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立足参与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1-07-15 16:00: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达到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更加喜爱思品课;为教师更好地驾驭思品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找到了突破口。它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切磋琢磨,而且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表现出能者为师的特点。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学生 主体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16-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参与式教学” 得到广泛的探究和应用。它的构建模式大致是:“情境导入——自学求知——合作探究——知识建构——迁移发展”。在这五个环节中,主要参与者是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运作,避免偏离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恰当运用参与式教学,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效率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不断探索。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曾看过老子《道德经》中治国与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联系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觉得老子所言极是。最恶劣的师生关系就是“侮之”。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老师就揪住不放,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直到学生俯首帖耳、痛哭流涕、表明坚决悔改方可作罢。久之,不但使学生心灵扭曲,而且他们眼里的教师,德不高望不重,身不正行不范,更谈不上敬佩崇拜了。轻的在心里诋毁老师,严重的甚至在言语行为上冲突冒犯,后果如此的严重。而新的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 抛弃“侮之”的做法,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首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普罗塔克曾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责任是耐心地扶植,尽心地呵护,用心点燃,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对于优等生,鼓励他们发挥榜样的力量,优中更优。对于中等生,鼓励他们咬紧牙关,向优等生看齐。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要多鼓励、多关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伤他们的自尊,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一次讲课中轮到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女生发言,她紧张得浑身哆嗦,嘴在不停地动,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周围的同学还不时发出笑声。为了帮助她度过这一难关,我投以关切、鼓励的目光,同时倡议全班同学为她鼓掌,为她加油。在全班同学的鼓励下,她很好地回答了问题,事后她用一篇随笔记录了这件事,她写到:“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同学面前说这么多话,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感谢同学,更感谢老师。” 假如当时自己用“侮之”教育方式,后果可想而知。教师要捧一颗真诚慈善的心来,把“慈心”放在学生身上,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其次,要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放手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学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节内容时,我利用我曾经看到的一则案例来设置情境——“你携带着百宝箱去旅行,百宝箱中有金钱、美女、友情、良知、生命、学识、地位。突然你遇到前所未有的灾难,你必须抛弃百宝箱中的一样东西,而你最先抛弃哪一个?请同学依次抛弃,最后只剩下一样东西。”学生明确任务后,立刻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最后争论,一致选择第一个抛弃的是金钱,最后剩下的是生命。很多同学慷慨激昂地说:千金散尽还复来。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应该把钱看得太重。而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且很短暂。我们要珍爱生命,使其更有价值。通过全班同学的参与,澄清了对金钱的错误认识,明确了生命的价值。在讨论中,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地位,唤起了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的教育在不露痕迹中悄然实现,思品课堂的德育功效尽收眼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处于“畏之”的境界时,即使教师讲了无数的大道理,也可能不会真正激起学生心底的浪花的。只有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敞开心扉,才会把老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假如学生害怕老师,一时畏惧老师的威严,畏惧老师严厉,只能暂时低下高贵的头颅保持沉默,但对老师口服不一定心服。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便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成长的主动性、创造性,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尊严的布偶。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有效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我尝试“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课堂上我常常用商量、鼓励的语气与学生对话:“老师相信你能行,再试一试好吗?”“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好吗?”“孩子,你真棒!”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敞开思維,表达见解,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去点燃它,而一旦教师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把,学生就会还给教师灿烂的火花。由此可看出:只要教师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诚与关爱的氛围,就能使学生乐学,使他们感受到获得成功、进步的快乐,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推荐访问:立足 课堂 效率 参与 式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