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博古在《解放日报》艰难转身中的身影

    时间:2021-07-12 00:01: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博古渊右一冤与毛泽东尧周恩来等在延安 

      1941年5月16日,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博古任社长兼主笔。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然而,由于缺乏办大型日报的经验,初创时期的《解放日报》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还未成为完全的党报。针对存在的问题,博古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率领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开始了对大型党报的艰难探索之路。经过1942年的改版和不断的调试,到1944年2月出至1000期,完全成熟,《解放日报》成为党的真正喉舌。在这个艰难转身过程中,博古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严于责己,不断总结经验,为创办一张完全的大型党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对党的新闻理论的探索与成果,影响至今,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党报的思想,奠定了他在中共历史上新闻事业开拓者和重要奠基人的地位。

    提议并担纲第一个大型日报的创办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中共中央亟须主办一个大型日报,以加强对各地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随着宣传工作的日益重要,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四开四版、三日刊的篇幅和刊期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当时,在国统区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因为受国民党当局的严密监视,加之受特定的宣传内容和宣传对象的限制,出版发行遇到困难,以致由原来的对开四个版改出半张两个版。这样,创办一张大型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同时,由于形势骤变,“左”的思想有所抬头,在一些根据地的广播和战报上,出现了一些违反党的政策和中央指示的言論。再加上各根据地处于分散隔离的状态,一些报刊、通讯社的宣传报道往往发生偏离中央方针政策的情况。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以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统一全党宣传舆论口径,更有力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中央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的设想与博古的想法不谋而合,甚或受到他的影响或启发。早在1940年11月,博古与毛泽东、张闻天交谈,建议在延安创办一张日报和一个强有力的通讯社。1941年初,毛泽东、张闻天与博古商谈时,博古主动请缨,向中央提出最好能让他办报。3月19日,博古在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再次提议将《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办一日报。这一提议符合中央的要求,博古又有多年从事办报的经验,于是中央决定将创办一张大型日报的重任交由博古承担。
      4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筹备出版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由博古任社长兼主笔。为充实和加强报社力量,调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松任总编辑,调张闻天的秘书余光生任副总编辑。报社与新华社一起驻在清凉山。
      5月14日,博古在清凉山主持召开《解放日报》第一次编辑部会议,参加者有杨松、丁玲、张映吾等10余人。总编辑杨松报告了办报计划后,博古着重讲了办报的宗旨,提出要把《解放日报》办成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报纸15日试刊,16日正式出版。
      15日,毛泽东为中央书记处起草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五月十六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事业亦加改进,统归一个委员会管理。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各地应注意接收延安的广播。重要文章除报纸、刊物上转载外,应作为党内、学校内、机关部队内的讨论与教育材料,并推广收报机,使各地都能接收,以广宣传,至为至要。”
    1941年5月16日袁叶解放日报曳创刊号

      尽管时间紧迫,但在博古领导和精心组织下,《解放日报》于16日在延安如期创刊,毛泽东题写报名。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大型日报。
      初创时,《解放日报》是铅印四开两版。从1941年9月16日起,扩大为四版,每日出版。在毛泽东的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博古与报社的全体人员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不凡的业绩。该报在鼓舞人民斗志、抨击一切破坏团结抗战的投降行径上,发挥了舆论威力。

    主持改版,向完全党报方向艰难前行初期的《解放日报》存在的弱点和不足


      初期的《解放日报》,尽管在办报宗旨和指导思想上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然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等错误的东西还不时表现出来,其弱点和不足逐步显现。当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在版面的安排上,固守于“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市(延安)”的不成文规定,而不是根据群众的需要进行安排。四个版面,第一版刊登的主要是国际新闻、国内要闻和社论,而世界要闻,几乎全部是苏德战争消息;第二版国际版全部是国际新闻,实际上是西方各个通讯社的传声筒,照登原电;第三版国内版是国内新闻,以国统区为主;第四版下半部是文艺副刊。因此,“只有第四版的上半部边区版有一些反映陕甘宁边区的新闻”。这就从版面上把本应突出报道的有关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放到了很次要的位置。
      第二,对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宣传不力。国际新闻、社论和文章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对党、军队的重大事件和有关国内、根据地的实际报道少而且浅,对当时已在开展的整风运动没有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甚至对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三风”报告这样重大的消息,也只在第三版的右下角发了个三栏的消息,其中毛泽东的讲话内容在文稿中只有300字。

    推荐访问:博古 解放日报 身影 艰难 转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