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僧格林沁蒙古铁骑覆灭 [关于对僧格林沁的评价]

    时间:2019-01-08 03:15: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僧格林沁既曾抗击过外国侵略的入侵,又镇压过农民起义,更血洗过起义军,最后死于农民起义军的刀下。本文对其历史功绩和罪行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 僧格林沁 历史功绩 历史罪行 客观评价
      
      有人说他是功臣,有人说他是罪人,这是人们对清朝后期的人物僧格林沁的评价。那么,僧格林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一
      僧格林沁三朝显贵。他姓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旗人。父亲名叫毕启,曾被清朝政府封为四等台吉。道光皇帝亲自挑选僧格林沁为科尔沁札萨克郡王的嗣子,札萨克郡王死后,他成了皇亲国戚。道光帝临死的时候,他又作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其他大臣受皇帝托孤,辅佐皇太子。皇太子与僧格林沁是表兄弟的关系,所以咸丰朝他仍然宠信不衰,一直掌握清朝精锐部队的军权,始终担负着警备护卫京津地区的重任。咸丰帝死于热河,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僧格林沁支持慈禧太后有功,更使慈禧太后在同治朝对他感恩图报。他亲历三朝,在任何一朝,都居于显赫的地位,甚至是越来越来显赫,直至兵败身死。所以,僧格林沁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人物。
      二
      僧格林沁是清朝的忠实卫士,忠于皇室是他毕生的指导思想。所以,当外国侵略者直接威胁清王室的生存时,他曾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武装进攻,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历史功绩。
      在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皇帝表现举棋不定,导致战局被动,僧格林沁则是倾向于抵抗的主战派。1859年,英法联军联合舰队到达大沽口,僧格林沁指挥作战,英法联军的舰队被击沉四只,击伤六只,俘虏两只,余下的一只也竖起白旗,请求停战。英法侵略军陆战队一千余人在南炮台登陆,炮台守军奋勇杀敌,侵略军纷纷中弹倒地,残兵败将四处逃窜。经过一夜的激烈的战斗,大沽口守军毙伤侵略军数百人,并打伤敌舰队司令。1860年7月,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出动军舰两百余般,官兵两万余人。8月,僧格林沁统率的马队三千人英勇奋战,全军覆没。僧格林沁对咸丰皇帝的错误决策极为不满,乃上奏折称病请假。后来,他虽然兵败张家湾,三败八里桥,但并非因为作战不力,而是由于兵力装备过于悬殊,血肉之躯终挡不过新式炮火,而他抵抗外国侵略军的行动应列入他的历史功绩之中。
      三
      僧格林沁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是有功,应当肯定。但他作为封建的忠实维护者,其毕生活动的主要方面是镇压农民起义,这是他的罪过。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于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太平军挥师北上,横扫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迅速攻克南京,并定为都城。又派林风祥、李开芳率兵北伐,直逼直隶。咸丰帝大惊失色,急命僧格林沁准备对抗。北伐军进攻静海,攻击天津,僧格林沁移住王家口进行戒备,然后开往阜城击溃了太平军的援军,使得李开芳、林风祥向南退入连镇。僧格林沁以水灌太平军营垒,使太平军无法立足,终将东连镇攻破,俘虏林风祥。僧格林沁以此残杀农民起义军之功,被清廷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移兵再攻高唐州,李开芳突围走冯官屯。僧格林沁故伎重演,再次引水淹冯官屯,又俘获李开芳等八名将领。咸丰皇帝兴高采烈,加封他为世袭罔替的亲王。
      1860年,直隶、山东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咸丰帝又派僧格林沁进行镇压,僧格林沁至济宁、兖州督师,与捻军大战于羊山。1861年,再战于菏泽李家庄、曹县安陵集、濮州田潭、兰山兰溪镇等地。因此等战功,复任御前大臣,授正红旗汉军都统,管理奉宸苑。1862年,捻军两万余人由丰县进攻金乡、鱼台,僧格林沁复与大战,并率马队追击,直至河南杞县许冈,攻破捻军大本营。[1]清廷命僧格林沁统辖山东、河南军务,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四省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统兵大员均归节制。1863年,僧格林沁连陷马林桥、唐家寨、张家瓦房、孟家楼、童沟集等地。捻军领袖张洛行欲由宿州前往徐州,为安徽巡抚英翰拦截,仍回老根据地雉河集。僧格林沁随即派兵围攻,张洛行突围出走,终被诱擒,为僧格林沁所杀。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不少太平军与接受太平天国封号的老捻军合并,活动于湖北襄阳一带,又经鲁山、宝丰、宜阳至韩城。赖文光等经叶县新郑、西平、息县、信阳、许州、睢州入山东省境内,运动于兖州、曹州、济宁广大地区。郓城水套居民起而响应,众至数万人。僧格林沁一直率军跟踪追击,为了加快行军速度,甩掉步兵,亲率马队猛追,追至曹州北高庄,一头撞进农民军预设的包围圈。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死于农民起义军的刀下。这个毕生镇压农民起义,罪恶累累的刽子手之死,使起义者兴高采烈,而清王朝却感到如失柱石。当僧格林沁的棺材运抵京师时,同治皇帝陪同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亲临祭奠,给以殊荣。从此以后,清王朝就只好把镇压捻军的任务完全交给汉族官员统率的淮军了。
      由此可知,僧格林沁确实是清政府中一个十分显赫的人物。他既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又有不能饶恕的历史罪行。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必须持唯物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态度。
      
      参考文献:
      [1]清史.

    推荐访问:僧格林沁 评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