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时间:2018-12-23 19:47: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多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无可非议。谈到培养自学能力,不仅国内已经关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其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参加工作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培养自学能力要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每次讲新课的前一天,我都让学生在数学自习课上进行预习。预习时不准互相议论。有时我边在行间边巡视边鼓励他们:“看谁不用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把知识学会。”所以学生在预习时,都是埋头看书、积极思考。我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就应自己学,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教师研究、议论。每当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异常兴奋。有时下了课就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预习会了!”我有时一方面鼓励他,一方面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课上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给大家讲清楚了,就算你预习会了。”这时,他们就会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一步预习。
      
      2. 指导学生做好自学议论
      
      每次上新课时,我都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议论提纲,低年级学生认字有限,我就口述提纲,学生看书自学时不断地小声提示。一般提出两三个问题就够了,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自学,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例如统编教材第二册加减两步应用题例2: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页?下边有线段图和文字分析解题,两种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点:(1)结合条件看线段图是怎么回事?(2)例题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3)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和邻座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功课差的提出问题,由功课好的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学生也有时纷纷邀请教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不愿参加议论的也可以自己继续看书自学。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教师再引导他们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比较难的知识通过议论,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其症结所在,使后面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3. 讲课当中仍要发挥自学作用
      
      通过自学议论,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备课时,一般地说,对学习上的这种难点一般估计得是正确的,也有时估计得不够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修改教案。学生通过预习、自学议论,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请教师帮助尽快把它弄懂的意愿。教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上就会出现一个“定向兴奋中心”,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和统一的目标。所谓教师讲解,并非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仍要发挥学生的自学作用。
      
      4. 对教材中的难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教材当中有的概念、法则不容易掌握,有的复杂应用题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学习、自学议论,仍然无力自行解决的,这就是教材中的难点。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在精读中把难点分散,逐个解决,以求得深刻理解。例如我教“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不困难,但通过插图理解法则的算理比较困难。于是,我就把这部分教材分成四段,让学生一段一段地精读,一段一段地帮助他们理解,最后让学生着重研究推导法则的全过程。
      就这样,我分层次地引导学生精读一段,引导帮助一段,看明白一段。把这部分教材精读完了,再和教师研究,困难就减轻了。有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成果,我会再次让他们精读和议论。
      
      5. 在复习课上学生自己看书温习
      
      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我都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看书温习和课前预习、课上自学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用15分钟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钟相互研究,用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看书温习之前,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复习正、反比例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正、反比例?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正、反比例各有什么性质?解正、反比例应用题列式时有什么突出不同?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就把它记下来,在互相研究时提出来,好相互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教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教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
      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前苏联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

    推荐访问:小学生 自学能力 培养 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