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提高品德课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时间:2021-07-14 16:01: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思想品德课堂方面的教学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难题,诸多教育工作者十分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而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一方面跟当下的德育体制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关,作为小学科,品德课堂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品德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亟待提升。
      一、教学结构的认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品德课作为教学,而不是作为活动,其实包含了十分广泛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师生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种德育加智育的双重活动。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知识,并力求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知行合一。每一堂课,我们既要重视晓之以理,又要重视导之以行;而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磨炼,也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知、情、行、意,这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皆能够是教学之始,也能够成为教学之尾。当前,思品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然而,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忽视品德课堂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否则,品德课将会非常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因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教学重点的把握,是我们的行动法则
      在品德课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为教学重点而烦恼,是“知”为重点,还是“行”为重点?这常常是一个十分纠结的问题。因为品德课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有别于语数课堂的,思品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转化为行,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时候会确定行为重点,但更多的则是将知识的把握确定为重点,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针对教材特点灵活把握,要分析教材,认清编者意图。我们要时刻认清:品德教育始终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或者无知有行,或者无知无行,也是正常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多方了解,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然后确定教学方案。总之,要么导行,要么明理,要么知行并重。
      三、教学创造的体现,是我们的根本追求
      品德教材的编写意在通过案例、通过知识、通过思辨,让孩子们明辨是非,因此,教材本身并不是太重要,而教材以外的很多资源却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思品教师,是一定要学会灵活整编教材的。思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事例,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反思,引领学生明白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因此,思品课教学的重点是比较,通过比较,归纳道德观点。
      比如,品德教材中的“想和做”,具有两个特征,强烈的应对性、鲜明的思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这两个特点。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假如课本中的“想和做”与学生的知行实际有一定距离,教师就要重新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定能够让学生懂得行为的价值,并能够通过思索,形成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延伸的把握,是我们的设计难点
      品德课无疑是为着课外行动服务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以外的内容的摄入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如果过度地编入课外教学内容,会使得孩子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漫无边际的状态,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会受到大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度。
      对于度的把握,最重要的是做到自然,就是所谓的“刚刚好”。比如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之后供养年老的父母,孝顺父母。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不能无限扩展。
      五、学生思维的参与,是我们的最终途径
      在课堂中,孩子是以行为参与还是以思维参与,这也是很多教师把握不准的问题,但我们知道,课堂只是一个仿真的生活场景,这种场景中的行为具有虚拟性,而这种虚拟性与真实的生活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品德教学中,孩子的思维参与,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根本途径。
      如何让孩子的思维参与,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问题。和其他学科相比较,思品课教学要把教材中的一些道德事例,化整体为部分,并部分为整体,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将教材中的道德事例,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较,这是思品课教学的重头戏。从个别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再概括成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让学生明理。
      要着力构建思维训练的情境,一个精彩的设问,一个让人激动的鼓励,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板书等,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情境的创设,表面是强调了行为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情境大多还是在思维的直接指导下演绎的。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

    推荐访问:成才 品德 促进学生 效率 提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