,甚至有疑不愿问的结果。教学过程中气氛沉闷,学生感到莫名的心理压抑,师生感情的交流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学生不问,教师不闻,师生间的隔膜渐渐增厚。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使其认识到因为有疑才走到教室中,要养成一种凡疑必问的学习习惯,形成敢问的习惯和学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做到有问必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理解和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多问、多思,激发学生疑问的积极性。教学中,要面对学生的疑问,运用赞许关注的态度,热情、诚恳,适时给予大胆提问的学生以鼓励和表扬,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改变提问的各种方式和途径,如课堂内外提问,小组提问,在作业本中用纸条等信息交流的手段提问,等等,给学生质疑问难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和环境,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质疑的胆量和表现力,让疑问的范围和视野扩展,对有疑的地方敢问、愿问,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空间和想象力,从而带动思维的发展。
      
      二、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学生由于自身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原因,对自己和外围的物质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使学生由有疑产生想知的欲望,由想知的愿望产生想问想解决的兴趣,由兴趣变成探索求知的动力,促使其积极思索大胆发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的活动课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促使其自主发问。随着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寻常课堂教学之中,许多课文中的场景、情节可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抓住机遇,唤起学生的思索和发问。教学中还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意语文教材的特点,用激情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积极发问。例如教学《日月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屏幕上真切地看到晴天中日月潭景色,学生由趣生疑,教师抓住机遇让学生质疑。学生会立刻产生出种种疑问:“雨中的日月潭水怎样?花草树木如何?”等等。通过情景质疑,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激发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效果甚佳。
      
      三、多问,是学生质疑问难的正确途径
      
      学生有疑敢问,又有质疑的兴趣,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予以正确引导,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善问。
      针对语文学科,学生可进行下列尝试:首先是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是现在各学科学习的常规要求,预习有时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语文课中常将预习提示置于课前,这样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理解的思路,在预习中可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对课文有所感知和了解,预习过程中特别要找出课文中的疑惑处,如生字词,不理解的句子,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等等,让学生有疑而问。
      其次,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精华的集中体现,从题目入手,可理解和领悟文章的主旨,故从题目中让学生质疑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如《爬山虎的脚》可让学生提出种种疑问和设想。
      引导学生精读,在精读中质疑,精读可从文章词句、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词句运用、修辞手法、语体感情色彩、作者情感等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引起思索。
      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让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教师应在提问方法上提供多种方法,如趣问法,即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出问题;追问法,在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后,开展连锁追问,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把握清楚;反问法,从问题的对立面发问,使学生学会求异的本领和设疑方法;比较提问,即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或已有知识相比较,如学过写人的文章体裁后,比较一下各篇以写人为主文章的不同。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教学中教师应因人而异,努力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发表不同见解。
      
      四、留疑,是学习的延伸提问的升华
      
      一篇好的文章或课文其巧妙的结构安排、独到的见解常常给人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令人回味无穷。在课文教学过程结束后存疑,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使文章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这样就可弥补教学过程中的遗憾,又可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次高起点的理解,更多角度地拓展学生思维。例如学习课文《丰碑》后就有学生提出:军需处长牺牲后,红军战士怎样克服艰难险阻,进而引发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最终取得胜利等问题,激发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作业或练习是学习质疑的一个好时机,练习或习题本来就是解惑的过程,怎样在学习完课文后解决练习或习题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疑问,进而引导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探索,让学生学会利用学习效果解决现实问题。
      
      五、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中要克服无意义提问和低效的倾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问题大多是事关课文内容的,有些问题属“明知故问”,学生只要稍加阅读便知道结论或答案,这样的提问教师不厌其烦,学生索然无味,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
      相反,如果教师对课文不能整体把握,往往就会出现问题不着边际,切不准要害和关键,学生回答起来有无所适从之感,达不到预期的提问效果。
      在提问中要避免和克服提问只要面向少数学生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往往教师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提问只顾及少数尖子生,使大部分学生只当配角和陪学的角色,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个别学生尽管知道某些问题的答案,但只是不敢作答或者羞于作答,时间长了成了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没有发问的机会,久而久之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少了许多表现的机会,这也不失为教学的一种败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克服提问中的重复�嗦现象,进一步提高提问的效率。
      (二)把提问和学生质疑问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的质疑和教师的设计的问题脱节现象,往往切不中学生质疑的需要,学生回答起这类问题来没有主见、观点,人云亦云,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质疑争辩结合起来,注意使学生提出疑问和回答问题时语言简单明了,思路清晰敏锐,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多讨论、多争辩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质疑问难能力,使课堂教学取得明显的效益,进而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推荐访问:质疑问难 快乐 学习 学生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