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

    时间:2018-12-24 03:20: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论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发散性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方法学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课堂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该问题的最好突破口和切入点。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不拘泥于定理和公式,不被形式所束缚,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上升到哲学理念,那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全局观。我们的传统教学一般是按照知识结构严格分块学习和训练,循序渐进,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比如说在知识点的联系上做得就不够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散开。
      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的指导性要求突出,操作性强,很多实际的任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加以解决,这就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舞台。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教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多角度探讨问题、布置无限制的综合性任务、用温情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新课教学中就引导多角度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大多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把一个知识点教给学生,测试也是围绕该知识点展开,但作为方法学课程的信息技术,仅仅这样做是绝对不够的,我们更要强调方法的综合和观点的全面,因此在很大意义上讲,我们是要把孩子改造成“熔炉”而不是“文件架”。我们不能总想着最后才去教学生综合运用,或者梦想着学生本身就有融会贯通的才能,教师在新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思考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要巧于引导,要在引导的方法上多下功夫。
      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从多角度思考,比如说Flash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等。Flash动画设计中,一样的效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所谓“殊途同归”。比如说制作一个打字效果,可以用逐帧添加字的方式实现,也可以用平移遮挡色块的方式达到。程序设计中也一样,笔者曾经在课堂中设计过一个“抓按钮”游戏,就很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种方式,可以在窗口中摆上许多外表一样的按钮,利用按钮的隐藏和显示来实现游戏;另一种方式,当然就是当鼠标触及按钮时,按钮出现在另一个随机位置。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是为了养成学生遇到问题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发散性思维最起码的要求。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多布置无限制性的综合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无限制的综合性任务,就是只说明目标,而不限定固定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模式,通过推敲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知识点测试来提出的,它的优势在于不限定学生的思维,可以把各种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的“散”开有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摒弃单一的知识点测试,这是由课程的实践性的操作性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大的意义在于“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目的只有一个――有效解决问题,而不可以死死限定在某一个解决方法的圈圈中。
      比如学完了Flash中的遮罩,我们这么描述一个任务:“请运用遮罩制作一个图片为背景的文字效果。”学生总是千篇一律,他们就只会去想遮罩,但其他方法呢?长此以往,学生就只会单一地思考问题,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我们不如直接改成“请制作一个图片为背景的文字效果”,这样有的学生可能用遮罩,有的可能采用遮挡色块扣字的办法,最后一交流,解决的方法多了,效果肯定好。这里虽说是小小的改动,但意义绝对不一样,后者代表的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任务。
      信息技术课堂中,多布置无限制的综合性任务,打破学生的思维禁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提倡温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少年往往敢于想象,观察世界的视角有其独特性,常常不同于成年人。正因为这个特点,在这个年龄加强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是符合成长规律的。但青少年时期又是自尊心极强的年龄阶段,如果我们对于学生的观点不屑一顾,甚至嘲笑、讥讽,将极大地扼杀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形成孤傲、不愿沟通的心理,也就遏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冲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亲和力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温情感染和鼓励学生,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
      
      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要注重分析评价不同的解决方案
      
      往往有些孩子的思维“散”开之后就很难“收”回来,出现不知道取舍的现象,要知道:发散性思维的最终归属是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不仅要把问题解决,而且要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快;既要让学生有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更要让学生有分析和选择最佳途径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等重要。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算法效率分析其实就是问题解决方案评价在程序设计中的体现。现在很多教师在处理这块问题时都略讲,但笔者认为强调这个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评价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佳策略。比如在讲“经典排序”时,我们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不同思想的排序,更要组织分析每一种排序的效率,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排序效率最高。再比如说,信息技术课中的网络搜索一章,我们不光要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取关键字,更要学生来分析如何取关键字定位信息的速度更快,有效性更高。
      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后,组织学生习惯性地分析评价每一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发散思维的价值,从而既弥补单一角度的片面性,又从中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和规律。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毫无疑问,教育担负起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血”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只要我们投身教育,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把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就一定能够完成我们所肩负的教育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洪国治.谈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秘诀.中国电化教育,2003:192,42.
      [2]李勇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及学科特点与教学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03:191,45.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发散 培养学生 思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