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以“礼”贯穿高校涉外工作

    时间:2021-07-13 08:02: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渐加深,高校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繁多。在外事工作中,不但要了解和学习涉外礼仪,还须要遵循一定的涉外礼仪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外事工作人员的涉外礼仪能力,才能维护自身和高校的良好形象,推动高校外事工作良好发展。
      关键词:通识哲学;有用性;全体性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国内高校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也逐步增强,在高校涉外工作中,大方得体的涉外礼仪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礼仪是外事工作的窗口,在涉外工作中,礼仪必须先行。高校外事礼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民族、学校的形象,那么在对外交往中,如何正确掌握及运用涉外礼仪,应遵守什么样的涉外礼仪原则,这正是外事工作者须要学习和探讨的事。
      一、涉外礼仪的含义
      首先来分析“礼仪”二字,礼,是知礼、讲礼、明礼,尊敬别人;仪,是仪容、仪表、仪式,表现形式。礼仪代表着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行为学科,在人际交往中,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而展现出一种律己、敬人的社会行为,也是每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经过长期的国际间往来活动,逐渐发展演变成了外事礼仪规范制度,叫做涉外交际礼仪,简称涉外礼仪。它强调人们在对外交际活动中,用来维护其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各自的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隔阂与矛盾。
      究其根本,涉外礼仪是代表国家、民族、学校的尊严所在。作为一名从事涉外工作的人,他所考虑的国际间关系必须遵守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前提,所有的涉外活动只有建立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涉外礼仪成为国家外交活动的标杆,体现在各种涉外活动中。
      二、中国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维护形象。个人形象主要包括干净清新的仪容仪表、亲和自然的表情、得体大方的举止、朴素整洁的服饰、优雅风趣的谈吐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在对外交往中,人们对个人的外在形象极为重视,同时都按照规范得体的方式来塑造、维护自身形象。由于个人形象都是他们自己教养和品位的真实体现,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的客观反映,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如实展现,同时也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应当时刻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
      原则二,不卑不亢。这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宗旨意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中,涉外人员需要时刻谨记自己代表着祖国、民族以及单位。所以,此时此刻在外国友人面前不应该畏手畏脚,唯唯诺诺,也不应该狂傲自大,目中无人。应当表现热情不殷勤,冷淡时不失礼,愤怒时不失控,要做到从容不迫,一视同仁。
      原则三,求同存异。由于世界各国的礼仪和习俗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涉外人员须要熟知这种文化习俗差异,遵守涉外礼仪中的“共性”,不可忽略涉外礼仪中的“个性”。无论是前往他国交流访问还是在国内接待外国客人,涉外人员都须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对方特有的风俗习惯。中国曾有句古话“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这就意味着要需要提前掌握所交往对象的相关习俗。没有了提前掌握了解,何谈尊重之说。
      原则四,入乡随俗。涉外活动中,若想要做到真正的尊重交往对象,则必须要尊重对方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步进程中,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名族,逐步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信仰、语言、文化和风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些都是涉外工作者要去面对的,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尊重对方特有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双方彼此的了解和沟通,更好地去表达涉外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致、亲善友好。
      原则五,信守约定。其含义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慎于承诺、信守承诺,一定认真而严格的遵守自己的所做出的承诺。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会面,尤其要恪守不怠,做到“信守约定”。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原因,导致自己单方面失约,务必及时向相关联络人员沟通,如实解释,正式地向对方致以真诚的歉意,并主动遵照惯例或规定承担由此给对方带来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失。
      三、增强高校外事人员的涉外礼仪行为的修养
      第一,提高涉外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涉外礼仪可以称作一种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容性,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尤其是近代社会中,现代科技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也正逐步随之变化,相应地涉外礼仪也有所改变。作为一名外事人员,不但要通晓各国的传统文化外,还须要掌握传统文化的现代变化,并且要熟知自身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其风俗礼节以及其现代变化。当然,文化素质既可以涉及到不同民族的国情国貌,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现代发展,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最终实现增强涉外礼仪修养。
      第二,提高自身思想情操。思想情操是礼仪的灵魂,控制着人们的具体行为活动,而举止行为仅仅是心灵的保护层。在涉外活动中,文明举止内涵是交往双方公认的思想情操界限,它既展现了涉外礼仪行为的礼仪观,也体现了其道德观,同时还渗透着礼仪行为主体的思想性及政治性,所以涉外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注重思想情操修养。由于思想情操的陶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其内涵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因此,由于一个人思想情操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礼仪中的思想情操的内涵往往会随着社会基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礼仪中思想情操的陶冶也必须随之而发展。总之,思想情操决定了礼仪行为的内在品质,我们只有加强学习,不断陶冶思想情操,才能把礼仪行为的水平提高,从而较好地应付各种场合的涉外交往活动。
      第三,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在涉外活动中,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差异,个人心理、气质等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是涉外礼仪的必修功课。首先要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他人是否在注意你。当你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你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自己的注意。同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来提高自我修养,激励自己多与他人沟通并注意谈话的技巧,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会改变自我形象,也会增加自我的社交能力。最重要一点,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培养多方面的情趣,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外事人员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逐步培养待人诚恳、处事谨慎、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豁达大度等品性习惯。只有坚持长期努力与锻炼,才能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涉外社交场合灵机应变,表现出得体的礼仪行为。
      涉外礼仪体现并渗透在高校外事工作当中,同时也是涉外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涉外礼仪知识,遵照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来创建自身乃至高校的良好形象,使得国际间交往顺利进行并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颖.有“礼”走遍天下——谈外事礼仪[J].学习月刊,2006,(12):20.
      [2] 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司.教育外事工作历史沿革及现行政策[Z].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刘新颜. 高等学校外事礼仪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4):179-180.
      [4] 高艳艳. 外事中餐礼仪中的主客体文化策略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18):469.

    推荐访问:涉外 贯穿 高校 工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